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争分夺秒与出版商们洽谈授权 竭尽全力为GPT Store铺平道路

作者: 智通财经 卢梭 2024-01-05 09:52:10
OpenAI知识产权主管表示,谈判“非常积极”。该公司正面临《纽约时报》提起的版权诉讼。

智通财经APP获悉,ChatGPT开发者OpenAI表示,该公司正在全面加快与数十家出版商的谈判步伐,以达成协议授权他们的专属内容或文章供OpenAI数据训练,这是一个比之前所知的更广泛的授权努力,因为这家AI初创公司正在寻找更多的内容来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以及竭尽全力迎接“App Store时刻”——基于其文本生成AI模型(例如GPT-4)的自定义GPT应用程序商店“GPT Store”将于下周推出。

“我们正在与许多出版商进行谈判和讨论。他们非常活跃,他们非常积极,在我看来进展顺利。”OpenAI的知识产权和内容主管汤姆·鲁宾(Tom Rubin)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你已经看到了这些已宣布的交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交易达成。”

一位知情人士此前告诉媒体,OpenAI最近与Politico的母公司Axel Springer SE签署了一项为期多年的许可协议,价值数千万美元。2023年7月,OpenAI宣布与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达成一项重要协议,但未透露协议的具体金额。这些交易对OpenAI的未来至关重要,因为该公司正在平衡对构建模型所需的更新、准确数据的需求,以及对数据来源的日益严格的审查准则。

但是在上周,与OpenAI进行过谈判的媒体之一《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起诉OpenAI以及OpenAI大股东微软未经许可使用该杂志的文章。

这起诉讼对OpenAI的多项业务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挑战。如果《纽约时报》胜诉,OpenAI不仅可能欠下数十亿美元,还可能被迫销毁其所有的训练数据,其中所有与《纽约时报》的内容有关的数据,这是一项昂贵而复杂的任务。然而,更直接的是,这起诉讼使OpenAI与媒体行业达成合作交易的努力趋于复杂化。

但是鲁宾对此表示:“目前的情况与出版商过去在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上面临的情况大不相同。在我们这里,内容是用来训练模型的,并且不是用来复制内容的,更不是用来取代原创内容的。”

然而,《纽约时报》不同意OpenAI的立场,认为ChatGPT完全是在不付费的情况下抄袭其记者的作品。在诉讼中,出版商展示了ChatGPT几乎一字不差地从《纽约时报》上摘录整段文字的例子——甚至有些记者指出,在某些例子中,它特别促使ChatGPT复制《纽约时报》的内容。出版商认为,这证明OpenAI非法使用了《纽约时报》的数据。

《纽约时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如果微软和OpenAI想将我们的成果用于商业目的,法律要求他们首先获得我们的许可。”“然而,他们没有这么做。”

OpenAI的“App Store时刻”即将到来:GPT应用商店将于下周推出

如果OpenAI未能与《纽约时报》,以及更多的新闻内容出版商达成合作协议,不仅面临巨额赔款,还将因数据训练面临重大内容缺失而对其多项业务造成重大阻碍,尤其是该公司即将推出的“GPT商店”。所谓的GPT Store,就是让用户们参与开发类似ChatGPT的自定义应用程序并且进行分享与推广,当有其他人使用产品时即可实现盈利,相当于基于OpenAI大模型技术的“App Store”。

据媒体报道称,OpenAI计划在未来一周的某个时候推出GPT商店(GPT Store),这是基于其文本生成AI模型(例如GPT-4)的自定义GPT应用程序商店,可以视作OpenAI推出的结合GPT大模型的“APP Store”。GPT Store旨在允许所有用户共享和销售为不同用途定制化的、且基于GPT大模型的聊天机器人等GPT应用程序。

在GPT商店推出GPT应用程序甚至不需要编程经验,因此普通参与者也可以像专业开发人员那样完成开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只需用简单的语言输入他们所希望的GPT应用程序提供的功能,OpenAI 的 GPT 应用程序构建工具 GPT Builder 将尝试创建一个由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来执行这些功能。

在构建GPT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开发者们只需要提交简单的对话指令、额外的知识数据,然后选择是否需要网络搜索、数据分析和图片生成等多模态功能,就能够实现快速开发法律、医疗、建筑等特定领域的类似ChatGPT应用程序。

例如,通过完成一些简单的前置操作,GPT应用程序可以在食谱集上进行训练,这样它就可以回答有关特定食谱成分的问题,一个专注于食谱领域的GPT应用程序就此诞生。或者,GPT可以吸收特定公司的专有代码库,以便更加专业的开发人员可以检查他们的应用程序风格或根据最佳实践生成代码。

OpenAI表示,构建GPT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们必须审查公司更新后的使用政策和GPT品牌指南,以确保他们的GPT符合要求,然后才有资格在GPT商店公开推出。他们还必须验证其用户个人资料,并确保他们的GPT发布为“公共”性质。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