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A股市场逐渐转向基本面验证期 中期关注业绩更优的中国优势制造

借鉴历史,市场自底部反弹后会出现震荡休整,待基本面拐点确认后市场或再上新台阶。

智通财经APP获悉,海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5月2日以来行情是资金情绪推动的底部第一波反弹,近期A股量价有所回落、指数震荡休整,市场逐渐转向基本面验证期。借鉴历史,市场自底部反弹后会出现震荡休整,待基本面拐点确认后市场或再上新台阶。基本面验证后市场结构主线望浮现,中期看关注业绩更优的中国优势制造。

海通证券观点如下:

近期A股市场宽基指数走势逐渐转向震荡休整,市场投资者对于后续行情的预期有所分化。参考历史经验,在情绪修复推动的底部第一波上涨行情之后,市场或进入基本面验证的蓄势期。在当前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后续宏观经济及微观盈利得以修复,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回顾:从宽基指数看5月以来市场整体进入阶段性休整期。自24/2/5市场见底回升以来A股迎来明显上涨,截至目前(2024/5/31,下同)沪深300最大涨幅达19%、上证指数最大涨幅20%、万得全A最大涨幅25%、创业板指最大涨幅30%,可见本次24/2/5以来的上涨行情已积累一定的涨幅。从具体行情节奏看,2至4月期间上证指数、沪深300、万得全A等各大宽基指数连续三个月上涨,为A股指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月线三连阳;此后宽基指数的上涨势头放缓,市场逐渐进入震荡休整阶段,5月上证指数最大跌幅2.8%、沪深300为 3.3%、万得全A为3.7%、创业板指为5.5%。

结构上,4月以来市场赚钱效应已逐渐分化。行业层面,4月前市场普涨轮涨,4月以来地产相关权重板块补涨推升宽基指数表现。结构上看,24年2-3月期间A股市场存在较明显的赚钱效应、市场各细分行业普遍迎来上涨,其中科技成长的弹性明显更大,TMT、军工、电新、汽车等板块领涨市场。但自4月开始A股细分行业的涨跌分化开始加大、结构性行情愈发明显,尤其是430政治局会议以来地产政策加速落地,推动了近期地产相关板块行情修复,4/25-5/31期间房地产行业指数上涨16.1%领涨全市场,此外地产链涉及的相关行业如建筑材料指数上涨5.4%、银行上涨4.3%、非银上涨3.0%。由于地产链相关板块涉及面较广、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性较高,因此相关板块在A股各宽基指数中的权重也相应较大,例如上证综指中房地产、建筑、建材、银行和非银行业的合计权重28%,前述这些权重行业近期的明显上涨对宽基指数表现形成较强的支撑作用。

个股层面,4月以来市场表现主要由大市值个股支撑。从更细分的个股层面看,同样可以发现A股市场整体的赚钱效应在4-5月已经开始分化。24年2、3月所有A股个股的月涨跌幅均值为16.1%、9.1%,中位数为5.3%、2.7%,而在4、5月(截至2024/5/31,下同)时全A个股的月涨跌幅均值为-2.9%、-1.5%,中位数为-2.3%、-2.0%。与之类似的,对比全A平均股价指数和以市值加权的万得全A指数,可以发现反映A股平均赚钱效应的平均股价指数于3/20就已开始走弱,但大市值个股权重更高的万得全A指数于5/20才阶段性见顶。因此综合来看,4月以来A股宽基指数的上行动力主要源自于相对少数的大市值标的,而数量更多的中小盘个股在4月以来已经表现趋弱。

资金层面看,近期市场热度有所降温。从交易指标来看,A股周换手率于5月初开始回落,当前(截至2024/05/30,下同)周换手率(年化)为271%,已经降至本轮2月以来的上涨行情期间的最低水平;从成交情况看,全部A股五日平滑成交量同样从5月初的高点回落,当前全A五日平滑成交量为715亿股,降至本轮2月以来的上涨行情期间的最低水平。此外从增量资金角度,以陆股通滚动60天的净流入规模衡量,可以发现24年4-5月北上资金流入A股的动能已在逐渐减弱;同样,A股杠杆资金的流入态势也有所放缓,24年4-5月融资余额下降规模60亿元。综合来看,当前A股市场的交易热度正阶段性下降。

