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清洁能源发展将持续提速 新能源、调节电源等领域有望受益

当前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控制进展滞后预期,需加大攻坚力度。

智通财经APP会吸,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控制降低进展较慢,需优化调整相关政策并明确重点领域实施路径,促进各行业加大攻坚力度;能源供给端将优化传统化石能源消费结构,并加快推进新能源发展与强化其消纳保障,能源消费端将通过优化产能结构与加大节能降碳改造促进能源与碳排放强度压降;优化配套管理机制,将节能降耗目标&消费预算落实到企业,结合绿电&绿证&碳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加速实施节能降耗措施,新能源&调节电源&燃气等板块有望从中受益。

事件:近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2024~2025年我国能耗控制目标,以及电力、钢铁、化工、有色、建材、交通等部门的节能降碳重点任务。

中信证券观点如下:

当前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控制进展滞后预期,需加大攻坚力度。

国家发改委2023年底对“十四五”规划进行中期评估,结果显示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指标滞后预期。根据国家发改委披露数据,2021~2023年我国能耗强度总体降幅约7.3%,实现“十四五”规划能耗强度降幅达到13.5%的目标存在一定压力。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印发本次“行动方案”,旨在对“十四五”规划中节能降碳领域的滞后指标相关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将具体的考核指标分解,明确2024年单位GDP对应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值分别为2.5%/3.9%,并明确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目标以及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路径,以促进各部门加大攻坚力度,确保“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如期达成。

推动能源消费清洁化,明确重点部门节能降碳路径。

能源供给方面,“行动方案”明确要推进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优化油气消费结构的同时,持续增加新能源等非化石能源有效供给量并刺激实际需求,并发展灵活调节资源强化新能源消纳保障。能源消费方面,“行动方案”提出钢铁、有色、建材等工业部门要通过实施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等举措,推动能耗强度与碳排放强度同步下降。

优化调整管理机制,结合绿电&绿证&碳市场引导能耗控制。

“行动方案”提出要对节能降碳的责任考核、投资审查与环评审批、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相关能源&碳配额价格政策与市场机制等配套机制进行优化调整,其中在考核机制方面,明确要强化对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的节能降碳目标考核;在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方面,明确要进行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超出预算部分通过购买绿电&绿证抵消;在市场机制方面,明确要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推进免费与有偿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该行认为节能降碳目标、能源消费量预算控制等约束性指标落实到企业有助于推动其加快推进节能降碳,或通过绿电&绿证&碳市场等机制支付环境成本,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并助力全国整体能耗与碳排放强度下降。

清洁能源发展将持续提速,新能源&调节电源等领域有望受益。

在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指标约束下,电力部门作为节能降碳工作的重点部门,将持续推进清洁电源发展,加快大型风光基地、海上风电、分布式等新能源项目开发,运营商有望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加速装机规模扩张。新能源占比提升后电力系统对调节资源需求将释放,煤电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需求响应等灵活调节能力较强的资源有望实现加速发展。此外,燃气作为清洁能源有望受益于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份额增长,城燃&管网公司有望受益;深耕节能降碳改造领域的环保公司有望实现业务规模增长。

投资策略:

在节能降碳任务的推动下,新能源装机的高速增长趋势有望延续,电力系统对调节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具备清洁性、低成本、灵活性的优质水电有望充分受益,煤电灵活性改造、虚拟电厂等灵活调节资源发展也有望提速,燃气作为清洁能源有望受益于能源结构转型实现份额增长。

风险因素:能耗与碳排放强度控制进展不及预期;节能降碳改造需求不及预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装机增速不及预期;用气需求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