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停牌半年后的旭辉控股(00884)复牌,其首先以49.34%的跌幅大幅低开,继之迅速爬升,至9时48分时跌幅仅为35.53%,午市收跌于53.95%。
作为比较,在过去的半年里,与恒指低迷相对应的是,内房股的股价跌幅超过了30%,而旭辉早间的股价与此段时间内房股的跌幅相若。
单独来看其中复牌房企,自去年8月龙光复牌以来,包含旭辉、融创、奥园、世茂在内已有10家内房企业成功实现复牌,仅2023年就有9家,复牌当日平均跌幅为55%。
此外,旭辉股价下行也与此前被调出港股通名单有关。7月1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公告,将力高集团、旭辉控股集团、佳源国际控股、华兴资本控股、旭辉永升服务将从港股通名单中调出。根据恒生指数公司的编算规则,证券连续停牌超过3个月则不符合恒生系列指数候选资格,将自动被调出指数,港股通一并进行相关调整。
旭辉被剔除港股通名单,意味着复牌后,内地投资者只能卖出、不能买入旭辉控股股票。此外,部分机构投资者基于相关规定或其投资策略,仅持仓港股通名单内股票。两因素叠加,导致了股票集中抛压,进而拖累股价下行。
在交易日复牌的前一天即9月26日晚间,旭辉控股、旭辉永升服务均发布公告,正式披露针对匿名信函中提及的18亿元关联交易指控的独立审查主要结果。审核委员会认为,管理层此前“相关交易具备充分的商业实质及业务理据”的主张真实性不存疑,亦无建议展开进一步调查。
因此,旭辉认为,匿名信的指控并无对公司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造成影响,以及毋须就这些指控采取任何补救行动。
同时,旭辉控股、旭辉永升服务还披露了2022年报及2023年中报,核数师对此发表“无保留意见”,同时董事会认为公司有足够的营运水平并拥有相当价值的资产支持其运营。
财报显示,2022年全年,旭辉实现合同销售1240亿元,营业收入474.4亿元。2023年上半年,旭辉实现合同销售419.4亿元,营业收入313.19亿。与此同时,旭辉债务规模持续压降,截至6月30日,旭辉的负债余额较去年末下降6%至1022亿元。
事实上,尽管3月31日-9月26日期间公司股票停止买卖,但整体经营运作均正常进行,积极保交付、保经营及维护境内融资。数据显示,旭辉2023年1-8月交付了约6.8万套新房,实现合同销售金额511亿元、销售面积约362万平方米,权益销售金额约265.3亿元。
旭辉的交付数据,位列亿翰智库推出的行业交付榜第十名。在销售方面,旭辉前8月511亿的销售成绩在克而瑞百强房企销售榜中仍维持在前20的名次,这也侧面说明在困难市场下,旭辉出色的产品力及营销破局能力依然赢得了客户的认可。
从各种政策工具箱出炉的救市,再到复牌,众多的内地房企终于看到了一丝未来的曙光。对于包括旭辉在内的房企而言,复牌是恢复正常经营的重要一环,也更有利于境外债务重组方案的推进,尤其是“债转股”方案的推进。
复牌过后,旭辉控股集团所需解决的重要事项便是纾缓流动资金状况,及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所需采取的措施,首条则是继续稳妥推进境外债务重组,皆因取得债权人理解及同意能巩固正常经营的基础,使企业逐步恢复正向循环,并为所有利益相关方释放公司资产价值。
如此的复牌后再推进的债转股方案,融创已有前车之鉴4月,融创成功复牌,此后,其包含债转股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也得到了债权人的认可。截止9月18日,其方案的支持率已达99%。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家房企的债务重组方案中都披露了债转股方案,而此前华夏幸福也与境外债权人达成协议,选择“以股抵债”方式重组。业内人士称,债转股可以有效的减少债务偿还的金额,减轻企业后续的资金压力,使得企业将更多的资金应用到复工复产等环节。
此前旭辉推出了第一版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并与债权人进行了多轮沟通。然而,二季度以来地产行业持续处于下行通道,房地产行业长期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由此使得旭辉基于公司1季度的经营及现金流情况制定的第一版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已难以落地。
据一位接按旭辉的知情人士透露,在综合考虑实际市场变化和公司最新的经营及现金流情况下,旭辉正在与债权人积极沟通,以可持续经营和努力偿清债务为原则,重新制定“短端削债、中期转股、长期保本降息”的境外重组方案。
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市场已在低谷盘桓超过1年,宝龙、奥园、荣盛等企业债务已进入“二展”、富力、融创、龙光由单笔境内债展期到全盘重组,叠加碧桂园、远洋等企业也在近期先后面临流动性危机,债权人对于出险房企的偿付期望也逐步趋于合理,普遍希望房企能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案,让公司活下去,持续经营以完成未来的持续兑付。
市场正在等待旭辉给出同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