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亿胜生物(01061):6年涨了50倍,日成交额仅有56万

亿胜生物科技好不容易靠“福布斯潜力公司榜”憋了个大招,祈祷能抬一抬股价,盘活成交量。可谁曾想,分分钟就被二级市场打回原形,盘面始终呈现阴线状。

顶着石头唱大戏——费力不讨好。这不,亿胜生物科技(01061)好不容易靠“福布斯潜力公司榜”憋了个大招,祈祷能抬一抬股价,盘活成交量。可谁曾想,分分钟就被二级市场打回原形,盘面始终呈现阴线状。

6月1日,亿胜生物科技虽然因入选“2017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潜力企业榜”存在利好,但其成交量始终维持弱势。截至收盘,该股报4.34港元(单位下同),跌1.14%,成交量仅为28万股,成交额约122万。

blob.png

在利好面前下挫,恐怕连新加坡老板严名炽也未曾预料到。

因为为成立亿胜生物科技,得到贝复济和贝复舒两个新药,并将公司推入香港证券市场,早在1996年那个“缺钱”且即将陷入金融危机的年代,严名炽家族就掏出了2800万美元的真金白银进行投资。其代价可见一斑。

花费如此大的代价以及21年的心血,却难换来高额成交量,换谁不心痛?

亿胜生物科技有何来头

现有市值24亿、名不经传的亿胜生物科技究竟有何来头?

1996年,珠海东大集团全资设立了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但随着运营的深化以及投资人民币近3000万去做贝复济、贝复舒两大新药的研究,一下子让这家成立不过2年的“新公司”急剧缺钱。

在缺钱的压力下,珠海东大集团引进新加坡商人严名炽家族控股的IPC(私人)投资有限公司的2800万美元投资,让IPC持股50.42%,并将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全部换为新加坡的代表,听令于严名炽。由此,珠海东大集团也成为了珠海又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1999年2月,严名炽在香港注册了亿胜生物制药。在进行了一连串资产与股权变卖后,将原本只占有部分股权的珠海东大集团全资设立的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改制成由香港亿胜生物制药控股70%的合资合营企业,并更名为珠海亿胜生物制药。

2000年,严名炽又通过亿胜生物制药间接得到东大生物拥有的另外14.69%的股权。至此,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几乎就成为了严名炽自己企业。而原本属于东大生物的中国第二种一类生物新药的贝复济等两个新药及其生产许可证也成为亿胜生物的囊中之物。

时隔一年,严名炽发起攻势,将以珠海亿胜作为主要运营公司的亿胜生物科技推入香港创业板。后经过10年发展,带着“年年盈利”的业绩,严名炽再次发力,于2011年6月将该公司转至主板。

不过,据智通财经观察,在转入主板后,亿胜生物科技虽较此前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市值上均有了明显改变,股价整体迎来上升,但交易量仍旧处于疲弱状态。

以2011年6月23日至2017年6月1日的280个交易日为例,经复权计算,该股区间涨幅为12.82%,涉资1.56亿,平均每日却只有14.5万的成交量。交易活跃度的确堪忧。

blob.png

魔力来自贝复济、贝复舒

交易量不行、市值不大,为何接连获得福布斯关注,并纳入“2017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潜力企业榜”的亿胜生物科技究竟有何“魔力”?

据智通财经观察,亿胜生物科技的这份“魔力”或来自拳头产品——贝复济和贝复舒。

贝复济是外科创伤修复产品,经过多年市场推广,该产品已迈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而贝复舒眼科系列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亿胜生物科技首创了眼科创伤修复这一概念,顺利打开了国内眼科修复市场。该产品销售额也是一路攀升,目前销售额占全国眼科处方药销售额的前五名,在生长因子类眼科药物市场的占有率接近70%。

外科与眼科“双品种”,2016财年,亿胜生物科技的营业收入为7.76亿,同比增长18.6%,净利润达1.36亿,同比增长29.9%。自2012年至2016年,公司连续5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30%。

blob.png

营收、净利润双涨背后,两大拳头产品中的眼科产品贝复舒的增量却呈现下跌趋势。2016财年,外科产品及眼科产品销售分别为约3.58亿及约3.69亿。其中,眼科产品销量约为47.6%,较2015财年51%,减少了3.4%,侧面反映该产品增速放缓。

blob.png

深究放缓原因,智通财经认为其与当前的国内的整个医药环境有关。

尤其是“医保控费”与“两票制”的执行后,大部分药企短期面临销量走低的压力。以“医保控费”为例,在该政策要求下,其需将医疗费用控制与公立医院各项指标挂钩,让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得以改善,逐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个人支。如此一来,医院医生在处方公司产品时就会考虑是否会触及医疗控费的天花板,从而少处方或不处方相关产品,最终影响公司销量,而亿胜生物科技同样遭遇此问题困扰。

另外,两票制也是其面临的政策挑战之一。因为在两票制要求下,所有产品必须实现高开,这就会额外增加公司税费。与此同时,在药品招标降价的压迫下,要占据更多零售市场,公司必须加大对销售渠道的建设,届时也将导致整体费用上升。

财报显示,2016财年,亿胜生物科技分销及销售开支约为4.1亿,较同期的约3.52亿增加16.6%。而分销及销售开支增加主要由于扩充销售及营销队伍所致,特别是就旗舰外科产品、贝复新及新近承接的第三方产品的销售及营销扩充人手。

合作项目短期盈利的可能为零

面临政策压力的同时,亿胜生物科技对外投资的力度也逐步加大。

近两年,胜生物科技启动“增进计划”,先后与A的天士力、美国生物科技公司AbproCorporation和Humacyte,以及瑞士临床生物医药公司ACImmune签订合作协议或参股协议,迅速布局组织工程、肿瘤免疫及神经修复等生物制药前沿领域。

blob.png

近期,亿胜生物科技公告与ACImmuneSA进一步合作,就一项治疗神经退化疾病及神经炎症的创新生物治疗药物共同开展临床前期及临床开发工作。这是ACImmune首次在亚洲进行研发合作,凭借双方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此次合作有望加速双方在神经退化疾病及神经炎治疗药物的研发生产,开发神经疾病巨大的需求空间。

纵然都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与潜力,但目前还未看到实质性的盈利,以2015年与天士力订立的开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凝胶用于治疗糖料病溃疡的协议为例,该项目目前还在开展第三期临床试验,短期内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回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面对拳头产品增量放缓、合作项目短期内无法为公司产生贡献的现状,预计亿胜生物科技未来的业绩将面临压力。依据当前4.34元的股价以及2017年约18倍的市盈率作为估值参考,投资者最好还是看好再下手。(田宇轩/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