ESG精选好书|跨越边界:探索可持续金融的全球行动蓝图

作为业界翘楚,四位编者将其渊博学识与前瞻洞见倾注于本书,旨在探讨可持续金融和ESG领域的前沿议题。

LINK-ESG 好书推荐官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这本名为《Sustainable Finance and ESG: Risk, Management, Regul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的书籍由四位杰出学者联合编辑,他们分别是:

Chrysovalantis Gaganis教授,现任希腊克里特大学经济学系金融学教授。Gaganis教授的研究兴趣涵盖银行与保险业监管、公司治理、信用评级和审计决策等领域。他已出版9本专著,在《管理科学》、《英国管理杂志》、《银行与金融杂志》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他曾为多家期刊担任客座编辑,目前是《欧洲金融杂志》的副主编。

Fotios Pasiouras教授,现任教于法国蒙彼利埃商学院,为该校银行与金融学教授。Pasiouras教授的研究聚焦于银行业风险、绩效、公司治理和监管等问题。他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近90篇,包括《管理科学》、《金融与信贷杂志》、《银行与金融杂志》、《商业伦理杂志》等。他曾多次获得学术奖项,并持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Menelaos Tasiou博士,现任英国朴茨茅斯大学会计、经济与金融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定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方面的教学与研究。Tasiou博士的研究兴趣横跨金融学、决策分析和管理科学,聚焦于应用计量模型解决公司金融和银行业实证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管理杂志》、《欧洲运筹学杂志》、《商业伦理杂志》等知名期刊。

Constantin Zopounidis教授,现任希腊克里特技术大学的金融工程与运筹学教授,同时担任法国昂杰高等商学院杰出研究教授,并为西班牙皇家博士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经济金融科学院资深院士。Zopounidis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多准则决策分析、金融工程、风险管理与银行业等。他已出版学术专/编100余部,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2013年,他荣获国际多准则决策学会颁发的Edgeworth-Pareto奖。目前,他担任多家研究期刊的主编和编委。

作为业界翘楚,四位编者将其渊博学识与前瞻洞见倾注于本书,旨在探讨可持续金融和ESG领域的前沿议题。在宏观层面上,作者系统梳理了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家为推动绿色金融、应对ESG风险所做出的努力,包括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协议、欧盟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TCFD建议等里程碑式的举措。这为读者理解ESG发展的国际背景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在金融机构的实践层面,书中详细分析了ESG因素是如何影响银行的放贷条件的,包括利率、期限、抵押品要求等。并且特别强调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银行在ESG表现上的差异,会影响其声誉和市场价值。这些洞见对从业者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在投资领域,作者系统回顾了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特征、投资者行为、业绩表现等文献,梳理了这一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通过投资组合优化的方法,为基金经理整合ESG因素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作者不仅系统总结了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发现,而且深入剖析了三大评级机构将ESG纳入信用评级的做法。可以看出,随着ESG信息披露的完善,其在信用风险定价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投资新风向:为何ESG成为资产管理的新标配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使命。2015年联合国发布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未来15年全球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通过的《巴黎协议》则明确提出要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并为此设立了雄心勃勃的低碳发展目标。

在这一背景下,绿色金融作为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地位日益凸显。所谓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目的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和碳金融等。它要求在金融业务活动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因素。

伴随着绿色金融的兴起,ESG投资也快速发展起来。ESG投资是一种考虑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表现的投资方式。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的ESG表现与其长期财务稳健和投资回报密切相关。2006-2018年间,全球ESG投资规模从6.5万亿美元猛增到30.7万亿美元,ESG投资已成为asset management的显学。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也纷纷采取行动,推动绿色金融和ESG投资的发展。一方面,制定绿色金融政策,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抑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另一方面,强化ESG信息披露,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市场参与者提供规则遵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金融和ESG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从国际组织到各国央行,从商业银行到机构投资者,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金融的有效途径。绿色信贷、责任投资、ESG风险管理等实践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学术界的研究也与时俱进,围绕着政策、理论、实证等方面刊发了大量文章。

绿色金融与ESG已经成为引领未来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和主题。随着全球经济低碳转型的深入推进,环境约束趋紧带来的风险挑战日益显现,以及大众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ESG和气候变化因素势必会深刻重塑投融资格局。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将进一步强化。

从政策到实践:如何驱动可持续金融的全球进步?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推动ESG投资被寄予厚望。然而,这一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亟待学界和业界共同探索解决之道。而我们今天要重点解读的这本书《Sustainable Finance and ESG》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为破解相关难题提供了系统性的思考。

