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作者: 智通编选 2024-06-14 14:59:13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表示,目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尚处于发轫阶段,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城市的“点”上,还未在全国“面”上蓬勃开展。并且存在融资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通知》,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更全面的赋能企业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原文如下: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6月14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为: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为做好《通知》的宣传解读,提升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知晓度与参与度,推动质量品牌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融资增信的“有形资产”,将部分试点地区的“点上出彩”有效推广为“面上开花”,我们邀请到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先生介绍相关情况。同时,我们还邀请到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女士、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先生、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二级巡视员李晓文女士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香港凤凰卫视等20余家新闻媒体代表。

下面,请世宏先生向大家发布相关情况。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例行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市场监管总局向大家对质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对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关注表示衷心感谢。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今天,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通知》出台的背景、内容,并就推动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任务要求与大家进行交流。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和金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要求和部署,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让“质量+金融”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企业的资金、融资需求不断增长。为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助力实体经济发展,赋能质量强国建设。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开展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本《通知》。

《通知》遵循质量和金融领域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突出质量要素的作用,按照“信息采集、信用评估、贷款服务、贷后管理”的质量融资增信实施全流程进行部署。《通知》包括4部分9条。第一部分明确了质量融资增信的内涵,指出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第二部分明确了质量融资增信的要素范围,提出了规范要素内容的要求。第三部分从推动信息共享、建立评价体系、优化办理服务、强化风险管理四个方面部署了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重点任务。第四部分明确了相关保障措施。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下面,我和有关部门的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一下所在媒体名称。

人民日报记者:

质量融资增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质量融资增信?开展这项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

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企业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旨在为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地方实践中,也称为“质量贷”或“质量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概括言之,就是“以质为信,推动将企业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的硬实惠”,这项工作瞄准广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当前在融资增信上的关注点,抓住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结合点,找准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增信渠道的突破点,是质量和金融协同联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从融资增信供给侧看,帮助金融机构破解了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这项工作的核心就是推动质量信息的互通共享和分析评价。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便于金融机构动态、全面掌握企业的质量信息,帮助金融机构为企业精准“质量画像”,降低融资风险。同时,促进金融机构建立质量要素综合评价体系,深入挖掘和分析质量要素数据,依托质量要素评价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引导信贷资源更多优化配置到优质企业上来。

——从融资增信需求侧看,加大了对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这项工作创新了融资增信的新模式,帮助广大企业尤其是优质中小微企业,突破原有的传统贷款方式,开辟了通过质量要素融资增信的新路径,提高了优质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通过突出质量融资增信要素的关键作用,以质量促进融资,以融资支持企业持续加大质量保障和质量提升的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从融资增信的供给和需求的适配看,充分发挥了质量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市场监管总局、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共同携手推进这项创新工作,推动质量工作与金融工作的协同配合,互相促进,让质量要素信息架起连接广大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的桥梁,让优质企业找得到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对接得到优质企业,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满意度。

目前,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尚处于发轫阶段,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份和一些城市的“点”上,还未在全国“面”上蓬勃开展。并且存在融资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数量不多等问题。因此,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通知》,通过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引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更全面的赋能企业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质量报记者:

文件中提到了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请问质量融资增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应用并发挥作用?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

刚才田局长向大家阐明了质量融资增信的核心要义。在这里我再与大家分享一些质量融资增信要素的内容和应用场景。首先,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是我们文件的创新之处,也是贯通整个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关键所在,决定了质量融资增信的成效。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和质量创新。

具体来说,质量信用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信誉评价、信用信息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情况,是企业经营稳定性的体现;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首席质量官的设立以及获得的政府质量奖等,是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体现;质量品牌主要包括品牌的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体现;质量基础主要包括企业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和资质,是企业基础实力的体现;最后,质量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攻关成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是企业未来发展潜能的体现。

《通知》对如何运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作出了系统部署:

一是明确信息内容。确定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时,一方面要考虑为各地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各地工作基础存在差异,需结合地方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融资需求细化具体质量要素指标,确定本区域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清单和信息事项,规范信息格式和需要采集信息的内容,并给出信息释义。

