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5月份销量:大格局稳定,小米持续上量

超百亿“以旧换新”汽车补贴,促进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消费量,中央地方齐发力,汽车行业将迎来消费狂欢?

超百亿“以旧换新”汽车补贴,促进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消费量,中央地方齐发力,汽车行业将迎来消费狂欢?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的通知》,下达各省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年度资金总额达112亿元,包括中央64.4亿元及地方47.6亿元。此外,“通知”绩效指标要求全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达到378万辆。

百亿补贴什么概念呢?如果按平均一辆车补贴5000元,112亿资金可以促进高达224万辆的销量,若按补贴区间平均一辆车15万元单价计算,将带来3360亿元的市场蛋糕。不过按总量比算,促进量不到行业一个月的销量,其中龙头比亚迪(01211)一个月就卖出超30万辆,这点蛋糕似乎不太够看。

近日各大车企纷纷公布今年5月份销量,均保持了销量增长趋势,尤其是新能源品牌,成长速度明显加快,但行业也继续分化,淘汰赛来到了下半场。

“一超多强”稳定,尾部市场生变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比亚迪继续保持销冠,5月销量33.18万辆,同比增长38.3%,在品牌销量位居榜首,碾压曾经的老大哥上汽系合资品牌,前五个月销量127.13万辆,同比增长26.8%,超年增长20%的预期目标。同时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处于断崖式领先,位居第二的上汽新能源5月销量为8.1万辆,差距3.01倍。

不过从销量增长上看,各大新能源品牌都表现不错,5月份,蔚来销量20544辆,同比增长233.8%,重新站上2万辆大关,而理想35020辆,同比增长23.8%,保持新势力领先地位,零跑18650辆,同比增长194.3%,保持在新势力榜三。此外小鹏销量10146辆,同比增长35%,哪吒10113辆,同比下降22.4%,勉强进入万辆俱乐部。

小米汽车作为新晋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今年3月底上市即交付,交付及爆单,24小时锁单近9万辆,吸引了投资者极大关注,5月是第二个交付月,交付新车8630辆,环比增长22.3%,产能仍在缓慢爬坡,雷军称力争6月交付破万辆,全年冲刺12万辆。此外,部分品牌销量掉队,比如阿维塔及东风岚图,销量均不足0.5万辆。

图片2.png

年初的时候,各大车企都制定了2024年的销量目标,然以目前情况看,部分品牌或无法达成目标值。以前五个月达成率算,比亚迪28.22%,广汽埃安24%,蔚来28.8%,理想17.7%,小鹏14.8%、零跑33.3%及阿维塔24.3%等,理想和小鹏达成率较低,想要完成目标较为困难,理想两度调低目标销量,从80万调低至48万辆,而小鹏定的目标值过大,完成一半都有点悬。

从行业格局看,汽车行业大格局依旧是一超多强,但尾部市场格局生变。比亚迪为超级王者,目前没有哪一家车企可以撼动其领导地位,以上汽、吉利、广汽及长安为首的传统车企,凭借着雄厚的资源优势力争上游,在销量上保持你追我赶的态势,造车新势力蚕食尾部市场,小米入局后,竞争将更为激烈,掉队品牌大概率将被市场淘汰。

比亚迪带头抗合资,行业渗透率加速提升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单纯是行业内的竞争,还有通过自研及产品力碾压,抢夺行业外油车用户,获得替代市场,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了30%,4月份渗透率达到36%,部分一线城市渗透率超过50%。

作为新能源品牌的带头大哥,比亚迪扛起对抗合资油车的大旗,今年5月发布基于第五代DM技术采用了新一代插混整车平台,实现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而且定价在9.98-13.98万元,完全不给合资油车活路。

传统车企也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普遍都超过了20%,其中吉利达到32.2%。上汽作为曾经的龙头,大力发展自主新能源品牌,在月销量中自主品牌突破了60%,这主要得益于旗下新能源车的高速发展,而合资品牌包括大众及通用都受到了新能源冲击,尤其是通用合资车,销量大幅下滑。

另外,小米入局正在改变行业智能生态和营销生态,从传统广告营销手段逐步过渡到打造超级个人IP的粉丝经济。被称之为雷军行为学研究院院长周鸿祎开启了汽车网红的先河,各大车企老总也通过直播以及试驾方式跟粉丝用户互动,包括以长城魏建军及哪吒张勇为代表,频繁开启直播,通过直播以及试驾方式跟粉丝用户互动,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改进产品及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智能生态从粉丝效应溢出,形成了华为鸿蒙系阵营和小米新势力联盟阵营,在巨大流量的冲刷下,无论是哪个阵营,都在潜移默化的转变消费者观念。叠加在超级个人IP加持下,购车需求从三大件逐步形成拼智能化、内饰豪华以及乘坐舒适度等,都将加速新能车对油车的替代。

多维度提升竞争力,龙头仍最受市场青睐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度发展,纵使核心配置趋于同质化,自研水平差距也逐步缩窄,各大车企依旧坚持自研路线,试图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以及降本增效上超越同行,获得产品的定价权。比如比亚迪推出的第五代混动技术,小鹏也在不断推进城市自动驾驶的开城数量,并推出极具价格竞争力MONA品牌等。

智能化产业链较为成熟,目前的智能座舱、电子设备、线性底盘,以及智能驾驶都可以外部采购,均可做到AI大模型下的操控体验,其中智能驾驶普遍都能达到L3+级别,比如鸿蒙系、小鹏及蔚来等产品,产品力出现同质化趋势。车企要获得竞争优势,需要从多个维度提升品牌力。

从市场维度,多数车企试图通过全球化,一方面扩大在国际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分散国内市场的竞争风险,传统车企中,吉利、长城以及上汽均在大力推进品牌出口,而造车新势力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比如小鹏汽车,在欧洲部分国家市场市占率领先,今年5月宣布正式进入澳大利亚及法国市场。

从生态维度,一是互联生态,小米汽车爆单让车企了解到生态的力量,人车家生态打造的闭环模式将是未来车企追逐的业态之一;二是产业链生态,比如蔚来打造的补能体系,开放并于给予更多的品牌补能便利,这无疑打造了坚固的品牌护城河,换电联盟电池接口统一将形成巨大的市场蛋糕。

从其他维度,比如站队阵营,通过站队能够分享到强势品牌的订单溢出效应,不过站队阵营大部分都是新势力以及销量小众的品牌。然而行业淘汰赛来到下半场,即便有百亿补贴,销量低迷的品牌大概率还是要被淘汰掉,市场出清才能让更具有品牌力的车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届时行业格局将趋于稳定。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高增,渗透率继续提升,“一超多强”大的格局未变,尾部市场格局有所变化,小众品牌下半年将加速出清。而比亚迪作为超级强者,近期股价表现强势,主要为基本面驱动,包括技术突破,第五代混动技术获得市场认可,销量也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中长期有望持续得到资金青睐。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