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该书以全面缜密的逻辑深入分析了ESG与可持续金融发展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作者围绕以下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 梳理了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系统回顾了ESG领域的最新政策动向;

· 详细论述了气候变化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的实质性风险与监管挑战,就其应对之策提出了独到见解;

· 剖析了ESG因素对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影响,对比了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将ESG纳入评级的异同做法;

· 聚焦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相关学术文献,为投资者整合ESG因素提供了新思路。

可以说,该书的一大贡献在于构建了一个研究ESG与可持续金融的全面框架,涵盖了政策、风险、投资、披露、监管等多个维度,形成了逻辑严密的内在逻辑。作者以扎实的理论分析和翔实的数据数据,客观呈现了这一领域的进展与不足,并就前沿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弥补了既有文献的诸多空白。特别是针对绿色金融分类、ESG信息披露、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等方面,作者更是展现了超前的洞察力,提出的对策建议对政策制定和实践探索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因此,深入解读这本作,对于我们把握可持续金融发展脉络、破解ESG投资困局、推进绿色监管变革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让我们对标国际最佳实践、找准自身差距短板,更有助于为中国特色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站在新发展阶段的起点,面对"3060"目标下绿色转型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广泛汲取各方真知灼见。而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审视可持续金融的绝佳视角,必将成为ESG领域的重要学术文献和实践指引。

《IFRS S1 & S2》解读:对中国ESG实践的五大启示

2022年3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可持续披露标准的两份征求意见稿,分别是《IFRS S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和《IFRS S2号——气候相关披露》。这是ISSB成立后发布的第一套可持续披露标准草案,旨在为全球资本市场制定一个全面、可靠、可比的ESG报告框架。

从某种意义上说,ISSB标准的出台开启了ESG信息披露的新纪元。它有望成为继TCFD、SASB、GRI等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准制定举措。因为与以往不同的是:

1. ISSB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基线",这将极大提升不同司法管辖区和不同公司之间ESG披露的可比性,缓解长期以来市场主体因披露规则不一而困扰的局面。

2. ISSB标准以投资者为导向,聚焦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财务信息,这一点与注重广泛利益相关方需求的GRI等标准形成互补。

3. ISSB标准采取"建筑块"式的模块化架构,S1号文件规定了一般性要求,S2号等具体标准则针对气候变化等重大可持续主题制定详细规范,未来还将持续扩充。这种设计赋予了标准更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4. ISSB直接隶属于IFRS基金会,可以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机制,其权威性和规范性远超以往任何自愿性披露框架。

当然,书中也客观指出,ISSB标准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最终落地尚需时日,而且推广实施的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各种阻力。比如如何处理与各国现有ESG披露要求的协调衔接问题,如何平衡可比性与针对性、成本与收益等。这就要求全球各界在统一框架下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但无论如何,ISSB标准所昭示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它向世人传递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信号:只有提高ESG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可比性和决策有用性,才能真正发挥可持续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功能。相信随着准则的最终落地,它必将对全球ESG报告生态和可持续投融资市场带来颠覆性影响。

那么,ISSB标准对我国ESG披露实践又有何启示呢?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这一国际标准制定进程,在ISSB框架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披露路径。一方面要将ISSB标准与现有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规则相衔接,建立统一规范的报告准则体系。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的独特性,还要在ISSB的通用要求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增量披露指引,全面提升A股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人的ESG披露水平。只有以国际视野和前瞻思维,积极拥抱ISSB等高标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才能再上台阶。期待藉由这次标准变革的东风,ESG披露在中国迈入规范化、常态化的崭新阶段。

绿色还是漂绿?欧盟分类法为绿色金融定标准

近年来,欧盟在推动可持续金融方面可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2018年出台的《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开启了一系列标志性举措,其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建立统一的绿色经济活动分类方法,即欧盟绿色分类法(EU Taxonomy)。这是欧盟可持续金融政策的基石,对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分类法的制定远非一蹴而就。欧盟委员会在2020年批准通过了分类法规,但仍在不断完善技术筛选标准,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这一过程中,欧盟可持续金融平台(EU Platform on Sustainable Finance)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智库角色。

2022年3月,可持续金融平台发布了最终报告,就分类法的实施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份报告可谓是在前期咨询基础上的集大成之作,对分类法各环节进行了全面细化,堪称欧盟绿色金融的"进阶版指南"。

报告主要提出了四大方面的优化建议:

