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中期仍不可忽视资金面影响。展望后市,当前A股处于历史上较为活跃状态,新增投资者以及融资盘是近期主要增量资金,而从数据推断存量机构投资者在此前上涨普遍并未来得及大幅提升仓位,市场从资金面角度可能有较好的承接力量,有望支持市场震荡走高。但考虑到前期累积涨幅较大,主要指数临近前期高点和交易密集区,中小盘指数更是多数创出本轮行情新高,以及外部环境有一定压力,若出现资金短期集中获利回吐难免导致指数波动,这也是历史上震荡整理期的正常现象,该行认为不改中期趋势。
中金指出,往未来看,政策预期扭转后,需要关注政策落实对基本面改善的传导,该行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展望中认为,2024年市场驱动力主要体现为估值修复,2025年能否由估值驱动成功切换至基本面驱动至关重要,同时不可忽视A股经历长周期回调后,国内居民资产和全球资金的配置需求或有更积极的边际变化。
9月下旬以来股市上行,近期外部冲击下A股表现具备韧性,明显好于国内其它资产。
9月中下旬以来随着宏观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投资者预期和情绪有所改善,A股主要指数出现2000年以来速度最快的上涨后进入震荡盘整的等待期。10月以来,外部海外投资者关注特朗普交易,对全球和国内资产带来影响。尤其在11月6日大选结果基本落定以来,特朗普当选总统并且共和党有较大概率拿下参众两院,港股、人民币汇率、国内商品及国债利率出现不同程度波动,恒生指数跌破20000点关口,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突破7.25,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2.1%以下,国内黑色系商品震荡下跌,相比之下,A股市场主要宽基指数震荡上涨并临近前期高点,截至11月12日,11月沪深300上涨5.0%,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及科创50上涨均超8%。当前A股表现相比其它资产的韧性,该行认为资金面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解释视角。
A股资金面相对活跃,对市场表现带来支持。
9月下旬以来随着市场回暖A股资金面进入活跃状态,其中10月8日单日成交额达3.4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对应换手率8.6%,此后市场以震荡为主但是成交额保持活跃,10月9日至今,A股日均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对应以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换手率超过5%,处于2015年之后资金面最为活跃的阶段。并且内部各类投资者的动向存在分化。
融资余额明显上升且交易活跃度改善。
通常市场融资余额与市场表现呈现正相关,A股融资余额/自由流通市值长期稳定在4-5%的区间内,9月底市场上涨以来,融资余额也明显上升,10月8日融资余额单日增加1075亿元。但10月8日以后大盘指数虽步入调整阶段,融资余额仍在逆势上升,并且11月以来有所加速,截至11月11日,融资余额已修复至1.83万亿元,高于2021年的水平,但从绝对规模以及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均相比2015年仍有差距。而且9月中下旬以来两融成交额占A股总成交额比重持续上升,一度上升至12%,显示市场中高风险偏好资金交易情绪较为活跃,可能也是近期中小市值风格活跃的重要支撑。
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较强,单月新增开户数达历史第三高。
A股新增开户数的中枢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滑,近期出现显著改善,10月上交所A股新增开户数反弹至685万户(vs. 8月/9月100/183万户),为历史单月第三高的水平(前两者为2015年4月和6月),表明当前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较为积极。根据2022年底证监会披露数据,A股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比降至60%左右[1],仍是A股市场最大投资者类别,且该行预计近期成交占比或有所上升。
私募基金股票仓位仍处于低位水平。
根据华润信托平台的私募基金产品统计,历史上部分私募权益仓位多与市场表现同步,8月底股票仓位处于48%左右的历史极低水平,9月股票仓位环比提高7.1ppt至55.6%,但股票仓位仍明显低于历史同点位水平(vs. 2023年7月部分私募股票仓位65.3%),也低于历史均值(vs.历史均值67%)。私募基金仓位相对灵活,低仓位意味着若市场表现持续改善,有成为潜在多头的空间。
公募基金及北向资金并非上涨的主要驱动,ETF前期大幅流入到近期有所流出。
公募基金方面,三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股票仓位由二季度的86.3%小幅上升至86.8%,但剔除价格因素后权益仓位略有下降,此外该行统计2023年以来部分绩优公募产品的权益仓位三季度平均仍在下滑。
北向资金方面,该行根据交易所披露的9月30日北向资金持股数量及期间均价估算,8月16日至9月底,北向资金净流入816亿元,流入规模小于历史同等涨幅。而且从北向资金买卖总额/A股成交额看,该指标自6月中旬以来持续下行至目前11%左右,明显低于过去两年的水平。此外,9月24日-10月9日的大涨过程中,股票ETF申购成为重要净流入资金,合计约为2872亿元,10月10日以来ETF转为净流出,前期净流入部分已流出接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