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概念追踪 | 大基金三期叠加出口数据支持 芯片股领涨 “科特估”行情来了?(附概念股)

东吴证券认为,大基金三期预计将带动半导体行业增长,伴随本土替代的持续推进,国内相关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商有望长期受益。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底至今,科技行情迎来反弹,市场重燃对科技行情持续性的关注。假期中有关与“科特估”的舆情再度发酵,端午节后开盘第一天,以半导体为首的科技方向大涨,截至收盘,港股芯片股指数收涨1.83%。东吴证券认为,大基金三期预计将带动半导体行业增长,伴随本土替代的持续推进,国内相关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厂商有望长期受益。相关概念股:华虹半导体(01347)、中芯国际(00981)、上海复旦(01385)。

其实早在3月10日,方正证券曹柳龙团队便发布标题为《科特估:新质生产力,突围》的报告,报告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继“中特估”之后,“科特估”同中特估一样,均系“安全”资产。其中也给予了“科特估”的定义,其报告指出,科特估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包括了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和先进智造。而外部环境的不友好,导致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估值普遍偏低,中国科技制造业包括高端自造和先进智造在内亟待“科特估”。

值得注意的是,半导体板块近期频频异动,背后有国家大基金三期的助力发酵。据了解,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440亿元,成为中国芯片领域史上最大规模基金项目。前两期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设备、材料领域;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安证券表示,与大基金一、二期相比,大基金三期可能将继续加大与制造环节相匹配的上游关键设备材料零部件的投资,尤其是先进制程、先进封装相关环节,同时可能更加关注 AI 芯片、HBM 等前沿先进,但国内目前相对薄弱的领域。

半导体板块爆发背后,也有中国集成电路出口的数据支持。中国海关总署6月7日公布了5月进出口数据。重点商品中,集成电路5月出口金额同比增幅高达28.47%,增幅位列第二,仅次于船舶(57.13%)。1-5月,集成电路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2%,超越同期汽车20.1%的同比增幅。

与我国数据一同上升的,还有韩国芯片出口数据:5月韩国芯片出口金额达113.8亿美元,同比增长54.5%,连续7个月保持增长。

在这背后,主要靠的便是人工智能对HBM等芯片需求增长,带动半导体出口额上升。

周期底部,半导体复苏迹象愈加明显。近日,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对今年的半导体市场预测进行了上调,预计增长率将达到16%,这一数字较去年秋季发布的预测提高了3个百分点。这一积极的修正主要反映了过去两个季度半导体市场的强劲表现,特别是在计算终端市场方面。据WSTS预测,到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8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

据国联证券6月1日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半导体销售额在全球占比水平在30%左右震荡,随着销售额逐渐提升,占比也有缓慢抬升的趋势,截至3月占比达到30.8%。且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额整体趋势向上,分析师指出,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下游覆盖方向逐渐丰富,我国集成电路出口/进口比重有望继续提升,进而带动国内代工企业营收份额逐渐扩大。

民生证券称,大基金三期规模超一期、二期之和,助力实现半导体产业跨越式发展,而AI发展驱动上游市场需求增长,半导体迎来复苏周期。全球智能手机及个人PC出货量2024Q1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半导体逐步迎来周期性回暖,WSTS将全球半导体市场预测从2023年秋季发布的13%上调至16%。

相关概念股:

华虹半导体(01347):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设计厂商,在主要产品功率半导体及MCU产品方面,主要客户包括新洁能(IGBT及超级结)、斯达半导(IGBT)、艾为电子(MCU);射频器件主要客户为国内龙头设计商卓胜微;CIS主要客户涵盖格科微及豪威科技(韦尔股份)。

中芯国际(00981):公司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0.35微米到14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上海复旦(01385):作为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中产品线较广的企业,公司的业务囊括了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四大类产品线。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