1. 扩大分类法的涵盖范围。目前分类法聚焦环境可持续,下一步应将社会目标纳入其中,建立包括"红色"、"琥珀色"和"绿色"活动的扩展框架,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2. 进一步细化技术筛选标准。针对可再生能源、节能、清洁交通等关键领域,报告提出了更加定量化、差异化的环保标准,同时考虑到不同成员国和行业的特殊性,体现了"共性+特性"的精准监管导向。

3. 加强分类法与其他监管框架的协同。建议将分类法嵌入银行资本要求、金融产品披露、非财务报告等一揽子规则,打通投融资链条各环节,实现可持续因素的体系化考虑。

4. 创新可持续金融工具和产品。提出设立"绿色抵押贷款"、发行主权绿色债券等倡议,支持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和ESG指数等创新产品,为分类法的落地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供给。

可以预见,这份报告必将产生深远影响,极大地细化、强化欧盟分类法的实施基础。它传递的政策信号也非常明确:一方面要为绿色产业赋能,发挥金融的资源分配功能。另一方面,对"灰色地带"要严格把关,避免漂绿,防止可持续金融异化为洗绿工具。

对标欧盟实践,中国同样需要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做好顶层设计。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已经着手研究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认证标准等。但总体而言,我国对绿色经济活动的界定还不够严谨细致,尚待形成统一规范。

未来应借鉴欧盟分类法框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目标,因地制宜出台绿色技术标准,确保资金"沉下去""用对处"。同时,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强化金融机构ESG尽职调查,严控漂绿风险,切实提升绿色金融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

ISSB标准与欧盟分类法:ESG信息披露的新篇章

综合来看,ISSB标准、欧盟分类法等一系列前沿政策动向,为破解本书揭示的ESG领域关键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首先,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缺乏统一、可比、可靠的报告标准一直是个"老大难"。各类自愿性框架五花八门,公司披露水平参差不齐,"重量不重质"现象普遍。而ISSB标准有望扭转这一局面,以权威的制度供给和严格的披露要求,推进ESG报告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信息含量和可比性。这对于引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投资者做出负责任决策至关重要。在绿色金融定义与分类上,目前仍存在模糊地带。例如,究竟什么样的投融资活动才能算作"绿色"?对不同行业、地区该执行怎样的环保标准?缺乏统一尺度,就难以有效配置金融资源,也容易滋生"漂绿""洗绿"等问题。欧盟分类法为此树立了典范,通过顶层设计和严密逻辑,形成了兼具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评判体系。对其他国家完善本土绿色金融标准大有裨益。将ESG全面纳入金融监管一直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客观评估气候风险?央行、银保监等部门在推动绿色金融方面扮演什么角色?缺乏整体性制度安排,监管合力就难以形成。欧盟的做法值得借鉴,通过系统梳理银行资本、信息披露、产品审核等各环节,将分类法及ESG要素嵌入一揽子金融规则,形成了"1+N"的绿色监管政策链。这为各国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照。

最后,关于创新可持续金融工具和产品,本书揭示了绿色债券、ESG基金等领域仍有诸多提升空间。欧盟可持续金融平台提出设立创新型信贷产品、加大主权绿债发行等举措,这些都是优化绿色金融生态的有效抓手。未来还应围绕分类法,发挥资管机构专业优势,开发更多符合投资者需求的绿色理财产品,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金融供给。

本书所聚焦的问题对症下药、直击ESG发展痛点。而ISSB、欧盟等机构的前瞻性政策探索,无疑为这些难题提供了破局思路。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标准统一、监管趋严、产品创新等路径选择的共识,是推进可持续金融的重要基石。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应积极借鉴这些经验,站在新的起点上统筹谋划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在更高水平、更大格局中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本质上讲,完善ESG报告、厘清绿色边界、强化监管合力、丰富产品体系,是一个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过程。只有将这些环节有机衔接,形成制度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各类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站在"双碳"目标的新起点,对标国际标准,强化国内统筹,中国资本市场方能在服务绿色转型中彰显新担当,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金融稳定与气候变化:央行如何构筑“防火墙”

世界主要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纷纷加快制定绿色金融监管规则,将ESG理念纳入监管框架和政策工具。这一趋势具有深远意义,不仅事关金融体系自身稳健,更关乎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大局。

