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淡!今天小米千亿美元估值都嫌低

作者: 智通财经 2018-03-19 11:11:52
小米在二级市场上将以千亿美元起步,5年翻一翻,这种预判有着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3•15刚过,最火的话题莫过于大众途锐空滤进水、作家六六怒怼京东“售假”,如果不是正值上市前的敏感时期,恐怕雷军与小米也要出来怒怼一波:市面上出现小米仅有680亿美金估值的传言,明显太假了!

2018年注定是中国证券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大年,先是港交所加速上市制度改革,推进同股不同权等上市规则修订的时间表,再到A股张开双臂拥抱“独角兽”、海外退市企业以中国存托凭证(CDR)方式回归,可以说,两地的IPO将迎来史无前例的机会,小米、微医、快手、斗鱼、蚂蚁金服、陆金所、宁德时代等“独角兽”,纷纷进入上市倒计时。

无论是哪家机构推出的“独角兽”榜单,雷军创办的小米均名列前茅,千亿美金估值本已板上钉钉,可就在3月初,曾有自媒体以“真实的瓶颈与虚幻的王冠”为题,论述了小米所谓的“估值泡沫”,该文作者认为小米估值仅为500亿美元左右,近日市场更冒出来一份“小米Pre-IPO股权转让方案”,里面指明小米当前估值为680亿美元。小米估值究竟是多少?一时间,这个问题更令人摸不着头脑了。

有人说,对小米应该以电器制造业或者商品零售行业的估值,而并非互联网的估值来看待。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对小米的极大误解,该公司在二级市场上将以千亿美元起步,5年翻一翻,这种预判有着强有力的支撑。

小米“铁三角”业务布局.jpg

起跑从手机开始

要理解小米,必须先从小米手机看起。

成立于2010年的小米公司,有着强烈的时代背景:苹果于2007年推出iPhone、谷歌联合HTC和三星于2008年开发安卓系列智能手机,开启了智能机的时代,同时3G移动网络在2009年诞生,于2010年在国内正式铺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潘多拉魔盒从此开启。就在小米诞生的那一年,业内普遍有这样一种看法:手机是个人生活所能拥有的最完美的终端产品。

坊间传言,雷军在40岁生日的那天,与几位朋友在北京中关村喝酒,酒过三巡后,雷军感慨道:“人推着石头往山上走,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上山顶,再踢块石头下去。”这番言论,后来演化成“飞猪论”,再后来,雷军也被捧成了懂得“顺势而为”的大家。在那个年代,最肥的猪,莫过于智能手机。

小米发展历程.jpg

(小米发展历程)

2011年8月16日,小米推出了第一部手机。

如果说苹果的iPhone用科技和体验征服了用户,那么横空出世的小米,则用“性价比”让用户再次尖叫。头顶iPhone的高售价,脚踢“山寨机”的低质量,一下解决两个最大痛点,小米手机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电商快速崛起的时代,小米首先将精力放在了线上营销环节,规避掉传统渠道的费用和铺设过程,辅以“饥饿营销”的手段,同时积极培育“粉丝经济”……这一波操作下来,对传统手机厂商形成了降维打击,业内有人总结说,小米用的是戴尔模式的轻资产供应链管理,亚马逊模式的电商渠道和基于社会化媒体营销。

2015年,小米手机以6490万台的出货量,力压华为排在中国市场的第一位。2016年,坚持“性能、发烧、低价”原则的小米,将中国安卓手机的平均售价拉低至215美元。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小米自创始以来的打法和路径,与老子的观点不谋而合,秉承“顺势而为”的雷军,也将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2016年,面对出货量下滑,雷军带领小米开始蛰伏:用“新零售”思路铺设线下渠道,拉流量明星站台,赞助当红的综艺节目,加大国际化力度抢占印度市场,倾力打造IoT生态链。终于带领公司在2007年王者归来,依据IDC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达到6180万部,同比增长71%,出货量重返全球前五;10月份,小米即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1000亿全年销售目标;2017全年生态链企业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0%至200亿,小米之家门店新开约235家至287家。在2018年小米年会上,公司大胆为小米手机制定了一个无人完成过的目标:10个季度内,国内市场重回第一!

2017年前10月小米销售规模破千亿.jpg

(2017年前10月小米销售规模破千亿)

有人说小米估值有水分,是因为这种观点把小米仅看做是一个手机厂商,那么按照30倍的PE来看,小米充其量值500亿美金。更加聪明的投资者会看到,小米手机背后,已衍生出中国互联网规模最大,同时也是最健康的一个生态链。智能硬件为先,互联网服务和“新零售”相辅相成,小米逐步构建起完整的闭环,甚至称之为小米style的生活方式也毫不为过。以制造业的眼光看待小米,未免过时。

笔者认为,正如QQ和微信之于腾讯、淘宝之于阿里,手机之于小米同样是其整个生态体系的硬件基石。硬要从现有的公司中为小米找一个榜样和参照,最合适的,无疑是全球TMT行业中最瞩目的巨头——苹果公司。

