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烟消云散,旅游行业的强势复苏已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共识。
据相关数据披露,2023年,中国旅游市场呈现明显复苏势头,国内旅游人数达48.91万人次,同比增长93.3%。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消费总额)达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大幅扭转了2020年以来的低迷态势。此外,与2019年疫情前相比,2023年旅游收入恢复到同期水平的85.69%,差距进一步缩小。
在这样的复苏背景下,亦为旅游行业的细分市场提供了不少发展机遇。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专注包车和旅行团服务的微巴士却选择了“缩水”上市。
6月27日,微巴士(WETO.US)宣布下调IPO规模,该公司现在计划通过发行380万股股票,以每股4至5美元的价格筹集1700万美元。该公司此前曾申请以每股4至6美元的价格发行400万股股票。按照修订后的中间价计算,微巴士的筹资额将比之前预期的减少16%,市值约为1.74亿美元。
该公司曾于2023年2月在SEC秘密递交招股书,时隔一年后宣布下调IPO规模。募资规模变动的背后,或已间接说明微巴士赴美上市遇冷。而若基于招股说明书深度剖析微巴士基本面,或许能寻找到一些答案。
多元业务版图下,仍陷“亏损迷雾”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微巴士是由浙江优巴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数字化出行定制平台,提供车辆智能硬件、智能云调度、出行数据库、云安全等服务。平台严选多家星级运力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提供基于校园、旅游、通勤等多场景的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
2019年,微巴士正式上线商旅包车业务,而后2020年上线了智慧校车管家系统、旅游业务,并接入了杭州城市大脑;2021年,微巴士上线企业版包车系统、全球定制包车板块;在2022年中,微巴士于美国成立运营公司,上线了全球包车及定制游平台Wetour,并上线了城际定制专线,且获得了杭州市网约车经营许可证。
发展至今,微巴士已形成于涵盖上班通勤、学校接送、城际快巴、枢纽接驳、机场巴士、旅游直通车等多元化业务在内的一站式综合出行服务平台。在中国市场,微巴士拥有超过11,000辆可调度车辆,可满足客户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在中国以外市场,该公司拥有约1万名司机,提供定制化的包车和大巴服务。
从营收表现来看,或受益于旅游行业的强势复苏,微巴士近两年的营收是呈稳定增长态势。
据招股书披露,2022财年和2023财年(截至6月30日的年度),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30亿元、1.54亿元,同比增长18.7%。在这其中,包价旅游服务增长最甚,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68.9%,营收占比为44%;定制包车服务则同比微增1.6%,营收占比为50%;而通勤班车服务则同比下滑51.5%,所幸其营收占比最小为7%,
从盈利能力来看,与处于增长之势的营收相比,微巴士近两年则一直处于亏损之中。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财年和2023财年(截至6月30日的年度),该公司净亏损分别为658.19万元、1738.24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细究来看,微巴士净亏损进一步扩大或由于销售费用、一般及行政费用大幅增长所致:2023财年(截至6月30日的年度),该公司一般及行政费用为1042.83万元,同比增长57.7%,销售及营销费用为1465.69万元,同比增长254.8%。
此外,该公司毛利率水平不高且处于下滑之势中,报告期内,微巴士毛利率分别为6.8%及5.3%。公司表示,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所有收入来源中毛利率最高的通勤班车服务的毛利占比下降。而这一也不得不提及其通过定制包车、跟团旅游业务以低价快速抢夺市场的布局,
从营收来看,微巴士“以价换量”的选择无疑是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从毛利率来看毛利率水平高的通勤班车服务毛利率进一步下滑,显然也影响到了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不佳,显然也促使微巴士的现金流进一步趋紧: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15.12万美元(同比下滑25.24%)、300.76万元(同比下滑68%)。
在如此的基本面表现之下,微巴士要想进一步丰富多元化业务版图、抢占市场,恐仍需向外汲取能量。
复苏的市场与拥挤的赛道“共存”
从行业发展助力来看,目前微巴士所处的行业于其而言主要是“机遇与挑战共存”。
近年来,私人团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随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高端消费群体不断崛起,私人团因其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据《2023年度旅游消费报告》,私家车游占旅游产品预订总人次的24%,2023年私家车游收入达1.18万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1.45万亿元。
此外,海外市场方面,2023年,海外华人包车私人团游市场规模预估约为87亿美元。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提供中文服务的旅游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海外华人包车私人团游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到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181亿美元。
于微巴士而言,这是“机”的一面,同时这显然也是其以低价策略抢占定制包车、跟团旅游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
但深究其招股书之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下,微巴士面临的“挑战”亦十分明显。
具体而言,中国约有上百家在线共享出行服务平台,在线共享出行服务市场整体呈现竞争剧烈且高度分散的格局。根据此前招股书披露,截至2022年上半年,微巴士在市场排名第二,而前五大在线集体移动服务平台的总收入也仅2.326亿元人民币,足以见这个市场的分散程度之高。
另外,在美国市场,微巴士也面临着本土老牌对手的竞争,创立迄今100多年的美国长途客车供应商Greyhound(灰狗巴士)在2021年10月被德国交通应用平台FlixMobility收购,FlixMobility由此进一步渗透美国市场。
至此,微巴士在提示风险中表示,公司需要与大量不同规模的公司竞争,包括大型公司的分部或子公司,这些公司可能拥有比公司更多的财务资源和更大的客户群。如果这些竞争压力导致公司的产品失去市场份额或利润率下降,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客户集中度较高的表现,显然也间接表明了微巴士拓展客户的能力有待提升。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和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前十大客户分别占我该公司总收入的约44%和43%。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前十大客户分别占该公司总收入的约43%和45%,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有限数量的客户贡献了其相当大一部分的收入。
综上来看,此次微巴士选择“缩水”上市或许并不奇怪,一方面不乏常年亏损、现金流骤降的基本面影响,另一面抑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行业桎梏。而微巴士能否借上市之机扭转公司当前的不利局面,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