将ESG因素嵌入审慎监管,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抵御气候风险的韧性。随着极端天气等物理风险加剧,低碳转型带来的转型风险上升,银行等机构面临的ESG相关风险不容小觑。及早将环境和气候因素纳入压力测试、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督促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本充足率,可以筑牢防范化解风险的"防火墙"。这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然要求。制定绿色金融监管规则,有利于引导金融资源分配向绿色产业倾斜。当前,煤炭等高污染行业仍占据银行信贷的"大头",而节能环保等领域融资仍存在缺口。央行等部门适度调整宏观审慎评估(MPA)、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导向,督促银行"压褐向绿",能够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可持续项目。与此同时,对绿色信贷实施优惠监管,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积极性。可见,绿色金融监管是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监管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动脉",其资金流向对于社会责任投资、绿色消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当前,公众对金融机构聚焦短期利益、忽视长远责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央行等加强绿色金融监管,树立社会责任标杆,有助于重塑金融业ESG形象,引导更多主体将可持续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共识。

可以说,央行和监管机构制定绿色金融规则,是主动担当、彰显使命的重要体现。这既是金融领域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服务"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金融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当然,绿色金融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比如,如何建立对气候风险的科学评估和定价机制?如何在监管标准、激励措施等方面形成国际统一的游戏规则?这需要央行与各界共同探索,在对标国际标准中实现本土化创新,真正将ESG嵌入金融监管的"基因"之中。

从本书的剖析可以看出,各国央行在绿色金融监管领域已经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中国人民银行、欧洲央行等更是走在前列,率先将气候变化等纳入宏观审慎框架,开创了央行绿色职责的新局面。未来,还应在绩效考核、能力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绿色金融监管不断走向深入、行稳致远。

英国与欧盟绿色金融策略:共识与分歧全解析

英国和欧盟分别致力于构建绿色金融分类体系,以明确界定环境可持续经济活动,为金融机构投资决策提供统一的科学依据。然而,自英国脱欧后,其与欧盟在分类法的制定理念和具体标准上出现了一些分歧,耐人寻味。

欧盟是全球最早建立绿色金融分类法的经济体。自2018年《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欧盟分类法已初具雏形。欧盟采取"逐步递进"的策略:首先聚焦气候和环境目标,设定技术筛选标准,随后逐步纳入社会目标。迄今为止,已发布气候减缓、适应等技术标准及扩展草案,形成了"1+N"的框架体系。与此同时,英国也意识到分类法的重要性。2019年英格兰银行提出设立绿色支持因子(GSF)的构想。此后,英国于2021年6月启动"绿色分类法咨询",引发了与欧盟分类法的比较。那么,二者存在哪些分歧呢?

在框架设计上,英国更倾向于建立以原则为导向的框架,而非类似欧盟那样的、涵盖所有行业的统一分类标准。这体现了英国市场化、灵活性更强的特点。其分类法更多依赖于投资者和公司自主披露,以避免过于僵化的"一刀切"。

在技术标准上,英欧存在"气候优先级"之争。欧盟坚持将环境和气候置于同等重要地位,而英国则更聚焦气候减缓,论证称环境目标宜留待将来纳入。因此,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等领域界定上仍有分歧。围绕核能、天然气的"绿色"属性,英欧也产生较大争议。欧盟倾向将核电、天然气纳入"过渡活动",但遭到包括德、奥等国反对。而英国的分类草案则直接将核电列为"绿色"。这背后体现了两个经济体在能源结构转型路径选择上的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目标引入上,英欧分歧更加明显。欧盟已将社会目标正式纳入分类法,将"最低限度保障"作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前提。而英方则尚未做出类似安排,这或与其重商主义传统有关。制定绿色金融分类法已成为全球共识,但如何平衡统一性与灵活性,如何权衡不同经济体能源结构差异,仍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难题。英欧分歧恰恰反映了这一困境。

SEC vs ISSB:全球ESG披露标准大比拼

围绕ESG信息披露标准的讨论持续升温。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标准制定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披露框架建议,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比较。那么,SEC和ISSB的披露标准存在哪些异同呢?

首先,我们看SEC的举措。2022年3月,SEC发布了气候相关披露的提案,旨在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气候风险治理等信息。这是SEC首次对ESG信息披露提出强制性要求。其披露框架借鉴了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的建议,聚焦"重要性"原则,以服务投资者决策为导向。

而ISSB的披露标准则体现了更高的国际化共识。2022年3月,ISSB发布了《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气候相关披露》两份征求意见稿,力图为各经济体的可持续披露实践提供统一的全球基础。ISSB标准涵盖更广泛的可持续主题,采用"单一整合报告"模式,强调披露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可以看出,SEC和ISSB披露标准存在以下几点差异:

1. 适用范围不同:SEC规则仅适用于美国上市公司,而ISSB标准面向全球所有经济体,适用对象更广。

2. 披露主题侧重不同:SEC更聚焦气候因素,而ISSB同时涵盖环境、社会、治理各领域,且随着SASB等准则的整合还将进一步拓展。

3. 重要性界定有别:SEC采用"财务重要性"标准,关注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而ISSB提出了"企业价值重要性",既考虑财务影响,也兼顾企业估值、声誉等因素。

