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英科医疗(300677.SZ)股价一年涨20倍的仰望,手套企业迈向资本市场脚步加快。今年以来,先后有顶尖手套、泰能医疗等手套生产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据港交所7月21日披露,一次性非乳胶手套制造商及供应商,华源医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源医疗”)加入IPO队列,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当下,手套还是不是值得追逐的“资本品”,需要华源医疗给出答案。
中国第九大一次性手套制造商
据华源医疗招股书,作为原设计制造商,公司主要根据客户设定的规格设计及制造一次性非乳胶手套,并贴上客户的品牌及商标。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聚氯乙烯手套及丁腈手套。
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客户主要是手套批发商及进口商,公司向北美洲、欧洲、亚洲及其他大陆的逾50个国家及地区的逾480名客户出售产品。于2020年及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收入分别有84.0%及77.5%来自出口销售,来自中国国内销售的收入分别为16.0%及22.5%。
业绩方面,由于疫情爆发后,全球一次性手套行业经历急剧增长,华源医疗业绩一改2019年下滑颓势,在2020年取得10.6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03.1%;毛利增加1,973.6%至6.34亿元;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4.67亿元,同比增长6888.8%。
2020年业绩爆发式增长令华源医疗行业地位得到巩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0年,公司按全球聚氯乙烯手套行业的销售收入计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1.9%;在中国丁腈手套行业中排名第七,市场份额约为1.7%;在中国一次性手套制造商中按销售收入计排名第九,市场份额约为2.3%。2020年,公司占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约0.8%的市场份额。
一次性手套市场需求量将趋稳
根据华源医疗披露,2021年一季度,公司的业绩仍然呈高爆发状态,营收和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达到6.35亿元和2.84亿元,远超上年同期的0.97亿元和0.14亿元。但展望未来,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公司业绩还能否延续高成长态势,需要从需求和公司产能两个维度重点考量。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一次性手套的销售量和收入实现大幅增长,由2016年的4,063亿只和65.19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6,527亿只和192.3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6%和31.1%。
弗若斯特沙利文表示,虽然疫情后一次性手套需求将趋于稳定,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的卫生意识提高,全球对一次性手套的需求预计将在中短期内维持较高水平。
预计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的销售量将于2025年达到12,103亿只,自2020年起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1%。此外,全球一次性手套行业的新产能预计将于2021年开始服务市场。预计2020年至2025年全球一次性手套市场的销售收入将以3.1%的年复合增长率缓慢增长,于2025年达到223.59亿美元。
据此,全球一次性手套在未来仍有望维持高需求状态,但类似2020年那样的高爆发需求可能一去不复返。好的一方面是,行业竞争格局仍旧分散,手套制造商们仍可通过扩产,构筑规模护城河以维持业绩增长和保持较高盈利能力。
华源医疗10亿级产线将落地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全球主要手套制造商大部分位于马来西亚、中国和泰国。到2020年底,全球约有200至250家大型手套制造商。疫情的爆发为重构产业格局提供了机会。凭借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成本效益,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聚氯乙烯手套制造基地。就聚氯乙烯手套而言,全球约80%的聚氯乙烯手套产量来自中国。于2020年底,中国约有10至20家丁腈手套制造商。此外,中国约有40至50家聚氯乙烯手套制造商,其中不足10家同时具备生产丁腈手套的能力。
这意味着,中国及中国企业在全球一次性手套产业中有相当高的话语权,这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并扩大产能打下良好基础。
华源医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7月12日,公司在中国江苏省、云南省及江西省营运三个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24,290平方米,包括54条单模聚氯乙烯手套生产线及五条单模丁腈手套生产线,估计总年产能分别为约87亿只聚氯乙烯手套及约6.06亿只丁腈手套。
目前,公司正在云南生产基地建造四条双模丁腈手套生产线,估计年产能约为13.9亿只,预计于2021年第三季度内开始生产;公司同时在河南省建造一个新的生产基地(即河南生产基地),建筑面积约为36,000平方米,预计于2021年第三季度内开始生产,设立四条估计年产能约为13.9亿只的双模丁腈手套生产线。公司同时计划在云南生产基地、河南生产基地及江苏东台生产基地分别增设六条、四条及八条双模丁腈手套生产线,预期于2022年至2023年期间完成。
有了行业未来仍具成长性的预期,以及公司未来两年产能逐年释放的预期,华源医疗若成功上市,在合理的估值前提下,不失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