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0日,施罗德投资可持续投资分析师Samuel
Thomas指出,人工智能(AI)正在迅速改变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虽然人工智能有可能颠覆许多行业的发展,但亦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人工智能对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其所需的实体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处理器及其他专用电脑硬件。不少证据显示,人工智能运算对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很大程度上都是负面的。人工智能运算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生产阶段、运输阶段、营运阶段及报废阶段。当中,营运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高达70至80%。
生产阶段涉及采用原材料的物理提取,以及建造人工智能硬件和基础设施所需的组件。衡量碳排放量的其中一个难题,是所使用的资源通常与整体资讯及通讯技术(ICT)领域相关,而非只涉及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在生产阶段的碳足迹估计存在着差异,目前而言,生产阶段的碳足迹仍相对轻微。然而,随着可再生电力在营运阶段消耗的能源占比持续上升,生产阶段对环境足迹的影响将会更为显著。
资讯与通讯科技硬件产生的排放量,只占全球运输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小部分,与人工智能运算硬件相关的运输排放所占的比例甚至会更低。
在分析人工智能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时,营运阶段是主要关注的领域,这个阶段的两项环境主要考虑因素是能源消耗及用水量。可以数据中心作为替代指标,以了解人工智能的能源消耗情况。虽然并非所有数据中心的用途都与人工智能有关,但愈来愈多人工智能模型在超大型仓库规模的数据中心进行训练、储存及部署。据估计,全球约有1至1.5%的总用电量来自数据中心,相当于约220至320太瓦时 (terawatt hours)。
尽管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荷大幅增加,但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在过去10年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出现这种明显脱勾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运算效率提升、转移至云端,及转向更大规模数据中心。就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erative AI) 的能源消耗而言,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训练ChatGPT-3需要1.3吉瓦时 (gigawatt hours) 电力,相当于120个美国家庭一年的用电量。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主要问题,在于模型复杂性飞速增长,因此所需的能源大大增加。
数据中心的水足迹,受发电时消耗的水资源及冷却消耗的水资源影响。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近期的一项研究发现,训练一项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能消耗多达28.4万公升水,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人27年的用水量。
人工智能报废阶段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其产生的电子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一旦渗入人们居住的环境,将会造成污染。实施循环经济模型,即尽量减少废物及最大程度上利用资源,对于管理人工智能的环境影响至关重要。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可运用多种创新的方法,重新利用数据中心所产生的热量,其中包括利用多余的热量支持地区性的供热系统,将高温水输送到各个家庭住户及不同的建筑物。此外,这种热能亦适用于农业范畴,例如为温室全年供暖,或为养鱼场及公共游泳池的水加热。
人工智能几乎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就以可持续土地用途为例,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早期的农作物产量预测、精准量度农业及营养补给、用于农作物管理的超局部天气预报、早期检测农作物问题、自动化及增强土地用途变化检测,以避免森林砍伐并监测牲畜的健康与福祉。还有其他许多例子,但很明显的是,采用人工智能有望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
然而,任何增强具有破坏性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都被视为有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只有能源消耗下降,人工智能提高营运效率及继而有利环境的论证才能成立。但随着技术变得更有效率及更具成效,需求及消耗亦可能因而增加。这可能会抵销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环境或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