4. 报告形式不同:SEC要求ESG信息纳入10K/10Q等定期报告;而ISSB支持单独编制可持续报告,但需与财报保持一致。

5. 披露粒度有别:SEC要求分国别、具体设施层面披露排放;而ISSB目前仅要求披露整体排放情况,对信息粒度的要求相对宽松。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SEC基于国内资本市场特点,侧重保护投资者利益,而ISSB肩负国际协调使命,力求最大公约数。二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更倾向财务重要性路线,而ISSB则吸收了GRI、SASB等多元框架思路。三是SEC响应了美国政治生态的特定需求,而ISSB则面临不同经济体的博弈权衡。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SEC和ISSB在提高ESG披露标准化、可比性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均体现了监管趋严的导向,有望推动更多公司提升ESG管理水平。而且,随着ISSB与美欧等各方对话机制的建立,相互借鉴融合的空间也在增大。

新兴市场在全球绿色金融舞台上的角色与影响

近年来,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响应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绿色金融作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独特挑战。梳理本书的论述,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制机制障碍。许多新兴经济体尚未建立健全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标准规范,在统筹协调、激励约束等方面存在体制性短板。一些国家对绿色项目缺乏明确定义和甄别标准,容易导致"漂绿"现象,影响金融资源分配效率。

2. 市场发育不足。与成熟市场相比,新兴市场的绿色债券、ESG基金等创新产品规模偏小,流动性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难以满足绿色经济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ESG投资生态尚不成熟。

3. 专业能力缺乏。由于缺少复合型人才、专业数据支撑和独立评价机构,许多新兴市场难以对项目的绿色属性和ESG表现进行科学评估,导致决策失当。金融机构缺乏对环境气候风险的认知和管理能力,难以将ESG整合到日常运营中。

4. 激励措施不足。新兴市场普遍存在财政约束,难以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领域。部分国家尚未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披露和碳交易机制,缺乏对排放企业的硬约束和激励。

5. 国际协调有待加强。相比发达经济体,新兴市场在参与ISSB制定、对接欧盟分类法等国际标准时存在话语权不足问题。如何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促进不同标准的互认衔接仍是难题。

因此,新兴市场亟需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对此,书中提供了一些有益借鉴: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目标,系统制定分类标准、信息披露、绩效评价等配套制度,形成"1+N"政策合力。

二是促进市场多元发展。积极培育绿色债券、ABS、ESG指数等创新产品,建设国家级绿色发展基金,为绿色项目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公募、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加大绿色投资。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加快开发绿色金融专业数据库,培育本土化ESG评级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专业教育,为市场输送复合型人才。提升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和管理能力。

四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在中央和地方层面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对绿色项目给予融资支持。完善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建立绿色金融绩效评估考核和容错机制。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ISSB、G20等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协调与对话。借鉴NGFS等最佳实践,对标国际标准,提高本国绿色金融规则的可比性和互认性。

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应当而且正在发挥引领作用。"十四五"以来,中国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构建"六大支柱"制度框架,加快创新投融资工具,引领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特别是在央行绿色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等创新政策方面,中国经验值得其他新兴市场学习借鉴。

绿色金融的全球布局:不同角色的策略指南

在制定绿色金融政策、推动ESG投资实践方面,不同市场存在显差异。对此,我有以下几点针对性建议,供不同背景的读者参考:

对于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而言,应继续发挥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和规则制定的引领作用。要加强与ISSB、NGFS等机构协调,在分类标准、信息披露、监管工具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国际语言。要充分发挥金融创新优势,引领ESG指数、绿色ABS、碳金融等产品工具迭代升级。更要积极履行《巴黎协议》承诺,带头加大绿色投资力度,通过MRV等机制强化可持续发展责任担当。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循序渐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时,要积极争取话语权,反映自身关切。借鉴国际经验时,要立足国情,突出针对性。要着力构建绿色金融生态,不断完善分类、披露、激励、考核等制度安排。要因地制宜开发绿色普惠金融产品,引导中小银行等机构服务绿色中小微企业。

对于金融机构从业者,应切实将ESG理念融入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升环境气候风险分析能力。积极开发创新产品,探索将ESG因子纳入投资决策、贷款定价、担保要求等环节。完善内部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管理层在推进可持续金融中的职责分工。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绿色金融绩效纳入KPI体系。做好环境信息披露,主动接受外部评价。

