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私募股权投资“躺赢”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回报将更多源于盈利增长

高盛资金管理部门负责人马克·纳克曼(Marc Nachmann)融入行业领导者共识,称收购业务已经过了关键时刻。

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资金管理部门负责人马克·纳克曼(Marc Nachmann)融入行业领导者共识,称收购业务已经过了关键时刻。他发出讯号称,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长期轻松获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高盛集团正在为未来更艰巨的工作“深挖洞、广积粮”。

纳克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金融工程和“倍数扩张”驱动利润的时期已经过去,“回报将更多地来源于创造更多盈利增长。”

为此,高盛正引入企业力量,聘请霍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前负责人达柳斯·亚当齐克(Darius Adamczyk)空降到该行合作的投资组合公司,以帮助解决运营问题。即使该行以挖角高知名度顾问而闻名,增聘一位58岁的大型工业集团前首席执行官也绝非寻常之举。

纳克曼说:“这有点不寻常。作为一名退休首席执行官,他还比较年轻。而且他是一位渴望卷起袖子帮忙的成功CEO。”这家华尔街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管理着约140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资产,旗下有300多家投资组合公司。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正从一段漫长的黄金时期淡出身影,2008年后的低利率曾为行业黄金时代提供不少助力。但利率走高的新常态抬高了收购成本,压低了估值,使得出售投资组合中具有较高回报的公司更为困难,至少是在未从根本上改善运营的情况下。

不得不说,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者已开始感到不安和不耐烦。纳克曼认为,对于筹集资金后坐等收益滚滚而来的经营者来说,游戏结束了。

他表示,投资者再也不能“出价最高,买下公司,坐等多次扩张,然后再卖掉”。被称为“LPs”(有限合伙人)的基金支持者们正在对近期的交易进行数字统计,以找出哪些公司通过盈利增长获得了更高的回报,而哪些公司在依靠金融途径胡作非为。

纳克曼说:“当我与较大的LP谈话时,他们会想到一些名字。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引人注目。”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最资深的高管之一斯科特·克莱因曼(Scott Kleinman)在本月的一次聚会上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警告说“不会万事大吉”,投资者不应该期待2022年之前那些通常受到市场繁荣、估值攀升和金融工程推动的收购回报。

有一项指标已成为基金支持者(如养老金系统、大学捐赠计划和主权财富基金)满意度的代表,那就是分配,即跟踪资金回流到口袋的情况。这一指标正徘徊在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部分机构客户资金短缺,无法履行其使命和对新投资工具的资金承诺。

尽管高盛的另类资产储备量位居前列,但它并不常被认为是该行业的主要参与者。高盛的投资银行通常更吸引公众关注。

多年来,该行一直依靠其所谓的“价值加速器”(Value Accelerator),将公司与在这些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顾问配对。该加速器由Avaya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领导,并从可口可乐(KO.US)、英特尔(INTC.US)和惠普(HPQ.US)等公司选拔高管。纳克曼说,未来获得更高回报的关键在于寻找好的交易并专注于运营改进。

Adamczyk从2017年到2023年管理霍尼韦尔。他卸任时,霍尼韦尔拥有9万多名员工,大约是高盛集团员工人数的两倍。在任期间,他加强了公司与高盛的关系,该行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和副手约翰·沃尔德伦(John Waldron)将他视为朋友。

所罗门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很高兴他能加入我们。我非常敬佩他的领导能力和他在霍尼韦尔创造的价值。”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