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并发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导证券公司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并持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业务运营、信息披露、工作人员行为管理等经营管理各领域充分考虑声誉风险,从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应对、报告等环节实施声誉风险的全流程管控。
以下为中国证券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全文: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为完善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防范证券从业人员道德风险,推动建立行业声誉约束机制,维护证券行业形象和市场稳定,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制定并发布《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导证券公司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008年金融危机后,声誉风险管理逐渐成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2月,协会在修订发布的《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中首次将声誉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总体框架上对证券公司开展声誉风险管理提出基本要求。近年来,伴随着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对加强声誉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协会依托风险管理委员会深入开展专题研究,积极探索有效的声誉风险管控机制,并在借鉴境内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征求行业意见,起草了专项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引》制定理念符合国内外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趋势和要求,在声誉风险的基本定义和监管重点等方面与银保监会2021年发布的声誉风险管理相关规定基本一致。
《指引》共五章,三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了《指引》的法律依据、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全面定义声誉风险,将证券经营机构行为,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形成的声誉风险纳入管理范畴。二是明确声誉风险治理架构及各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指导证券公司建立组织健全、职责明晰、联动协作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公司新闻发布工作。三是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并持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在战略规划、公司治理、业务运营、信息披露、工作人员行为管理等经营管理各领域充分考虑声誉风险,从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应对、报告等环节实施声誉风险的全流程管控。四是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工作人员声誉约束及评价机制,从制度建设、管控部门、人事管理、信息登记、内控监督等层面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声誉风险管理,同时要求公司将声誉风险纳入工作人员的考核范围,防范从业人员道德风险。五是加强自律管理,按照《指引》,协会可对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检查,对证券公司及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或纪律处分,证券公司对相关人员的问责信息应按照有关规定报送协会。
声誉作为证券公司长期培育积累的无形资产,不仅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强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和声誉资本建设,对于推动建立行业声誉约束机制,维护行业形象和市场稳定,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生态,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证券公司应对照《指引》,将相关要求切实落实到具体业务和人员行为规范中,加强公司及工作人员声誉风险管理,不断优化完善制度机制,持续提升从业人员道德水平,有效防范应对声誉风险。
下一阶段,协会将会同监管部门开展培训和交流,做好相关规则解读,推动行业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能力,为行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中证协发布”,智通财经编辑:楚芸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