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树立长期投资理念,通过负责任投资实现长期稳健回报。将ESG整合进投资分析框架,平衡财务表现与可持续影响。遇到短期波动,也要保持定力,切忌盲目从众。积极对话被投企业,行使股东权利,推动其提升ESG表现。关注风险的同时,也要把握绿色创新带来的投资机会,适度配置环保、节能等领域资产。

对于企业管理者,应自觉践行环境友好、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优秀的理念。在战略、运营、融资、投资等方面系统梳理ESG风险点,制定应对预案。鼓励绿色技术研发创新,积极开展碳核算、碳管理,探索绿色低碳商业模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参与环保节能的积极性。准确、及时地披露ESG信息,响应投资者、评级机构、监管部门的关切。

打造高效ESG投资组合:工具与策略全解析

ESG投资组合优化是指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以平衡收益和风险、实现可持续价值创造的投资方法。本书系统梳理了国际学界关于ESG投资组合优化的前沿研究,为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ESG投资组合优化方法在实际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一是明确ESG投资的目标函数。传统投资组合理论往往将财务回报最大化作为唯一目标,而ESG投资则强调在此基础上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如何平衡这两个目标,需要根据产品定位和投资人偏好来确定优化模型中的目标权重。一般来说,主题性更强的ESG基金可以赋予更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权重,而一些ESG整合型产品仍将财务回报放在首位。

二是丰富ESG评价指标体系。学界普遍认为,纳入ESG视角可以帮助捕捉传统财务指标之外的风险和价值驱动因素。但如何全面、客观地衡量和量化企业的ESG表现是一大难题。这就需要从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多维度指标,既要借鉴国际通行框架,又要立足产业和企业特点。同时应综合运用ESG评级、排除筛选、最佳实践等策略,动态调整指标权重,平衡投资范围与可持续属性。

三是拓展投资组合优化工具。在均值-方差优化的传统框架基础上,学界先后提出了考虑ESG因子的VaR、CVaR等风险控制模型,Black-Litterman等Bayes估计模型,以及包含环境外部性的效用最大化模型等。未来产品设计可以进一步尝试情景分析、机器学习等前沿方法,动态捕捉ESG与财务表现的关联模式。同时还要加强与指数提供商的合作,设计开发更多ESG主题指数,为被动投资策略提供基准。

四是强化投后管理和创新。ESG投资的内在逻辑在于,通过"用脚投票"来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产品管理者在投资之后,持续跟踪企业ESG表现,以积极股东身份参与治理,推动其改善环境、履行社会责任。必要时还可以开展场外交易、Impact investing等创新尝试,深度对接具体项目,放大资本"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当然,ESG投资组合在实际运作中还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市场对ESG投资的长期回报表现仍存在分歧,部分投资者对其抱有"讲道德要吃亏"的刻板印象。二是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不完整、评级体系不统一,数据基础相对薄弱。三是国内ESG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缺乏特色主题和差异化竞争。

对此,ESG基金管理人应加强投资者教育,用业绩说话,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加强与监管机构、评级机构的交流,推动形成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发挥自身研究优势,围绕环保、消费、医疗等细分领域,打造特色产品。

特斯拉被移出ESG指数:一个多维度分析

2022年5月,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宣布,将特斯拉从标普500 ESG指数中剔除。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和新能源领域的标杆企业,特斯拉被移出ESG指数的原因值得深入分析。结合本书的分析框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ESG评级维度存在局限。标普在说明中提到,特斯拉在环境方面表现出色,碳战略在同业中名列前茅。但在S和G层面则存在较大争议:一是车辆自动驾驶和工作场所事故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二是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监督存在不足。这反映出ESG三个维度并非完全割裂,某些领域的负面表现可能拖累整体评级。但仅从单一视角看,ESG评级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仍有待提高。

二是ESG评级动态调整机制仍不完善。过去几年,特斯拉一直是标普ESG指数的成份股。直到2022年,随着其他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以及特斯拉自身争议的增多,才出现被"踢出"指数的情况。这反映出ESG评级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舆论导向,ESG评估方法亟需加强前瞻性和敏感性。

三是ESG评级与财务表现的关系有待厘清。从股价表现看,剔除决定当天特斯拉股价下跌引发市场动荡,此后虽有所回升但总体走势仍不明朗。这引发了外界对ESG投资的质疑:高ESG评级是否必然带来良好财务回报?反之,财务优异的企业是否一定具备高ESG属性?这需要监管部门和业界进一步明确ESG评级的定位和边界,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