价值在生态链体现

为什么小米志不在仅仅做一个手机公司,我们用数据说话:2017,小米手机平均单机利润仅为2美元,不仅远低于苹果151美元的水平,同时也远低于华为(15美元)、OPPO(14美元)等国产安卓手机厂商水平,如果小米没有背后的庞大生态圈,这样的利润率是很危险的。仅凭手机就想挤进“BAT”的行列,无疑是痴人说梦。

小米生态链.jpg

小米与苹果一样,都是以硬件为切入口的生态型公司。广发证券曾用一张环状图来示意小米的生态链模式:手机作为整个生态的基石,沿不同消费场景进行拓展,从手机周边进入布局IoT(物联网),进入家庭智能硬件产品,再延伸至生活耗材,形成小米生态圈。充电宝、耳机、手环、空气净化器、平衡车、电饭锅、背包、枕头、旅行箱……你永远也猜不到,小米的下一枪将开在哪里。

表 3 : 小米与苹果均为以硬件为基础架构的生态型公司.jpg小米之所以能在IoT领域中任意拓展,不得不提到雷军前瞻性地做出了MIUI操作系统(国内最早的Android定制优化系统之一),让小米手机首先制霸安桌市场。目前,MIUI用户数量已高达3亿,小米手机月活用户为1.3亿,IoT联网设备用户为8500万,整个生态平台被3大系统有效串联起来,同时小米又积极布局电商(有品)、游戏(小米互娱)、影视(小米影业)和金融(小米金融)等业务,在各机体具备良好造血能力的情况下,整盘已是活棋。

造血能力良好,这是小米生态强于乐视的最大原因,小米采用生态链“投资+孵化”的模式,全盘输出供应链、资金、品牌和渠道支持,小米“极致性价比”的逻辑(注意,不是赔钱赚吆喝),从1到N得到了完美复制。

2017 年小米生态链公司(不仅 是家电企业) 销售.jpg

(2017年小米生态链公司销售额)

截止到2017年7月,小米投资了89家生态链企业,其中有16家年销售过亿,至少4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称为行业独角兽,两家公司IPO成功。为什么说沾上小米链条是利好,沾上乐视链条是利空,上述案例给出了完美解释。

雷军靠手,贾跃亭靠嘴,所谓物联网的故事,在中国已有了正反两面很好的对照,而“雷布斯”和“贾布斯”,必将以截然相反的形象,留名史册。

纠错能力看“新零售”布局

巴顿将军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看他爬得有多高,而是看他跌到谷底之后能反弹多高。”

2016年小米业绩出现下滑之时,公司猛然发现电商流量红利期已过,当时网络零售渗透率保持在20%左右,GMV、新增用户数增速均呈现放缓态势,线上销售成本优势不在。

转型,果断转型。

小米全渠道布局情况.jpg

(小米全渠道布局情况)

当年,小米顺势推出“小米之家”三年千家门店的扩张计划,线上线下互相引流:线上打造爆款,线下突出购物体验感和即得性O2O闭环。用最传统的方式完成翻盘,小米在2017重新抬头,“新零售”和海外扩张策略功不可没。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小米之家”门店设计为200-300平米的小型业态,SKU (Stock Keeping Unit)精简,门店管理标准化,模式高度可复制,这也是小米能够在两年内迅速铺开250家的原因。截至2017年8月底的数据显示,小米之家累计客流达到1570万人次,单店月均销售额达到519万元,坪效(销售额÷门店营业面积)为27万元,是同行平均坪效2.7万元的十倍,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苹果的每平米40万元。

而小米的野心远不至于此,未来的战略是在2019年开1000家门店,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五年内突破700亿元。这将是小米未来的重要增长点。

小米的海外扩张可简单一说:小米手机总共是14个国家的前五大手机厂商,除了是印度第一大手机厂商外,同时还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缅甸第二大、俄罗斯第三大、乌克兰第四大、白俄罗斯第四大、以色列第四大、新加坡第四大的手机厂商。由于美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世界的9%,及利润的50%,所以小米是否能征服美国,对其至关重要。

从盈利推导估值

都说不谈收入利润的估值是耍流氓,那么在简要说完小米生态圈后我们回头来看看数据。智通财经从所拿到的J.P.Morgan资料显示,2017年,小米的硬件收入预计为160.66亿美元,互联网收入预计为16.14亿美元,总收入约为176.8亿美元,EBITDA约为13.88亿美元,EBITDA利润率为8%。

小米目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约为10%,永续增速(PGR)为3.0%,自由现金流折现价值总和接近294亿美元,终值折现值约为834.14亿美元,扣除债务、少数股东权益,加上现有现金和上市现金收益(约为100亿美元)后,小米的股本价值在1240亿美元左右。

如果拿腾讯、亚马逊、阿里巴巴和Facebook作为参照,小米的WACC稍高于均值0.8个百分点,PGR高于均值0.1个百分点。

按照J.P.Morgan的数据分析,小米在IPO时的估值应为1200亿美元左右,在IPO后公司估值将达到1400—1800亿美元。

换句话说,如果小米上市估值仅仅为1000亿美元,那么保荐券商的工作可以说是不太合格了。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