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电新23&24Q1综述:量增难抵价降 新能源盈利探底

新能源赛道(锂电、光伏、风电)整体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过后的换挡接力期,体现为增速降档、产能续增、价格回落以及盈利承压。

智通财经APP获悉,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新能源赛道(锂电、光伏、风电)整体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过后的换挡接力期,体现为增速降档(由年增大几十的高增向年增二三十的中高增速切换),产能续增(三四年前产业高光时刻启动的新建产能陆续进场),价格回落(上游碳酸锂、硅料价格跌近历史低位),盈利承压(终端市场价格下降持续,无论是电动车还是风光上网电价),因此,量增价减利降的趋势在23年和24年一季度的财报中充分显现。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在产业链盈利普遍承压的当下,仍不乏呈现盈利刚性的环节和优势企业,建议关注锂电领域的宁德时代(300750.SZ)、珠海冠宇(688772.SH)、亿纬锂能(300014.SZ)、科达利(002850.SZ)、中伟股份(300919.SZ),光伏领域的晶科能源(688223.SH)、钧达股份(002865.SZ)、福莱特(06865)、福斯特(603806.SH),风电领域的海力风电(301155.SZ)、金雷股份(300443.SZ)、东方电缆(603606.SH)。

锂电:23年及1Q24,锂电板块业绩整体承压,盈利能力筑底

申万宏源指出,受下游去库存、锂电产能大量释放和碳酸锂价格波动影响,23年锂电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承压明显。同时,锂电板块内部盈利分化加剧,产业链的盈利逐步从中上游向下游转移。23年及1Q24,受材料端成本下降以及竞争加剧,锂电领域主要公司营收大多下滑,除电池及结构件环节,其他锂电材料环节利润同步承压,一二线企业的盈利能力均有所下滑。2023年,55家样本公司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82亿元,同比下降46%,1Q24实现归母净利124亿元,同比下降59%。

分别来看:1)电池:中上游成本下行,领军企业盈利突出;2)电解液:盈利进入筑底阶段,待行业洗牌出清;3)负极:价格战趋于尾声,毛利率或企稳回升;4)隔膜:行业份额竞争激烈,产能释放价格承压;5)结构件:行业盈利稳定,一线和二线企业盈利差距仍在;6)正极:23年受库存拖累影响较大,加工费压力仍存。

光伏: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多环节呈现亏损

1Q24,通威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大全归母净利润下降近90%,硅片环节京运通、双良节能和弘元绿能转亏。根据CPIA统计,预计2024年国内组件产量将超过750GW,组件环节的分化持续,一线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风电:23年营收利润双增,1Q24短期承压

申万宏源指出,选取33家风电上市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3年/1Q24营收同增的分别有21/15家,归母净利润同增的分别有21/11家。24年一季度行业淡季叠加扩建产能转固,部分环节盈利短期承压明显。预计随着装机窗口期到来,二季度陆风、海风产业链将相继开始起量,建议关注盈利能力较强的海风环节。

风险提示:1)新能源车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2)竞争激烈导致价格超预期下降的风险;3)技术路线快速变化的风险;4)风电开工不及预期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