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SG 好书推荐官本期要为大家介绍的《Sustainable Food Procurement: Legal,Social and Organisational Challenges》一书由Mark Stein, Maurizio Mariani, Roberto Caranta, Yiannis Polychronakis编辑,由Routledge于2024年出版。这本书探讨了欧盟及其他地区的可持续食品采购政策和实践,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可持续性目标,并评估了在欧盟和国家层面上正在发生的新发展。
Mark Stein是萨尔福德大学的研究员,在可持续食品采购领域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具有多年的市政经济发展工作经验。Maurizio Mariani是国际平台Eating City的负责人,积极参与推动可持续公共食品服务的国际研究项目。Roberto Caranta是意大利都灵大学行政法的教授,并且是国际、欧洲和国家制度中的可持续性与采购(SAPIENS)国际培训网络的协调人。Yiannis Polychronakis是萨尔福德大学的供应链、采购和项目管理负责人,也是一位拥有丰富工业经验的工程师 (Routledge) (mitpressbookstore)。
书中详细分析了公共机构可以使用公共采购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来追求多个环境、健康和社会经济目标,并探讨了在公共食品采购过程的不同阶段整合可持续性关注点的可能性。书中讨论了三个欧盟成员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政策和法律采购框架及实践,并比较了波罗的海地区(包括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波兰和俄罗斯)的情况。此外,还检视了英国和巴西的情况,以及英国与丹麦和瑞典的跨国比较。
紧急行动!全球食品系统的六大可持续危机
近年来,食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重大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剧。工业化农业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匮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食品系统每年造成约137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占人为排放总量的23%。
2.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农药化肥残留、非法添加、重金属污染、动物疫病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溯源提出更高要求。据世卫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6亿人因食源性疾病而患病,导致42万人死亡。
3. 营养健康状况堪忧。不健康饮食和营养不良问题普遍存在。发达国家肥胖率居高不下,发展中国家营养不良人口仍然庞大。据统计,全球有8.28亿人营养不足,20亿人缺乏微量元素,20亿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4. 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脆弱。新冠疫情暴露了高度全球化的食品供应链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和化肥危机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粮农组织预计,2021年全球有7.02-8.28亿人面临饥饿。
5. 食物损失浪费严重。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4亿吨食物在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中被损失或浪费,相当于全部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减少食物浪费被视为实现粮食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6. 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盛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肉类消费快速增长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负担。过度加工食品、即食食品、包装食品消费量居高不下,但营养价值低,包装垃圾多,对健康和环境构成隐患。
食品系统亟待从生产、加工、运输、消费、废弃等环节进行系统性重塑,以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公共部门,理应在促进食品系统可持续转型中发挥表率作用。
全面落实“大食物观”:中国如何重塑公共食品采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并要求"推进食品节约行动,开展粮食节约科技攻关,健全粮食节约激励约束机制,坚决遏制餐饮浪费行为。"可见,实现粮食和食品可持续供给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即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统筹推进食物供给、食品安全、营养健康、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多元目标的综合性方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食品体系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最近的讨论和政策中特别强调了超越传统粮食生产的食物多样性,包括更广泛的食物来源,如肉类、乳制品和水产品,以满足人口的营养需求。这种方法旨在平衡主食和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以增强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此外,“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将其与技术创新和原创性联系起来,也可能影响农业部门。这包括培育可以改变农业实践和食品生产的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强调在该领域持续创新的必要性。
公共食品采购是落实"大食物观"的有力抓手。数据显示,我国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其中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占比近三成。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供应约400亿元用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公共食品采购规模之大、示范作用之强,举足轻重。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食品采购存在重价格轻质量倾向,可持续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营养导向不足,浪费现象严重,农药残留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有机食品、本地食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供应商参与度低。对照国际同行,差距不小。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梳理欧洲先进国家在推进可持续公共食品采购方面的理念、政策和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剖析成败得失,为我国这一领域的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参考。具体而言:
1. 分析欧洲各国制定可持续公共食品采购的背景、目标和路径,解析顶层设计的思路和要点。
2. 总结学校食堂可持续转型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探讨质量提升、营养改善、浪费减少等方面的操作策略。
3. 剖析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相应的应对之策,为我国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提供镜鉴。
4. 分析公共食品采购在引导食品系统可持续转型中的独特作用,为推动中国特色食品体系建设拓展思路。
5. 提炼对我国的启示,就加强政策引导、制定采购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区域食品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立足国内实际,放眼全球视野,创新理念方法,系统推进公共食品可持续采购,对于践行"大食物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公共采购如何改变食品系统?欧洲国家的先进经验
英国和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将可持续理念引入公共食品采购的国家。
英国于2003年启动了"公共部门食品采购计划",明确提出改善小农参与、动物福利、有机食品供应等目标。2014年开始实施"全民免费学生午餐计划",并于2019年将所有中小学生纳入其中。英国还在全国层面制定了详尽的学校食品标准,对食品营养、原料采购提出了规范性要求。许多学校引入"食物4生命"项目,致力于食育教学,效果显著。意大利于2000年在学校供餐中全面禁止使用转基因食材,成为欧盟首个采取此举措的国家。2010年,意大利在公共食品采购中引入最低环保标准。各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有机、本地食材比例。都灵等城市与大学合作,引入创新采购机制,实现校园自动售货机"绿色革命"。食堂普遍实行素食菜单,提倡地中海饮食。
北欧国家在推进可持续公共食品采购方面走在前列。
丹麦政府2012年提出在2020年实现公共食品采购中60%有机的目标。通过开展厨师培训、加大财政补贴等举措,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首都哥本哈根更是力争在2025年实现学校供餐100%有机。除了食材,丹麦还注重减少厨余垃圾,推行季节性菜单,鼓励从头制作。瑞典有200多个市政当局实施了"气候智能型膳食"项目,以期减少食品碳足迹。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植物性食物,减少牛肉使用;优先采购本地当季食材;与本地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减少食物浪费等。瑞典食品署每年追踪监测学校食品采购中瑞典牛肉、鸡肉比例。许多市推行"食物4生命"项目,重塑社区饮食文化。
中东欧国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进展明显。
波兰于2021年颁布法令,要求学校食堂每周至少提供一次素食,优先采购本地和有机食材。塔尔努夫、罗姆扎等市已开始试点。一些学校聘请营养师制定菜单,聘请农民参与食育,开放式厨房促进师生互动,改善用餐体验。减少食物浪费已成为重点。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也采取了提高饮食质量的措施。自2017年起,爱沙尼亚要求学校供餐中50%水果蔬菜须来自本地。政府还建立餐厅有机食品使用标识制度。一些城市制定了减塑目标,以期淘汰一次性餐具。拉脱维亚财政部门针对绿色采购制定了详尽的产品目录和技术规格,为采购人员提供参考。
在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下,中东欧国家正加快可持续公共食品采购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加健康、环保的膳食,值得期待和借鉴。
(Link ESG推荐官 童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