四是利益相关方对ESG的认知有待提升。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将特斯拉出局解读为ESG投资"伪善"和"虚伪"的体现。马斯克本人更是直接在推特炮轰ESG是一个"骗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众对ESG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容易受到片面信息的影响。提升各方对ESG投资的专业理解,形成客观务实的评价氛围,还需要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的持续引导和普及。

由此可见,本书提出的ESG投资分析框架对特斯拉案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ESG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应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动态优化。对于入选或剔除ESG指数的个案,投资者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既不盲从指数化投资,也不要轻易否定ESG理念本身的价值。

展望未来,随着ESG评价体系的日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健全,相信"剔除"或"纳入"会成为常态化的操作,ESG投资生态将更加成熟和理性。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他企业,只有时刻以ESG理念审视自身,持续改进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才能在可持续发展的赛道上赢得先机、走得更远。

从战略到实践:银行如何打造ESG风险管理框架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推动ESG发展、引导资源分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将ESG风险全面纳入银行管理框架并非易事。结合本书理论分析和国际实践案例,我认为银行ESG风险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从战略高度推进ESG整合。ESG风险管理不能仅停留在口号或形式层面,而应成为银行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以荷兰ING集团为例,其制定了"Terra"可持续金融战略,围绕能源、房地产等九大行业设定科学的投融资目标,引导资金"压褐向绿"。这为其他银行将ESG融入战略规划和资产配置提供了良好模板。未来,银行还应进一步完善ESG治理架构,明确董事会、管理层职责,将ESG绩效纳入KPI考核。

二是强化ESG风险管理工具创新。ESG风险具有跨领域、非线性、长期性等特点,传统的信用风险模型已难以有效应对。银行亟需开发情景分析、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等新工具,多角度揭示ESG风险传导路径。比如花旗集团研发了一套完备的气候风险管理方法,涵盖风险识别、计量、监测、报告等环节,并积极开展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压力测试。这对完善ESG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大有启发。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提升ESG风险量化水平。

三是打造ESG专业人才队伍。ESG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熟悉ESG风险分析和产品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还较为匮乏。银行应加大ESG教育培训力度,鼓励员工加强与环境工程、能源等领域的跨界学习,打造一支高素质的ESG风险管理队伍。积极引进金融科技人才,为量化分析工具研发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还要打破部门藩篱,建立跨条线的ESG工作小组,形成协同高效的组织机制。

四是加强外部合作和信息披露。ESG风险管理离不开外部评级机构、研究机构的专业支持。银行应主动对接明晟(MSCI)、晨星等ESG数据供货商,借力开展方法创新。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积极参与ESG信息披露规则制定,提高自身ESG报告的透明度和可读性。同时,还要重视与客户和投资者的沟通,传递负责任投融资理念,响应外部关切。西班牙对外银行通过官网发布年度"负责任银行报告",系统披露ESG战略、目标与绩效,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当然,ESG风险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国际实践看,不少银行在探索过程中也存在偏差和不足。一些机构对ESG风险缺乏系统认知,环境、社会、治理三个维度关注不平衡。ESG信息收集渠道单一,对第三方数据过度依赖。内部缺乏体系化的ESG产品创新机制,产品同质化严重。ESG风险压力测试流于形式,情景设置不够严谨细致。

对此,银行要立足自身实际,循序渐进推进ESG风险管理。要加强对标研究,借鉴国际同业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ESG风控路径,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投资者的沟通协作,形成市场合力。做好内部绩效考核和容错机制设计,激发基层探索ESG风险管理实践的积极性。

特斯拉ESG争议背后的投资智慧与银行的创新之路

通过对特斯拉ESG事件和银行ESG风险管理实践的案例剖析,我们可以看到,本书所概括的ESG投资理论和方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拓展的行动指南。具体而言,案例分析对本书的理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延伸:

一是ESG投资分析要立体多维,避免单一视角。特斯拉案例表明,ESG三个维度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的。对企业ESG表现的评判,不能简单地"唯指标论",而要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利益相关方反馈等内外部因素。未来ESG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进一步提升广度和深度,强化前瞻性和敏感性,充分反映ESG生态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二是ESG投资实践要因时而变,注重创新驱动。银行ESG风险管理实践表明,传统的信用风险模型已不能有效应对环境气候风险的跨域性、非线性、长期性等特点。案例中花旗等银行积极开展情景压力测试、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创新,这为ESG风险管理工具体系完善提供了良好样本。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将进一步丰富ESG分析工具的广度和精度。

三是ESG投资路径要因企制宜,突出本土特色。无论是特斯拉还是银行ESG实践,都表明对标国际标准固然重要,但更要立足自身禀赋,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因地制宜设置ESG目标,体现梯度推进策略。金融机构要充分考虑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阶段性特点,引导绿色投融资与普惠金融并重,让ESG理念深入城乡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

