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力传感器进入高速增长期 市场扩容加速国产替代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11-20 11:03:39
星辰已现,蓝海可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力传感器应用空间广阔,六维力传感器技术壁垒高筑,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驱动力传感器市场高速增长。国内厂商有望通过多年产业、技术积累和高性价比,加速导入核心客户,实现国产替代。给予力传感器行业“推荐”评级。重点推荐柯力传感(603662.SH),建议重点关注东华测试(300354.SZ)。

▍华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力/力矩传感器:感知并度量力/力矩信号。

力/力矩传感器将力/力矩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主要由力敏元件、转换元件和电路三部分组成。力传感器分类标准众多,根据测量维度可分为一维至六维传感器;根据转化元件可分为电阻应变式、光学式、压电式和电容式传感器;根据使用场景又可分为力传感器可分为压力、称重(衡器)和力矩传感器。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力传感器上游为原材料,中游主要包括制造与封装工序,下游为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兴市场如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加速,推动力传感器需求的持续扩张。

六维力传感器下游应用广泛,精度需求带来高技术壁垒。

六维力传感器提供最高维度的力觉信息,由上台、下台、测力梁和应变计构成。凭借其全方位感知、灵敏度、精确度高、反馈实时的性能优势,六维力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医疗、航空航天和机器人等高精尖领域。六维力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由串扰、精度、准度等性能决定,技术壁垒高,核心难点在于结构/算法解耦、标定检测和材料配方。

力传感器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市场扩容加速国产替代。

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力传感器市场到2024年将达到23亿美元,中国市场在全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我国六维力传感器目前仍为小众市场,尚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2022年总销量仅为4840套,随着国内布局厂商如柯力传感、坤维科技、宇立仪器、鑫精诚等的持续增加,叠加下游细分市场认知的逐年提升,六维力传感器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期间将伴随技术路线的多样化、产品矩阵的完善、下游客户对本土品牌认可度的增加、产品成本的下降以及国产化率的提升。

一维力/力矩方案仍为性价比首选,六维力方案期待远期降本。

根据特斯拉Optimus的解决方案,单BOT需要28个力/力矩传感器;结合定价,单BOT的力/力矩传感器价值量约为84000元。考虑到若Optimus量产后的规模效应,测算当Optimus出货量分别为10、50、100万台时,单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0、210、300亿元。六维力传感器价格昂贵,目前售价为10000元左右,在仅考虑Optimus的腕部、踝部和肘关节采用此方案的基础上,单BOT价值量已达到60000元。

只有当六维力传感器方案降本效果显著,才更具性价比,依此测算在Optimus出货量分别为10、50、100万台时,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6、135、150亿元。

本土企业百家争鸣,奋楫笃行。

(1)柯力传感:力学传感市占率多年全国第一,通过“内生+外延”,加速向传感器平台型公司迈进。公司自研的多维力传感器已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可应用于机器手臂运动等高精尖场景。(2)东华测试:深耕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系统三十载,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包含传感器、测控系统硬件和分析与控制软件平台。

(3)坤维科技:从事各类型力觉传感器研发及应用力觉测量一站式解决方案。(4)鑫精诚:传感器和力控系统解决方案制造商,打造自动化领域品牌。(5)宇立仪器:全球先进的六轴力传感器和智能力控打磨厂商。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国内厂商产品开发进度、核心客户导入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成本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