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四重因素共振形成船东下单动力 二次订单潮已渐行渐近

在船东盈利中枢改善、阶段性过剩运力逐步消化、船型和船东下单结构失衡以及环保动力的驱动下,集装箱船二次订单潮或至。

智通财经APP获悉,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在船东盈利中枢改善、阶段性过剩运力逐步消化、船型和船东下单结构失衡以及环保动力的驱动下,集装箱船二次订单潮或至,有望与油轮、散货船形成三种订单主力共振的局面,造船行业的周期具备长持续性和充足的向上动力。继续推荐中国船舶(600150.SH)、中国动力(600482.SH)、中船防务(600685.SH,00317);建议关注中国重工(601989.SH)、亚星锚链(601890.SH)、纽威股份(603699.SH)、杭齿前进(601177.SH)。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下游航运景气度超预期,集运价格在多重因素驱动下迎来大幅上涨,带动船东盈利中枢改善。广发证券指出,由于红海危机和地缘政治冲突造成船只绕航,导致有效运力紧张,以及终端需求复苏带来的运量增长,近期集运价格持续上涨,带动船东盈利和资产负债表改善。根据各公司官网,多家全球头部集装箱船东24Q1业绩显著环比提升,收入环比增速5%-20%,利润环比扭亏,马士基和赫伯罗特提高了全年盈利预测的下限。

集装箱船东近期询价和下单积极,新船价格和二手船价上涨。在下游景气度超预期恢复和自身盈利中枢改善的预期调整下,多家集装箱船东近期询价积极,根据龙de船人,预计将有超50艘、价值约75亿美元的新造集装箱船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下单。

由于集装箱船东决策周期较长,当前下单决策已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下单动力来自于长期视角下的四重因素共振:一是,阶段性过剩运力有望在27-28年消化完毕,匹配船东决策周期;二是,上一轮订单潮船东下单结构不均衡,当前头部船东手持订单占比较高,而中小船东手持订单占比基本与老龄船占比匹配,本轮新的订单周期中小船东带动更为积极;三是,上一轮订单潮下单船型结构不均衡,当前不同大小船型的手持订单占比差距显著,头部船东的支线船等中小船型回补需求有望崛起;四是,环保+老龄替换需求空间较大,25年有望出现运力供给低于真实需求(贸易增速+D/E评级船占比增速+老龄船占比增速)的情况。

中国船厂在集装箱船型上发力显著,将成为本轮集装箱二次订单潮的最大赢家。根据clarksons,24年以来集装箱船订单全部由中国船厂承揽,而韩国船企接单策略明显转向以气体船为主,今年以来的新接单结构中主要包括LNG船、VLAC、VLGC等,以及部分的油轮和化学品船。本轮集装箱二次订单潮的核心受益者为中国船厂。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新技术升级替代不及预期的风险;美国301调查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