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把握欧洲海风增长红利 关注国产出口

欧洲本土产能供应不足,国产厂商有望在欧洲海风市场起量时提升订单量。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泰证券发布研报称,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增长潜力强劲,尽管短期内成本上升,但中长期看,预计24-30年欧洲海风新增装机的复合增速有望超过30%。欧洲本土产能供应不足,国产厂商有望在欧洲海风市场起量时提升订单量。首推塔桩龙头厂商、其次海缆厂商。

华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欧洲海上风电增长潜力强劲,关注国产出口机会

2023年,欧洲风电市场增速放缓,陆上装机量同比下降11.04%,而海上装机量同比增长46.15%。德国是新增装机量最大的国家,挪威和英国在海上风电方面领先。欧洲议会通过可再生能源指令REDⅢ,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42.5%,并简化审批流程,海上风电装机目标提升至2030年的111GW和2050年的317GW。尽管短期受利率和材料成本上升影响欧洲风电项目成本增加,但随着政策支持和成本下降,中长期24-30年看欧洲海风新增装机复合增速有望超过30%。欧洲本土产能扩张有限且国产性价比高,当前重点关注海缆、塔桩等国产厂商出口欧洲机会。

欧洲海风塔桩产能将面临紧缺,国产头部厂商出海领先

根据Rystad Energy数据,即使钢材供应充足且本土厂商满产,欧洲海风单桩及塔筒在2027/2028年仍将供不应求,非满产情况下紧缺可能提前。欧洲塔桩市场新入者众多,目前Sif和EEW市场份额超70%,但新入者如大金重工以36万吨产能超越欧洲本土厂商规划,成为欧洲市场除Sif外最大产能厂商。

陆/海缆本土厂商订单饱满,国产厂商有望享受溢出订单

欧洲海缆需求因海风项目需求和远海化发展而快速增长。根据Rystad Energy数据,到2030年,陆/海阵列缆和海上送出缆需求有望增长至2022年的1.45倍、6.78倍和14.29倍,由于海风项目远海化,送出缆需求增长显着。欧洲主要海缆供应商如Prysmian、NKT和Nexans均有扩产计划,但供给增速较需求增速仍有不足,国产厂商有望享受部分溢出订单。国内头部三家海缆厂商已开始承接欧洲项目,由于海缆质量对海上风场至关重要,预计未来出海欧洲仍为头部厂商占优。

风机性价比高但出口受限,零部件跟随外资厂率先出海

风机制造为欧洲传统强项,整机市场由Vestas、Siemens Gamesa、GE和Nordex等厂商主导,其中除GE以外均为欧洲本土风电厂商。尽管中国风机价格具有较高性价比,但出口欧洲面临贸易保护政策、技术标准国际化和绿色贸易壁垒等挑战。头部厂商在欧洲市场布局较早,出口进度领先。从零部件看,国内风电铸锻件等零部件已实现规模化出口,且头部产商与国际整机厂均有长期合作关系,随着欧洲风电市场的增长,国产零部件订单有望进一步增长。

风险提示:欧洲海上风电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欧洲海风成本超预期增长导致需求减少、提及的产业链公司不代表对公司研究覆盖或投资推荐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