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板块迎估值重塑,东方电气(01072)为何获得周期性资金亲睐?

近期电力行业利好不断,市场层面一季度供需两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8%,政策层面电改提速,机构预期7月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释放电力体制改革信号,在多重要素驱动下,港股电力板块趋势大涨。

近期电力行业利好不断,市场层面一季度供需两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8%,政策层面电改提速,机构预期7月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释放电力体制改革信号,在多重要素驱动下,港股电力板块趋势大涨。

在板块带动下,个股都有一定的赚钱效应,东方电气(01072)作为国内发电设备龙头,四个月市值已接近翻倍。不过今年东方电气管理层变动频繁,基本每个月都有一位管理层辞职及接任,其中于4月底,董事兼总会计师刘智全辞职,会计师在财务方面敏感性较高,这往往对市场发出利空信号。

根据该公司披露的季度业绩,2024年Q1收入150.53亿元,同比微增2.28%,增速低于行业水平,而归属于股东净利润9.06亿元,同比下滑11.12%。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为该公司持有的川能动力股票下跌导致公允价值亏损2.38亿元,若剔除及其他非经营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增长10.61%。

在电改提速的政策趋势下,东方电气此轮反弹能走多远,以及其基本面是否可以支撑目前的估值水平呢?

基本面稳健,派息额逐年增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东方电气是电力装备提供商,电力设备覆盖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气电及火电等六电领域,产品包括水轮发电机组、汽轮发电机、风力发电机组以及电站汽轮机等。该公司形成了多元业务体系,包括可再生能源装备(风电、水电)、清洁高效能源装备(燃机、核电、火电)、工程与贸易、现代制造服务业(电站金融、金融服务)以及新兴成长产业。

该公司业绩稳健增长,2019-2023年,收入及股东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7%及29.1%,盈利能力呈现优化趋势,股东净利率从4.02%提升至5.96%,2024年Q1,调整后的净利率为7.01%,较2023年度高出1.05个百分点。未来业绩也比较乐观,2024年Q1,其新增订单263.29亿元,同比增长16.42%。

从业务上看,清洁高效能源装备增长迅猛,已发展成收入大头,2023年营业收入205.89亿元,同比增长40.21%,领涨其他业务,营业收入份额提升至33.93%,2024年Q1,在新增订单中,该业务订单占42.25%。可再生能源装备收入份额其次,为22.81%,有所下滑,主要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竞争较为激烈,然Q1订单占比25.85%;工程与贸易收入份额19.8%,增长较为稳健,另外新兴成长产业以及现代制造服务业收入收入份额分别为14.57%及8.87%,Q1订单占比分别为11.48%及9.52%。

从产品上看,东方电气拥有完整的能源装备和服务体系,可批量研制100万千瓦等水轮发电机组、135万千瓦等级超临界火电机组以及175万千瓦等级的核电机组等。有两款产品产销量占比较大,分别是汽轮发电机以及电站汽轮机,以2023年来说,销量分别为3.07万兆瓦及4.28万兆瓦,合计占比近70%。整体的产能利用率超过100%,主要为大部分产品在90%以上,而占比较高的电站汽轮机达到122.3%,供不应求,库存都大幅下降了43%。从2024年Q1订单表现看,核心产品仍保持强势,驱动业绩保持增长。

由于产品需求量增加,该公司应收款大幅增加,截止2024年3月,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1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5%,其中母公司增长达86.7%,但即便如此,凭借强劲的现金流回流,期间仍实现了正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4亿元。该公司持有货币资金173.17亿元,占比总资产13.5%。

东方电气有息债务很少,截止Q1短期借款0.9亿元,长期借款16.82亿元,合计占比货币现金仅为10.23%,财务非常的干净。该公司盈利水平提升带动ROE水平提升,2023年提升至9.53%,2024年按经调整净利润算年化超过10%。该公司积极回馈股东,每年派息且保持增长,平均分红比例22%。

多因素支撑,看好后期走势

东方电气基本面还是挺不错的,打造了多种能源装备及服务体系,在过去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也持续上升,在未来2024年核心产品需求旺盛,尤其是新能源装备需求,“双碳”政策看到未来几十年的需求,业绩增长具有可持续性。而且短期电改政策加持,多要素支撑该公司估值上升。

在今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推动电量、容量、辅助服务交易更加市场化,新规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施行,新型电力系统对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全环节的IT建设有望迎来加速,这也给上游能源装备需求带来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东方电气人事变动较大,1月份张继辞任董事及高级副总裁;2月份马永强已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审计与审核委员会主席及其他职务;3月份高峰辞任公司副总裁;4月份聘任张彦军为公司总裁。不过这些高管辞任的原因集中在到了退休年龄,并非有新的资本入局血洗。

而且作为东方电气集团上市唯一载体,得到控股股东的全力支持,在去年12月份,东方电气集团增持公司A股,增持了296万股,持股比例55.5%。各大投行对该公司也纷纷看好,比如光大证券研报称,公司作为能源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构建“六电六业”发展新格局,在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下火电机组作为“电力压舱石”仍将保有一定规模的成长空间,给与买入评级,目标价13.99港元。

在二级市场,能源装备行业港股主要有三只标的,除了东方电气外,还有上海电气以及哈尔滨电气,从业绩来看,东方电气要更为强劲,一方面是收入增长更为稳健,另一方面盈利能力更高,以净利率和ROE为例,在2023年上述三家分别为6.12%、1.89%及2.13%和9.83%、0.53%及4.49%。

在估值上,东方电气及上海电气均为AH股,A股溢价分别为46.45%及183.7%,港股市场给到东方电气更高的估值水平,市值404亿港元,较上海电气高出57.8%。在PB估值上,东方电气为0.96倍,相比于上海电气及哈尔滨电气的0.44倍及0.42倍分别高出118.2%及128.6%。2024年初至今,东方电气市值涨了81%,而上海电气仅涨0.6%,哈尔滨电气为40%,显然资本用资金白银做出了选择。

综合看来,电力板块周期性上涨,而随着电力改革提速,政策驱动下,带动产业链估值重塑,作为上游能源装备龙头,东方电气具有稳健的业绩、健康的财务、充裕的订单以及高于行业的回报率水平,值博率较高。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