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00388)2023年回顾: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衍生产品市场交投活跃

欧冠升表示,港交所今年仍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港交所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我们的衍生产品市场今年交投非常活跃。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交所(00388)12月20日发布《港交所2023年回顾》。2023年是港交所格外繁忙而充实的一年,实现了多项重要的里程碑,亦推出了多项崭新举措,包括在纽约和伦敦开设新的办事处,业务覆盖全球三大主要时区,加强与客户的连系。港交所在衍生产品、定息及货币产品方面的持续发展,也成功推动了其业务和产品生态圈走向更多元化,为投资者和风险管理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年内,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项目和举措,进一步提升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巩固香港作为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依然复杂,但香港金融市场仍持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印证香港作为全球超级联系人的重要角色。今年,港交所分别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印尼证券交易所和沙特证交所集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探索互挂上市和共同产品开发,致力透过与中国内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加深联系以捕捉发展机遇。印尼证券交易所和沙特交易所近日亦已相继纳入至港交所的认可证券交易所名单,其上市公司可以在香港申请第二上市。

港交所衍生产品市场在过去一年表现强劲,截至11月30日,日均成交量达到140万张合约,较2022年同期增长4%,其中,港交所的MSCI期货及期权产品于11月的未平仓合约量首度突破10万张,名义价值达到42亿美元。同时,恒生指数期货期权、恒生科技指数期货,以及美元兑人民币(香港)期货等重点衍生产品的日均成交量均于年内创出新高。

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包括ETF和杠杆及反向产品)市场日益壮大,截至11月底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140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20%。年内,港交所共迎来16只新ETF上市,包括亚太区首只沙特阿拉伯ETF,带动香港上市的ETP总数增至179只。

港交所的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升级和优化,相关措施包括全年新增最多10个交易日、在沪深股通新增1,000多只标的股票,以及将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此外,港交所于期内推出互换通和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不但巩固了香港作为领先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即将推出的中国国债期货和A50期权产品,也预期将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角色。

2023年,包括香港市场在内,全球新股市场持续受疲软的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但香港的全年新股市场持续回暖。截至2023年12月15日,共有64家新上市企业,集资金额达409亿港元。港交所这一年继续致力提升其作为全球首选上市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推出市场咨询,刊发GEM上市改革咨询总结,并为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开启了新篇章。这些举措反映了港交所致力建立稳健而充满活力的市场的承诺。

除了上市规则改革和市场改革外,港交所还推出了多项营运优化措施,例如推出FINI和Synapse平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和更高的市场透明度。FINI平台将新股定价与交易之间的时间从不少于五个工作日缩短至两个工作日,而Synapse平台则支持参与沪深港通的机构投资者更好地管理在不同时区的交易后运作。

港交所一直积极实践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理念,致力于提升企业管治、ESG信息披露及相关投资机会。今年11月,港交所宣布在2024年实现碳中和,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比原计划提前十年。而在监管机构的工作,港交所则刊发了关于加强气候资讯披露的咨询文件,以促进上市公司过渡到全面采用国际永续准则委员会(ISSB)的标准。港交所的自愿碳市场平台CoreClimate也有显著的发展,注册参与者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两倍,达到约80名会员。此外,港交所分别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及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跨境碳市场互联互通和气候金融相关机遇。这些行动体现了港交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港交所作为一家使命驱动的企业,在连系市场及社会方面一直扮演着独特角色。港交所与未来投资倡议研究所(FIIInstitute)和香港特区政府合作,12月首次将FIIPriority峰会带到亚洲。这场峰会吸引了来自业界、政府、学术界的100多位杰出讲者及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名与会者,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这场峰会的成功举办也体现了港交所对加强全球互联互通以及加强与中东投资者和市场联系的承诺。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于年内表现良好,交易活动在过去几个月有明显的增长:11月日均成交量达到2021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未平仓合约总数按年增长17%。LME在与2022年3月镍市场事件相关的司法案件中取得了有利的判决,证明了LME团队的诚信,以及团队始终将整个市场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承诺。

