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2018年会不会来?警惕这五个源头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01-26 11:27:15
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也处于再通胀趋势之中,加上影响食品和农产品价格的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不能过度低估物价上涨的压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苏宁财富资讯”,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

春节即将来临,一年的总结与展望是免不了的。让吃瓜群众最焦心的无非是房价、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而物价形势和通货膨胀前景,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

已有的多数市场分析认为,今年的通胀形势将继续保持温和,预期涨幅不会超过2.5%。然而,从近期的一些苗头或迹象性因素看,以下五方面因素或影响,仍可能使得2018年通胀出现超预期上升。

第一,食品烟酒价格逐渐走出低迷。

在调整后的CPI权重中,食品烟酒的比重仍高达30%。2018年食品烟酒类价格将逐渐走出低迷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2017年食品价格涨幅为-1.7%,为历史最低涨幅(见下图),2018年将面临2017年的低基数效应造成的上涨压力。

blob.png

二是对食品价格影响最大的猪肉价格正处于止跌反弹趋势中,这源于规模化养殖对生猪养殖效率提升的天花板效应,另外,2017年猪肉价格低基数效应同样值得关注。

三是啤酒等部分消费品出现淡季涨价。近期先是茅台等白酒集体涨价,随后是雪花、青岛等啤酒在淡季涨价,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在调价通告函中均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运输费用增加和环保税开征等原因,生产成本增加。

四是食用农产品价格实现触底反弹。2017年下半年以来,商务部发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已由108.22上升到1月19日的118,涨幅接近10%,触底反弹趋势确立(见下图)。

blob.png

第二,国内油价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油价的影响极为广泛,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强,将带动CPI中燃料相关分项价格上涨,并抬升PPI石油相关行业价格。

去年下半年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由45美元/桶上涨至1月中旬的70美元/桶,涨幅达55.6%。

与此同时,根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汽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几乎是同步的,然而,2017年以来国内汽油价格涨幅明显滞后于原油价格涨幅(见下图)。由此,前期国际油价上涨对于后期通胀的压力仍然不容忽视,即便是国际原油保持当前的水平,国内成品油价格仍有一定的上调空间。

blob.png

第三,工资和人力成本仍处于上升趋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并没有对新增就业造成明显影响,2017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已连续5年稳定在1300万,超出了政府预期目标1000万人。反映到劳动力市场中,全国职业市场的求人倍率于2017年3季度末达到了1.16,为有统计数据以来最高水平。

相应地,CPI中最能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分项指标——生活服务类价格在2017年12月的涨幅已上升到1.6%,其中家庭服务类涨幅长期保持在4%以上。由此可见,从长周期看,当前我国人力成本上升趋势仍在持续,这将是造成成本推进型通胀压力的重要因素。

blob.png

第四,CPI中服务类价格上涨动力强劲。

2018年,服务类价格有三方面上涨因素值得高度关注:

首先,医改使得医疗服务价格上涨动力较大。2017年3月全国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在当年9月前,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这从根本上动摇多年的“以药养医”制度。数据显示,2014年公立医院三项收入来源——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销售药品收入和国家财政补助占比分别为54.3%、37.9%和7.8%,财政补贴的上涨,难以跟上药品销售收入的下降,必然会带来医疗服务收费的大幅上升。

2017年12月,CPI中医疗服务价格涨幅高达8%,而药品的价格涨幅仍保持在5%以上。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趋势仍将持续。

其次,房地产市场的租购并举和租售同权改革,将对CPI中居住类价格产生较大压力。长期以来,我国CPI中租金价格难以反映居民实际居住成本的上升,其原因在于,CPI居住分项中仅考虑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水电气等支出,其中,住房租金是按相同市场价值的同类住房租金,间接对自有住房产生的住房消费进行估算,这与实际租金涨幅并不完全对等。

与此同时,全国大多数城市租金回报率都在3%以下,其原因之一在于租赁住房难以享受产权房在户口、医疗、教育等同等待遇。随着中央层面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租售同权,未来房租价格将有望向上修复,从而推动CPI居住项的攀升。

最后,居民消费结构的持续不断升级,也将对CPI服务类价格上升造成长期压力。2017年全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28.6%和31.2%(见下图),全国整体恩格尔系数29.3%已达联合国富足标准(30%)。在此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居民服务类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叠加上文所述的人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将使得CPI中服务类价格面临长期上涨的压力。

blob.png

第五,前期PPI高位增长对CPI的传递效应值得关注。

本轮PPI高位增长,并没有对CPI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见下图),其原因可能在于:2016年下半年以来PPI的强势回升,主要在于以行政手段力推的过剩行业(煤炭、钢铁、水泥等)去产能,造成了PPI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PPI指数大幅上涨,而PPI中生活资料价格主要集中在下游行业,涨幅始终在1%以下。然而,2018年上游领域累积的价格涨幅,仍将向下游制成品和生活资料价格缓慢传递。因此,2018年CPI温和上升、PPI平稳回落,二者的裂口有望进一步弥合。

blob.png

综合来看,尽管决策部门和多数市场分析人士对2018年的通胀风险看似高枕无忧,但在油价反弹、猪价止跌、医疗涨价、农产品价格反弹等因素的推动下,同时全球经济特别是美国也处于再通胀趋势之中,加上影响食品和农产品价格的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我们不能过度低估物价上涨的压力。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