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3D 视觉可应用于 AR/VR 、机器人等下游 迎千亿蓝海

作者: 智通财经 刘璇 2024-06-07 15:10:56
参考 Yole 的统计预测数据,全球 3D 视觉感知的市场空间将从 2022 年的 82 亿美元增长至2028 年的 172 亿美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方证券发布研报认为,3D 视觉采集深度信息,在 AR/VR、机器人等下游应用空间广阔。相关产业技术多元化,结构光和 ToF 方案主导市场。在结构光和 ToF 两类方案中价值量较高的组件是 VCSEL 红外光发射器和一系列光学元件,产业分工高度明确,专业化程度高,技术门槛较高,现在行业内各厂商偏向于竞合关系。随着 3D 视觉传感器在消费电子、生物识别、AR/VR、机器人、汽车等已有和潜在领域的不断渗透,未来几年该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3D 视觉采集深度信息,在 AR/VR、机器人等下游应用空间广阔。2D 平面视觉无法识别物理世界的三维信息,因此难以实现精准识别、追踪等功能。3D 视觉感知是一种深度感应技术,能通过相应传感器来采集视野内空间每个点位的三维坐标,再通过算法复原智能获取三维立体成像,在消费电子、生物识别、AIoT 等领域均能发挥作用。并且 3D 视觉传感器已开始装载于 AR/VR 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终端,2024 年一季度苹果新发售的 MR 头显穿戴设备 Apple Vision Pro 就使用了深度传感器——激光雷达和结构光方案的 3D 深度相机 TrueDepth。参考 Yole 的统计预测数据,全球 3D 视觉感知的市场空间将从 2022 年的 82 亿美元增长至2028 年的 172 亿美元。

3D 视觉技术多元化,结构光和 ToF 方案主导市场。3D 视觉感知中最关键的深度信息依赖于光学测距,按技术原理划分为结构光、飞行时间(ToF,iToF 和dToF),单目立体视觉、双目立体视觉和多目立体视觉。目前主要的 3D 视觉感知方案是结构光、ToF 和双目立体视觉。双目立体视觉、结构光、ToF 在适用工作距离、工艺难度与成本、分辨率和测量精度等属性方面区别较大,可应用的领域也有所不同。双目立体视觉精度较低,在室外机器人等范畴有所应用;结构光在 2 米以内的近距离测量分辨率和精度都很高,因此普遍用在刷脸支付、刷脸门锁、安防监控、手机前置等功能;iToF 在 3-5 米距离范围的测量精度高、分辨率尚可,常用于 VR/AR、手机前置和后置镜头;dToF 在远距离的测量精度高,可用于手机后置和平板后置,较高的工艺难度和成本也限制了 dToF 应用的进一步扩大。

光源和光学元件价值丰富,3D 视觉行业合作与竞争并存。

在结构光和 ToF 两类方案中价值量较高的组件是 VCSEL 红外光发射器和一系列光学元件,包括衍射光学元件(DOE)、扩散(Diffuser)、晶圆级(WLO)光学透镜、红外窄带滤光片。VCSEL 的产业分工高度明确,专业化程度高,技术门槛较高。DOE 是结构光方案的重中之重,国内仅有少数厂商能够量产;ToF 的光学元件采用 Diffuser,设计制作难度比结构光发射模组中的 DOE 要低很多,所以全球生产企业较 DOE多,主要有 Viavi、Finisar、Himax、舜宇光学。晶圆级光学透镜的 WLO 技术主要掌握在 Heptagon(被 AMS 收购)、Himax、VisEra 采钰等厂商手中。红外窄带滤光片阻止偏离 940nm 波段的光信号进入 CIS,相比 RGB 吸收型滤光片,技术难度和产品价格更高,主要供应商为 VIAVI 和水晶光电。3D 视觉感知属于新兴行业,在消费电子、AR/VR、机器人、汽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正在快速发展,现在行业内各厂商偏向于竞合关系,既存在部分竞争也有潜在的合作可能。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随着 3D 视觉传感器在消费电子、生物识别、AR/VR、机器人、汽车等已有和潜在领域的不断渗透,未来几年该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建议关注:3D 视觉传感器模组供应商奥比中光-UW(688322,未评级)、舜宇光学科技(02382,买入)、丘钛科技(01478,未评级);3D 视觉传感器上游价值量较高的 VCSEL 红外光发射器环节相关企业,长光华芯(688048,未评级)、炬光科技(688167,未评级)、杰普特(688025,未评级);上游关键的光学元件企业蓝特光学(688127,买入)、水晶光电(002273,买入);上游 CIS 图像传感器企业韦尔股份(603501,买入)、思特威-W(688213,增持)。

风险提示

下游 AR/VR 设备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