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平台技术优势凸显 BC电池龙头引领产业化加速

由于BC技术属于平台级技术,在权衡成本与转换效率后,国内BC技术头部企业爱旭股份与隆基绿能分别押注ABC与HPBC技术路线,后续HBC技术路线或是远期发展方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银国际发布研报称,近期,伴随降本增效与工艺成熟度提升,BC电池技术产业化加速。一方面,受益于BC组件更加复杂的生产工艺,镀膜、激光、热扩散等设备单位价值量提升较大,有望更快受益于行业产能的扩张;另一方面,在BC技术与产能方面布局领先的头部组件与电池厂商也有望凭借产品性能优势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享受龙头技术红利。推荐爱旭股份(600732.SH)、隆基绿能(601012.SH),建议关注帝尔激光(300776.SZ)、英诺激光(301021.SZ)。

中银国际主要观点如下:

xBC路线效率优势显著,有望成为新一代平台型技术

BC技术是一种将正负两极均放置在电池片背面的技术,其正面无遮挡的结构可以使组件有效光照面积增加约4%-5%,带动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提升约1个百分点。由于BC电池是通过结构设计改变来提升效率,而其他主流新技术路线则注重增强钝化、减少复合,因此BC技术可以作为平台型技术与其他新技术叠加使用,带来效率持续提升。

xBC核心工艺流程差异体现在前表面钝化、图形化、金属化,而xBC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衬底材质与钝化方式:通常而言,背接触电池要求更低的表面复合速率,因此前表面钝化要求更高;同时,由于背面发射极由两种重掺杂区交替构成,其制备过程涉及反复镀膜、刻蚀、开槽。

基于上述原因,BC电池生产线的扩散、镀膜、激光设备价值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然而,由于BC技术属于平台级技术,在权衡成本与转换效率后,国内BC技术头部企业爱旭股份与隆基绿能分别押注ABC与HPBC技术路线,后续HBC技术路线或是远期发展方向。

xBC技术逐步产业化,设备供应商率先受益

BC电池设备单位投资额在3-4亿元/GW上下,显著高于TOPCo不足2亿元/GW的水平,其中镀膜、激光、热扩散等设备单位价值量提升较大。根据爱旭股份公告,其义乌六期15GW产线中,气相沉积镀膜设备、光刻处理设备、热扩散及吸杂设备单位投资额分别达到0.96亿元/GW、0.57亿元/GW、0.30亿元/GW。中银国际预计,2024-2025年xBC新增产能有望分别达到60GW、70GW,对应激光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34亿元、35亿元,薄膜沉积设备市场空间有望分别达到40亿元、43亿元。

分布式产品具备溢价能力,集中式产品或逐步实现经济性

在高端分布式市场,BC组件相比传统PERC组件存在超0.20美元/W的溢价,反映出其美学价值受到认可,后续BC组件有望持续凭借该优势,提升其在特定应用场景的市占率。在集中式市场,BC组件的经济性亦逐渐提升;伴随双面率逐步提升至70%,中银国际预计BC组件已经可以依靠正面转换效率增益弥补背面发电功率损失;同时产品良率的提升,亦有望进一步缩短BC电池与TOPCo电池的成本差异。

风险因素: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价格竞争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出现不利波动,新技术降本速度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政策不达预期,消纳风险,投资增速下滑。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