四是ESG投资生态要政企携手,深化多方合作。企业是ESG投资的微观主体,政府和监管部门则肩负着营造ESG生态的重任。特斯拉和银行案例都凸显了构建统一的ESG披露标准、完善ESG产品创新机制、加强ESG从业人员能力建设的迫切性。这需要政产学研多方携手,在顶层设计和市场化机制方面系统发力。建立高校和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双向互动机制,强化ESG基础理论研究,加大实践案例的总结提炼。

回到本书所勾勒的理论框架,可以说其搭建的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动态而非静态的ESG分析体系。它为我们认识和研究ESG问题提供了思路,但绝不应成为僵化的"指挥棒"。恰恰相反,只有在实践的大潮中经受住反复检验,在跨领域的交叉碰撞中吸收百家之长,ESG理论才能不断升级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企业决策、金融创新、政策制定提供持久而强大的智力支撑。

ESG集成信评体系:未来趋势还是实践困境

ESG因素对信用风险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将其纳入信用评级体系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正如本书所揭示的,这一过程绝非坦途,仍面临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挑战。

从理论视角看,ESG与信用风险的内在逻辑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以环境因素为例,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或面临更严格的监管约束和更高的合规成本,但若其有能力及时转型升级,则未必构成实质性的信用风险。再如产品质量、员工权益等社会议题,其与偿债能力的直接关联也不甚明晰。因此,划定ESG因素影响信用水平的传导路径,构建统一的理论框架,是信用评级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从实践来看,ESG信息披露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缺乏可获得的、可比较的、可验证的ESG数据,是制约信评机构充分发挥ESG"捕手"作用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ESG绩效评价主要依赖公开信息和问卷调查,缺乏第三方认证,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强。这就使得信评机构难以形成统一、客观、动态的ESG评级。

本书还敏锐地指出,信用评级目前对ESG因素的考虑还不够全面均衡。在已有实践中,环境和治理风险的量化分析相对成熟,而对于社会因素的界定和评价还不够充分。这固然与社会议题的复杂性、外溢性有关,但也反映出评级视角的局限性。作为信用风险的"守门人",信评机构应当树立整体性、战略性思维,在ESG三个维度之间找平衡、促协同。

在技术手段上,现有信用评级模型对定性和定量ESG指标的整合还不够科学严谨。目前不少机构是对财务数据和ESG数据进行简单加总,缺乏对其交互影响、动态变化的考虑。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ESG数据处理、评级模型优化等方面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信评机构亟需补齐科技短板,加快系统化、智能化转型。

毋庸讳言,将ESG因素系统纳入信用评级体系是一场变革,对信评行业的理念、方法、流程、治理等全方位重塑,绝非一蹴而就。路漫漫其修远兮,信评机构还需在以下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要加强ESG理论研究,廓清其与信用风险的逻辑联系。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社会责任等重大议题,结合国内外政策、产业、技术发展形势,探索构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评级框架。加强ESG信用风险传导机制研究,开发精细化的评级方法模型。

二是要强化与监管部门、同业机构的沟通协作,推动形成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标准。积极与标普、惠誉等国际评级巨头对接,借鉴其ESG整合实践经验。加强与第三方ESG评价机构的业务协同,健全互信共享机制。鼓励发行人、投资者等参与标准制定,形成市场合力。

三是要立足自身禀赋,打造差异化的ESG信用产品。中资信评机构应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围绕绿色产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设计特色评级方案。在关键评价维度、主要指标权重等方面彰显特色,体现国情。同时做好国际评级对标,争取话语权。

四是加大ESG信用人才队伍建设。应强化信评分析师的ESG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环境、法律、社会学等多学科人才引进,优化人员结构。完善激励机制设计,将ESG整合绩效纳入考核体系。支持分析师到监管部门、评级机构进行交流学习,开阔业务视野。

五是深化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ESG数据获取、清洗、加工、建模等环节的自动化水平。积极应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提高信用评级模型的适应性和精准度。加强技术团队建设,为评级模型迭代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ESG因素作为信用风险的重要影响变量,其内在逻辑尚待检验,量化方法有待优化,标准规范亟待统一。对此,信评机构既不能完全忽视ESG因素,简单套用传统评级思维,也不能盲目迷信ESG外衣,将其异化为营销工具。只有立足国情、深化研究、坚持创新,真正将ESG理念内化于评级实践的方方面面,才能为资本市场ESG生态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Link ESG推荐官 童易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