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全球航空供应链格局革新 国内企业出海正当时

国内航空配套企业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需求恢复和格局重塑背景下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1年以来随着海外疫情影响减弱,民航需求恢复带动民航客机订单和交付明显增长。由于上游成本上涨、劳动力紧缺、地缘政治等影响,全球航空供应链迎来革新。中金认为,国内航空配套企业成本和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需求恢复和格局重塑背景下有望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中金公司主要观点如下:

疫情后全球航空业回暖,海外市场高景气。2020年全球疫情导致商用航空需求触底;2021年以来随着全球疫情缓解,航空客运量逐渐恢复,商用航空订单量快速增长。2023年空客/波音整机毛订单量分别为2319/1456架,YoY+101.3%/394.0%。参考波音和空客预测,中金测算:2023~2042年全球商用航空市场新机交付量可达4.1~4.3万架,市场空间达5.6~6.9万亿美元,新交付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空间达1.2~1.5万亿美元。中金认为,商用航空有望持续高景气,从而带动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增长。

全球航空供应链格局革新,国内企业迎来发展机遇。1)海外商用航空/航发主机厂采用分层级紧密配套的国际化供应链体系,如空客80%以上的生产由外部采购完成,供应体系涵盖90多个国家约19000家供应商。2)受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劳动力紧缺、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航空配套环节供应格局迎来革新。国内航空配套企业具有低成本、供应链稳定等优势,有望迎来长期发展机遇。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航空航天整机及零件出口规模2021年以来快速增长,2021/2022/2023年分别同比增长26.45%/77.15%/37.52%至31.07/55.04/75.70亿美元。

中上游环节国内企业份额有望提升,整机出海打开更大市场空间。中金认为:1)国内企业在钛合金、高温合金、锻件、叶片、结构件/零部件领域已发展较为成熟,部分厂商依靠技术、资质积累已形成一定出海规模,有望抓住本轮机遇持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2)根据波音和空客预测,全球2023~2042年商用航空市场空间达5.6-6.9亿美元,波音和空客占据主要份额。随着国产C919逐渐成熟,我国有望由配套出海走向整机出海从而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风险

1)海外市场需求不持续的风险;2)国内厂商份额提升不及预期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