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哪些机构在推动银行股涨跌?

被动基金是今年推动银行上涨的重要力量:银行股受益于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的快增。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被动基金是今年推动银行上涨的重要力量:银行股受益于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的快增。保险和银行理财的资金是银行股的基本盘:近年来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的资金规模整体持续提升,该类资金都面临“资产荒”,高股息的银行股对该类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北向资金短期推动银行股的涨跌:相关系数为66.2%(月度)同时风格切换也较快。主动基金在趋势确定时才会明显加仓板块;个股选择优质公司,带来个股趋势性机会。未来分析银行股的走势,仍要关注各类资金的动向。

中泰证券观点如下:

被动基金:今年推动银行上涨的重要力量。

1)近年来以ETF基金为代表的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快速扩张。2020、2021、2022、2023年和2024年1-5月增加规模分别为3580.2/3073.8/1980.1/4386.4/3939.3亿元。今年ETF前五个月增幅是去年全年增量的90%。2)银行股受益于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的快增。沪深300是ETF基金最大的追踪指数,占比(23.4%)和增幅(每年接近1000亿);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持有银行股的比重分别为13.38%/16.36%/2.81%/1.06%;沪深300中,银行板块的权重最大,主要包含国股行和规模较大的城商行。3)ETF资金的流入与银行股走势之间存在35.1%相关性(月度数据),未来ETF基金对银行的影响有望进一步提高。

保险和银行理财的资金:银行股的基本盘。

1)近年来保险资金和银行理财的资金规模整体提升: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月同比增速为10.7%;截止2023年末,保险公司资产运用余额为27.7万亿元,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6.8万亿元。随着存款利率的实际下调,保险和理财资金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2)保险和银行理财权益投资占总资产比例都已经下降到了较低水平,都面临一定的“资产荒”,而且对于保险资金来说,新会计准则运用之后保险资金为了平滑股票价格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更倾向于投资高股息权益资产并计入FVOCI,高股息的银行股对该类资金具有较强吸引力。2023年末保险和理财权益类资产占比分别为12%和2.9%,均降至较低水平,银行板块分红率高而稳定,估值较低,拥有较高股息率(2023年为4.76%),因此很适合作为险资的投资标的。3)从监管层面来看,近年来陆续出台了鼓励险资、理财提高权益市场投资的多项举措。

北向资金:短期推动银行股的涨跌。

1)北向资金与银行股涨跌的存在更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66.2%(月度)。2)北向资金的风格切换也较快。2022年流入方向就切换到了大行和区域性银行;整体上看,从2020年开始到现在,优质股份行和大行获得了比较多的资金流入,招商/工商/农业/兴业/宁波银行为流入最多的银行,分别流入172.3/71.1/61.9/58.6/58.1亿元。

主动基金:趋势确定时才会明显加仓板块;个股选择优质公司,带来个股趋势性机会。

1)主动基金在趋势确定时才会明显加仓板块:主动基金的流入流出银行股的涨跌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51.3%,季度数据)。主动基金呈现出一定的“追涨杀跌”行为,在板块行情较为确定(连续两个季度上涨)的情况下流入规模会比较大。2)个股选择优质公司,带来个股趋势性机会。2020和2021年主要加银行股的核心资产,2022年换为优质城商行,2023年切换到大行,1Q24继续增持大行和区域性银行和招行。

投资建议:银行股具有稳健和防御性、同时兼具高股息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投资属性;投资面角度对银行股行情有强支撑,同时银行基本面稳健。该行表示,优质城农商行的基本面确定性大,选择估值便宜的城农商行。二是经济弱复苏、化债受益,高股息率品种,选择大型银行。三是如果经济复苏预期较强,选择银行中的核心资产。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超预期,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