定位:2/5以来市场上涨性质是底部第一波反弹,由资金和情绪助推行情修复。如前所述自今年2月以来A股市场明显上涨,对于本轮行情的性质,2月以来该行强调,A股本轮2/5以来的行情为底部第一波反弹,背景是市场调整显著、估值较低、且有政策及资金面的积极催化。参考历史经验,市场底部后第一波上涨行情展开主要受益于政策和资金面积极因素催化带来的悲观情绪修复,复盘过去4轮上涨行情时空,此类行情往往持续2-3个月左右、指数涨幅25%-30%左右。今年2月以来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政策方面多措并举,推动A股资金风险偏好明显修复,截至2024/5/31沪深300最大涨幅达19%、上证指数最大涨幅20%、万得全A最大涨幅25%,各大宽基指数的上涨时空已经与前述的历史上涨行情接近,可见由资金和情绪回升推动的行情上涨已较充分。

就资金层面而言,本轮A股资金净流入趋势能否进一步持续,仍需时间加以验证。该行指出,本次上涨行情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来源于外资,以及私募、融资资金等活跃资金。若进一步将北上资金进行拆分,可以发现4/26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入创历史新高以来至今(截至2024/05/30)流入A股的外资主要是以灵活型外资为主,期间灵活型外资累计净流入超300亿元、稳定型外资累计净流出60亿元,而借鉴历史可以发现灵活型外资短期内的波动性较大、资金流入的趋势性较弱。此外,情绪层面来看, 5月14日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随着外围地缘政治格局出现变化,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或将受一定影响。

展望:基本面修复确认后,市场或再上新台阶。前文中该行分析目前A股资金及情绪修复动力已有所放缓,以史为鉴,在第一波由资金及情绪推动的修复行情结束后,市场或将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的休整阶段。由于目前市场自底部上涨后整体估值仍仅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上证综指自2013年以来的PE(TTM)历史分位数为55.3%、沪深300处于47.1%分位、万得全A 处于33.6%分位,因此在市场估值相对不高的背景下后续A股发生明显调整的概率或较小。从历史数据看,随着市场进入第一波上涨后的基本面验证期,历次底部第一波上涨后的休整过程上证指数平均经历46天(剔除2019年),回吐前期上涨行情一半左右的涨幅。

未来市场结束休整并进一步加速上行的动力或主要来自于政策落地和经济修复情况。430政治局会议以来供需两端地产政策加速落地,将房地产去库存重新纳入政策视野,近期一线城市相关政策已在相继出台:5月27日上海市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降低首套和二套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等;5月28日广州市优化调整地产政策,降低购房社保年限、降低首套及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并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从地产数据来看,地产优化政策的整体效果已初步显现,近一周(5/26-5/29)30大中城市日均新房成交面积为32.3万平,相较上周的28.6万平边际明显改善,但相较去年同期的同比跌幅33.0%,与前一周同比跌幅基本持平,因此市场仍需时间验证地产基本面的修复速率及可持续性。政策的持续发力支持下,我国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有望迎来确定性更强的复苏态势,24年5月PMI读数为49.5%,相较4月的50.4%下降0.9个百分点,显示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政策端持续发力。从更长时间周期的维度看,随着本轮政策托底的基本面拐点得以确认,市场有望走出休整蓄势的阶段,进入新一轮的上涨行情。

中期看我国优势制造业望成为主线。前文分析过,24年2-3月行业普遍上涨,其中成长板块弹性更大,而前期跑输的地产链和顺周期板块在近期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背后主要缘于宏观和地产政策持续出台推动相关行业开始补涨。实际上本轮行情结构演绎与历史情况类似,过去底部第一波上涨期间市场往往呈现各行业轮涨的特征,受政策利好催化的行业通常有阶段性表现。随着市场逐渐进入基本面验证期,该行认为业绩支撑的中国优势制造有望成为中长期主线。

近期公布的24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中高端制造行业的业绩增速仍显著高于整体水平,24年前4月铁路、船舶、航空设备制造的企业利润同比大增40.7%,汽车制造同比增长29.0%、计算机、通信设备为75.8%,远高于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4.3%,反映本轮经济修复进程里中高端制造的复苏更为强劲。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中国高端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强,未来有望成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曙光。从需求角度看,新兴国家需求旺盛且对中国的依赖度较高,24Q1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我国总进出口的比值从23年的46.3%上升至46.6%。从供给角度看,中国高端制造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体系完整以及工程师红利,更重要的是,我国制造业已经从中低端制造逐步迈向高端制造,相关产业和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因此,在供给和需求双重优势支撑下,我国优势制造前景广阔。

风险提示:稳增长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