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节能降碳方案落地 化工行业迎新一轮变革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4-05-30 08:49:22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对202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下降幅度提出明确要求。复盘过往两次因能耗目标执行不及预期所对应的政策提速,能耗双控所带来的供给侧收缩对化工产品价格景气度有显著提振效果。针对此次方案内容及结合历史经验,分别从供给收缩及新增需求两个方向梳理投资主线。

一、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落后产能出清,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自身拥有规模及成本优势的两高行业龙头。二、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加快绿色转型发展背景下,传统高能耗、高碳排行业中的绿色先进生产路线价值凸显,清洁能源重要性持续提升,建议关注细分子赛道技术领先的龙头标的。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国务院印发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能耗及碳排放下降幅度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新华社2024年5月29日电,日前,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复盘过往两次能耗政策提速,对化工产品价格景气度有显著提振效果。

我国“十四五”规划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为13.5%,截止2023年底实际下降幅度为2.3%。其中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新型高技术行业用能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全球能源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2022年以及2023年单位GDP能耗没有下降反而增加0.3%和0.5%。而在2010以及2021年上半年,其能耗双控实际执行进度同样面临不及预期的处境,在年中针对节能减排的政策加码提速,开启较大范围的“拉闸限电”。对应PPI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分项当月同比增速,在2010以及2021年下半年均处于历史高位,其中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以及基础化工板块指数均于2021年10月达到了其历史高点。

供给侧:总量层面加速两高行业落后产能出清,行业格局将实现进一步优化。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电石/烧碱/纯碱/磷肥/合成氨中低于基准能耗水平产能占比分别达25%/25%/10%/55%/19%,优于标杆水平产能占比分别达3%/15%/36%/20%/7%,目标至2025年优于标杆水平产能占比要分别达到30%/40%/50%/30%/30%,对应分别有27/25/14/10/23pcts的行业供给优化空间。此外,《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又进一步将工业硅、PVC、尿素等高耗能行业纳入改造升级范围。

此次《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两高行业的改造升级及淘汰退出是降低单位GDP能耗的有效抓手,在总量层面将加速两高行业落后产能出清,行业格局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利好具有规模及成本优势的相关行业龙头。

需求侧:绿色先进生产路线价值凸显,清洁能源重要性持续提升。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进石化化工工艺流程再造。传统高能耗、高碳排行业中的绿色先进生产路线价值凸显,清洁能源重要性持续提升。结合方案内容,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方案提出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的国内需求有望加速增长,推荐行业布局领先的龙头;

2)方案提出优化油气消费结构,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有望带动天然气消费量加速增长,推荐北方地区具备规模优势的城燃龙头。此外,方案提出加快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有望带动相关开发需求,建议关注山西煤层气开发龙头;

3)方案提出加强废旧产品设备循环利用,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推荐在废化纤绿色回收领域技术领先的优彩资源和废旧锂电池回收行业龙头,建议关注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领域有技术创新的企业;

4)方案提出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应用,支持建设绿氢炼化工程,逐步降低行业煤制氢用量,建议关注绿氢耦合煤化工龙头以及布局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的企业。

风险因素:

能耗双控政策不及预期,全球宏观经济衰退超预期;地产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反复;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