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海风进入招标季 板块估值进一步提升主要看出口、深远海政策

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回顾近期风电行情,板块上涨乏力,海缆、塔筒、主机环节相对抗跌,后续海风板块下跌风险较小,当前上涨乏力核心原因是看不到25年业绩确定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回顾近期风电行情,板块上涨乏力,海缆、塔筒、主机环节相对抗跌,后续海风板块下跌风险较小,当前上涨乏力核心原因是看不到25年业绩确定性。从2025年业绩确定性角度来说,该行认为以下事件影响较为重要:(1)江苏、广东问题进展;(2)2025年并网海风项目设备招标(海缆、塔筒等)。此外,根据海外装机推算,2024年下半年-2025年,国内企业进入海外订单获取高峰,板块海外订单落地和更多企业打开海外市场;深远海打开海风远期空间;板块估值有上调的可能性。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后续海风板块下跌风险较小原因:(1)海风高成长性稀缺,预计当前至“十五五”末海风行业装机复合增速20%左右;(2)当前估值并不高,较纯正的海风标的24年估值23倍左右,25年估值仅15-17X;(3)海外海风产能硬缺口,打开出口确定性;以上特点让海风在电新板块中横向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市场也比较珍惜海风筹码,该行认为板块下跌风险较小。

当前位置上涨乏力的核心原因是因为看不到25年业绩的确定性:(1)24年估值虽未泡沫化,但也已经比较合理,根据iFind一致预期,截至2024年6月14日,海风核心标的东方电缆、大金重工2024年估值分别为25、23X,参考未来20%复合增速,PEG估值方法来看,当前估值也并未低估;(2)各家企业在手订单难以支撑2025年业绩一致预期(2025年业绩确定性弱),这是导致当前估值未能向2025年切换的核心原因,也是板块在当前位置上涨乏力的核心原因。

从2025年业绩确定性角度来说,该行认为以下事件影响较为重要:(1)江苏、广东问题进展;(2)2025年并网海风项目设备招标(海缆、塔筒等)

江苏、广东问题已逐步有眉目,后续设备(主要是海缆)招标对相应公司是强催化:根据国信大丰招标公告,江苏项目预计2023年6月底开工,目前海缆暂未招标;广东帆石二近期进行风机招标,青洲五七海缆暂未开标、帆石一二暂未招标,以上项目海缆招标/开标受益企业包括东缆、中天,此外塔筒企业如天顺、大金、海力出货也受江苏广东问题影响较大。

2025年并网海风项目设备招标:该行对国内海上风电各项目逐个进行梳理,预计2025年新增海风并网12-15GW,2025年并网的海风项目中,5GW已经完成风机招标或处于招标中,1.2GW已经完成海缆招标,尚有大量项目未进行招标工作,该行预计10GW海风项目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上半年开启海缆、风机招标,市场对招标情况无需过分担忧。

海风板块估值进一步提升主要看出口、深远海政策:20X是海风行业较为公允的估值水平,未来可能还有提升空间,未来提升的关键该行认为在于出口和深远海政策(规划&管理办法),出口核心逻辑是国内海风高景气叠加海外海风产能硬缺口,当前塔筒企业中仅大金具备单桩出口业绩,海缆企业中东缆、中天具备出口业绩,较多企业如天顺、泰胜、海力尚未获取海风出口订单,根据海外装机推算,2024年下半年-2025年,国内企业进入海外订单获取高峰,板块海外订单落地和更多企业打开海外市场;深远海打开海风远期空间;板块估值有上调的可能性。

短期业绩层面,二季度风电企业业绩普遍呈现环比提升、同比下降。

主机企业出货同环比基本均有提升,零部件企业普遍出货环比提升、同比下降;单位盈利方面,主机毛利率维持在低位,零部件企业普遍单位盈利环比提升、同比有所下降。零部件企业出货、盈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1)出货:23Q2出货基数较高,因23年装机预期乐观,但实际低于预期,出货呈现前高后低,2023年多数风电企业上半年业绩好于下半年,2024年,预计出货节奏将呈现前低后高,下半年业绩将好于上半年;(2)单位盈利:主要受出货量偏低产能利用率不足&竞争激烈产品降价影响。

风险提示:

1、风电规划政策推动不及预期;

2、海风项目推动不及预期:风电项目建设体量、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行业大规模发展;

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环节盈利能力受损:风电行业整体竞争比较激烈,若行业竞争加剧,进一步激烈的价格战将导致行业内企业盈利受损;

4、行业降本不及预期:海风大规模发展还需要依赖上游各零部件降本,上游降本不及预期将影响深远海风电大规模推广发展;

5、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风电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钢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应风险企业盈利稳定性将造成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