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冲突、绿色转型和气候行动等多重因素刺激下,今年以来铀价格不断狂飙。
核工业市场研究和分析公司UxC数据显示,9月15日当周,八氧化三铀(俗称“黄饼”)一度达到65.5美元/磅。今年以来,铀表现优于其他金属,价格年内已上涨了20%,仅8-9月期间涨幅就达到12%。
铀市迎来上涨春天,中广核矿业(01164)作为AH市场唯一纯正的铀矿上市企业,自然也备受关注。从盘面表现来看,2023年初以来,受益于铀价的上行,中广核矿业便迈入了震荡上行通道,期内累涨逾85%。截止11月14日收盘,其股价报于1.5港元,最新总市值为114.01亿港元。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那么,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这一轮铀价上行将为中广核矿业带来什么发展效应呢?
铀矿迎来“上行周期”
铀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具有微放射性。铀同位素不稳定,当前铀-238和铀-235最为常见,铀-235是唯一能够自发裂变的同位素,1公斤铀235完全裂变会损失大约0.09%的质量,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700吨优质煤,是全球核电绝对主力“燃料”。
目前,铀被广泛应用核能发电和核武器生产,其中99%的铀应用在核电站生产燃料,其余1%应用在医药等领域。
从铀价历史表现看,随着铀价不断上升,目前铀行业正值“波动上升周期”,具体如下: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03年以前铀价波动甚微,2003年以后基本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上涨期(2004-2007年),核电复兴推动铀价单边上行;下行期(2008-2016年),次贷危机及福岛核事故造成巨大冲击;盘整期(2016-2020年),铀价低迷抑制资本开支及产出;复苏期(2021年),投资资金大步入场,核电关注度提升;最后则是2022年至今的波动上升期。
单看现如今所处的上行周期,不难看出,主要是受地缘冲突加剧叠加核电复苏两大因素提振。
具体而言,2022年全球最大的铀生产国哈萨克斯坦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2月俄乌冲突爆发,由于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旗下的TENEX是全球少数能够商业化销售高纯度低浓缩铀的公司,浓缩铀供应减少;2023年7月尼日尔发生政变,主要矿石公司Cameco等降低2023年产量指引,天然铀持续供应紧缺,核燃料供应安全引发市场担忧,欧洲芬兰、瑞典、德国等国政党态度转向,市场情绪趋于乐观。
反映到铀价格上,据核工业市场研究公司UxC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铀价已经上涨了55%,上周触及每磅74.5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之下,黄金在今年仅上涨了7.7%。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核电行业回暖导致铀需求增加,铀矿供应则不足,是铀价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事实上,若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由于供需缺口的影响,天然铀价格或将继续延续上行趋势。
世界核协会中性预期下2040年核燃料需求将达到13万吨。具体而言,根据世界核协会9月发布的《核燃料报告:2023—2040年全球需求和供应情景》,低中高三种情形下,到2040年可运行的核电装机容量将从目前的391GW增加到486/686/931GW,对铀燃料的需求预计将从目前的约6.565万吨铀增加至约8.7/13/18.43万吨铀。
与此同时,据UxC2023年Q2预测,未来铀供给将在2025-2026年达到平台期,2030-2031年开始下滑,主要受在产矿山品位下降,逐步结束服役期影响,供给成下滑趋势,长期供需缺口逐渐扩大。
(图片来源:中邮证券)
此背景下,铀矿迎来“上行周期”已是显而易见的事,而这无疑将给身处该赛道的相关企业带来较大发展机遇。
铀矿龙头的“喜”与“忧”
据了解,中广核矿业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的核电集团中广核集团下属上市子公司之一,亦是中广核集团旗下海外铀资源开发的投、融资的唯一平台,正是天然铀产业的核心标的。
这也意味着,中广核矿业或将在这一场上行周期中斩获发展机遇。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广核矿业还具有多重优势加持。
一是,铀资源产能优势领先。中广核矿业公司通过位于哈萨克斯坦的谢公司和奥公司实现铀矿的稳定供应。根据公司2022年报,截至2022年底,谢公司的谢矿、伊矿储量分别为9190/13966tU;奥公司的中矿、扎矿储量分别为24444/14256tU。截至2022年,公司总计铀矿储量为6.19万tU,其中权益储量3.03万tU,仅次于哈原工、卡梅科、欧安诺等公司。
二是,生产成本优势领先。成本方面,由于哈萨克斯坦在产铀矿床均为砂岩型,因此可以采用高效、环保、低成本的地浸方式开采,根据《铀红皮书》显示,全球开采成本低于40美元/kgU的资源量仅为77.59万吨,占全球总资源量的9.80%,其中哈萨克斯坦低于40美元/kgU的资源量为50.2万吨,占比64.70%。公司现有矿山谢矿/伊矿/中矿/扎矿生产成本分别为24.22/17.07/13.82/24.69/9.77美元/磅,相较于其他地区矿山成本优势显著。
不过,结合该公司近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中广核矿业的成长能力似乎并不是很稳定。
据相关数据披露,2018年至2022年,中广核矿业的核心财务指标均处于比较波动的状态——其中,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9%、27.72%、37.83%、34.83%、-5.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4.72%、31.08%、-2.99%、15%、188.47%;毛利同比增长率则分别为-46.43%、9.16%、40.90%、-56.46%、67.69%。
(数据来源:choice)
业绩的不稳定也意味着公司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大,故而也存有一定的难度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真正的信服。
2023年上半年,中广核矿业还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期内,受益于公司天然铀产品产销量上升,公司实现营收29.34亿港元,同比上升21.59%。但与之不同的是,该公司净利润却出现了大幅下滑,即录得归母净利润1.80亿港元,同比下降49.4%。
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中广核矿业将其归因于投资收益和国际贸易毛利下滑所致。2023年上半年,奥公司投资收益下降10272.3万港元,谢公司投资收益下降3524.2万港元,其主要原因包括生产成本上升、奥公司提前开采导致的罚款等。而公司国际贸易毛利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计量存货成本且采用长贸合同的交易方式,近年铀价快速上升导致公司在交付之前签订的低价合同时存货平均成本高于采购成本,从而影响了公司 毛利。此外,由于美联储加息导致公司上半年财务费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基于上,可以看到,作为铀矿行业龙头,中广核的业绩“向上”or“向下”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后续,一旦出现国际天然铀价格波动、核电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铀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及铀矿开采成本涨幅超预期等发展风险,这或将对其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故而,中广核矿业能否把握这个上行周期红利,恐怕还需静待时间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