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香港成功依靠高度国际化 聚焦本地会失去国际性

香港成功依靠高度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是国际化和开放予全世界,但不会忘记帮助和扶持香港公司。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3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互动交流答问会上表示,香港成功依靠高度国际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是国际化和开放予全世界,但不会忘记帮助和扶持香港公司,若只聚焦培育本地产业,就失去国际性。

立法会议员洪雯表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离地”,因绝大多数国际金融业务只是以香港为平台,与本地没有太大关联。

洪雯举例指出,2018年香港交易所修改《上市规则》,新增18A章,允许未有收入或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在主板上市,后来近60家生物科技公司通过18A章成功上市,香港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而这些公司,主营业务与香港有关联的仅有两三家。

香港成为全球生物科技融资中心,但本地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并没有真正受益。洪雯指出,香港政府会否在服务国际需求时,增加本地的维度,用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来服务本地、推动本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李家超回应称,全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都有不同角色,但一定要让资金自由流通,否则只是属于地方金融中心,这并非香港的定位。他同意要帮助本地的不同企业,但若聚焦培育本地,就会失去国际性。

洪雯在会后则指出李家超未有真正回答到问题,她认为,问题在于虽然大部分国际金融业务都以香港为平台,但实际上企业并没有真正在香港扎根,对本地经济并没有太大的贡献和关联。洪雯建议香港政府,考虑进一步放宽上市规则,要求有关上市企业需要在香港进行研发或开展新业务,促使这些企业在香港扎根,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于本地产业发展。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