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尽管宏观环境充满挑战,港交所今年仍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港交所的市场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我们的衍生产品市场今年交投非常活跃,支持集团的良好财务表现并反映在已汇报的业绩上。我们在纽约和伦敦新设了办事处,并且多次远赴中东和东南亚进行海外推广,稳步推进我们的国际化战略。过去一年,我们也推出了多项互联互通优化措施,数量比过去八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多,巩固了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的角色。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和FINI平台的推出是重要的里程碑,将重塑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

欧冠升亦表示:“我谨代表港交所感谢香港、中国内地及世界各地的客户、业务合作伙伴、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在过去一年的大力支持。未来还有多项重大措施值得期待,包括完成恶劣天气下维持交易的咨询、推出中国国债期货以及沪深港通引入大宗交易等。我们坚信2024年又将是充满机遇和互联互通的一年。”

以下是今年的一些亮点回顾:

企业发展及战略亮点

庆祝在纽约和伦敦开设办事处,为集团在北美和欧洲的客户提供实地支持。

与沙特证交所集团、印尼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等国际交易所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备忘录。

庆祝H股上市30周年。

与FIIInstitute及香港特区政府合作,于香港金融大会堂举办首届FIIPriority亚洲峰会。

提出在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正常交易的建议,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致力于2024年实现碳中和,于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

LME推出了新的行动计划,以优化和提升其市场,包括推出多项改革,如优化收盘价计算方式和扩大金属库存报告范围。

英国法院就2022年镍市场事件作出有利于LME的裁决。

上市及首次公开招股

在《上市规则》新增章节18C,容许特专科技公司在香港申请上市。

落实在2024年实施GEM改革,包括为大量从事研发活动的高增长企业增设上市渠道及引入“简化转板机制”。

将印尼证券交易所及沙特证券交易所列入“认可证券交易所名单”,容许有关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在香港第二上市。

进行多项改革提升香港上市制度的吸引力,包括:实施首次公开招股“双重参与”改革、在2024年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及建议引入库存股份机制。

建议按照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披露准则提升与气候相关的披露规定。

今年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与国际市场的趋势维持一致,期内欢迎64家新上市公司,共筹募409亿港元。

互联互通机制

落实多项沪深港股通的提升措施–包括:将在香港上市的合资格国际企业纳入港股通交易及在沪深股通新增逾1,000只A股。

开通互换通,世界首个衍生产品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促进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内地的利率互换交易及固定收息市场。

增加沪深港股通的交易日及宣布在沪深港股通引入大宗交易机制。

推出HKEXSYNAPSE平台加快沪深港通结算流程,支持国际投资者配合内地市场的T+0结算周期。

产品及市场运作

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及双柜台庄家机制,首阶段共有24家香港上市企业提供港币及人民币柜台。

港交所的数码新股结算平台FINI于11月22日正式启用,将新股定价与股份开始交易之间的时间由五个营业日大幅缩短至两个营业日。

宣布计划推出中国国债期货。

筹备为香港零售基金开发一个综合基金平台,支持香港作为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的发展。

欢迎亚太区首只沙特阿拉伯ETF在香港上市。

在合资格发行衍生权证的名单上新增8只美股,进一步丰富香港市场上的国际产品。

实施衍生产品市场的持仓限额提升措施。

引入新的市场数据订阅模式及调整移动装置市场数据服务收费。

港交所慈善基金、企业社会责任及ESG

港交所慈善基金今年共捐出善款9,500万港元,支持超过36个社区及环境项目,逾25万名有需要人士因而受惠。

港交所慈善基金推出2023年社区项目资助计划、2023年慈善伙伴计划、大学奖学金计划及全新的港交所研究资助计划。

港交所员工在各项义工活动中共投入超过1,700小时,回馈社区。

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及北京绿色交易所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区内的绿色金融及可持续发展。

LME旗下的所有品牌在2023年12月31日前将全面符合LMEH的负责任采购标准。

LME在2023年共捐出10万英镑善款予慈善机构。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