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放量闪崩74%”表现,新焦点(00360)显然是当前港股市场“新焦点”。
6月3日,常年默默无闻的新焦点突然尾盘大幅跳水,盘中跌近85%,低见0.019港元,创下上市新低。截止收盘时分,其股价依然没有挽回颓势,大跌74.40%,报于0.032港元。
隔日,6月4日,新焦点又上演了一番跌宕起伏的走势:早盘时分该股以12.5%的跌幅低开,随后股价迅速翻红拉升至当日高点0.037港元,涨幅超15%,谁曾想“胜利果实”并未保持多久,不久后该股价又快速向下俯冲,跌超12%,截至收盘其股价下跌9.38%至0.029港元,总市值为4.99亿港元。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事实上,作为股价不过1港元的“细价股”,新焦点容易被庄家盯上成为庄股进而导致股价坐上“过山车”无疑是常有的事。最近的一次便发生在2023年10月16日,当日其股价录得惊人的57%涨幅,翌日其股价又大跌22%。
然而,比起投资者熟悉的“过山车”剧情,此次不同寻常的是——新焦点股价大跌背后,机构还上演了一番精彩的“救赎”戏码。
6月4日,新焦点成交量5.85亿股,成交额为1813万港元,比起此前惨淡的“0”成交量,今日过亿的成交量意味着其股价并不是“有价无市”。
另外,据腾讯自选股数据显示,今日该股价总净流入为81.7万,其中散户净流入295.1万港元,主力净流入-213.4万港元,显然也意义着,新焦点暴跌的背后还是有人在积极“抢救”的。
根据新焦点经纪商持股比例可知,6月3日,新焦点尾盘大跌之际,华富建业净买入6.4万股,持股量达到11.569亿股,持股比例高达6.71%;名汇净买入18万股,持股量则达到18.8万股。
作为新焦点股价暴跌之际的买入者,华富建业、名汇的举动显然不亚于“白马骑士”之举。
奈何蚍蜉终究撼动不了大树,扶了但没有扶起来。
(行情来源:富途)
这是为啥呢?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新焦点暴跌之所以没被“扶起来”,是因为筹码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上。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新焦点的五大主要股东分别为Qingdao Guorui New Fox Investment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CDH Fast One Limited、Hong Kong Prosper Way Investment Ltd、Wei Law(罗蔚)、维景基金顾问,持股占比分别为60.692%、9.379%、8.931%、7.371%、0.146%。其中,罗蔚于今年1月27日减持5988万股,目前持股比例为6.96%,持股数目为12亿股份。
不难看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Qingdao Guorui New Fox Investment Center (Limited Partnership)持股比例高达60.692%,作为一只“小市值股”,新焦点显然是处于一个股权高度集中的状态。
一般来说,股权高度集中则会导致市场上用于流通的股份非常少,意味着,这时候只要有投资者抛售少量的持股就会引发股价出现剧烈波动。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新焦点常年亏损的基本面无疑也是拖累股价上行的一大诱因。
据了解,新焦点主要身处汽车经销商赛道,主营业务为汽车经销和售后服务,包括销售汽车、提供售后服务、分销汽车保险产品和金融产品,以及汽车电子、电源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已拥有34家汽车经销网点、9家批发服务网点和2家制造业工厂。
自2022年年底以来,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在诸多车企降价冲销量的市场环境中,严控成本的压力也随之传导到了整个汽车产业链。从多家汽车经销商上市公司的财报来看,销量的上升并未带来营收规模的扩大,无论新车还是二手车的毛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资金紧张问题亦进一步加剧。
这一外因带来的不利影响,显然也传导到了新焦点的基本面上。
近五年来,公司始终未能走出亏损泥潭。业绩公告显示,2023年公司收入约5.55亿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6.13%;股东应占亏损8732万元,同比扩大80.03%;每股亏损0.51分。公司方面称,亏损增加主要源于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有所增加。
细分业务来看,公司制造及贸易业务综合收入约为4.12亿元,同比下降约8.51%,主要由于制造业外贸客户受到中美关税政策的影响,导致出口销售收入下滑;汽车经销及服务业务综合收入约为1.43亿元,同比上升约1.45%,主要由于公司的部分汽车经销及服务门店在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结束后收入有所上升。
可以看到,偏小的业务规模与常年亏损的状况亦是新焦点股价上涨的最大掣肘。
综合上述,不难发现,新焦点此次暴跌并未被华富建业、名汇“扶起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新焦点作为庄股特质明显股的小市值股,身兼股权高度集中、成交长期清淡、股价过山车、市值较小、公司长期亏损等弊病,救或不救,亦只是一场庄家的游戏,恐需审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