二是推动信息共享。各地要对照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范围,在依法依规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质量要素信息共享通道和相应工作机制,把企业名单和质量融资增信关键信息共享给相关的金融机构,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精准度,推动解决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是建立评价体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鼓励金融机构深入挖掘和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将其纳入对企业信贷评估和风险管理模型中,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质量融资增信评价能力。对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的运用,相关内容可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作进一步说明。

经济参考报记者: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支持企业融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采取哪些举措,提升金融机构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的积极性,支持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副司长车士义:

开展质量融资增信,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质量强国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有利于促进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支持金融机构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包括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内的各类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4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过66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3.3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前4个月增加2万亿元。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细化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围绕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和金融机构业务实际,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部门协同、效果评估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工作闭环,提升工作实效。

一是政策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落实落细《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相关要求,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和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优化信贷评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创新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考虑到大部分企业是民营和小微企业,我们将继续推动落实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加大对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

二是工具方面。在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长期性工具基础上,人民银行还创设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科技创新再贷款等阶段性工具,为银行机构发放相关贷款给予低成本资金支持,近期,人民银行新设立了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专门用于支持科技型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质量效益型企业贷款也可以享受政策支持。

三是部门协同方面。支持企业融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金融管理、行业主管、财政等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质量融资增信就是一种积极探索,通过共享市场监管部门掌握的企业质量信息、探索将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范围、提供贷款贴息等,有利于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实现银企“双赢”。

四是效果评估方面。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对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效果进行评估,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人民银行各分行、各金融机构加强政策宣传、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为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凤凰卫视记者:

质量融资增信对于银行机构而言也是一项比较新的工作,请问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银行机构应当怎样运用质量要素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二级巡视员李晓文:

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能够引导银行机构充分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的价值,将反映企业质量水平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获得融资授信的有形资产。具体来看,银行机构开展业务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建立评价体系。银行机构要深入挖掘和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建立健全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将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纳入信贷评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合理分析评价企业质量水平、品牌价值和创新发展能力。要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通过数据积累、信息交叉验证、线上线下交互等方式,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模型。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银行机构要根据市场监管等部门提供的企业名单和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积极对接企业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金融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经营优势,探索质量融资增信业务发展模式,强化业务全流程管理。

三是完善产品服务。银行机构要依托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为企业量身定制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授信额度、利率、融资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体现差异化安排,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和服务便利程度,支持企业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

四是加强风险防控。银行机构要建立健全质量融资增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要落实好还款来源,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加强贷后管理,动态跟踪企业经营状况、风险水平和质量融资增信信息变化,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做好信贷资金用途管理和真实性查验,防止资金淤积、空转或挪用。要加强与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部门的联动协同和信息共享,确保质量融资增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新华社记者:

请问下一步将如何保障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有序展开,未来的工作安排是什么?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

为了保障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涓滴效应,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推进。市场监管总局将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继续加强联动协调,强化政策配合和信息共享,动员和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质量融资增信工作体系,明确工作任务,不断提升质量融资增信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切实做到政策制度的有效落地。

二是强化标准规范。我们将不断梳理总结质量融资增信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和实施路径,分析影响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数据信息获取、流转、使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市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等各主体环节衔接畅通的模式和机制。将先进经验做法总结制定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融资增信服务标准,作为政策实施的技术支撑,规范质量融资增信要素内容和业务流程,提高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成效。

三是做好宣传引导。质量融资增信作为一项创新举措,我们将多渠道、全方位做好新闻报道、专家解读等宣传推广工作,不断提升这项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动员企业积极参与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养,提高金融机构开展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深化政策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各地将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纳入政府性融资担保范围。推动设立针对质量融资增信业务的专项担保基金,鼓励对质量融资增信贷款实施贴息,对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提供“硬支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促进股权、基金、债券等金融政策工具组合发力,推动“质量贷”向“质量融”转变。

《通知》发布后,我们将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推动文件的落地、落实、落细,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推动构建金融赋能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金融强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想了解其他问题,请会后与新闻宣传司联系。会议到此结束。谢谢!

本文编选自微信公众号“市说新语”,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