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英伟达风头大涨超60%,栢能集团(01263)遭热炒?

业绩回暖的显卡代工龙头,弃港“转战”新加坡?

随着英伟达成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消息传出,一家英伟达概念股栢能集团(01263)也悄然走出惊人涨幅。6月14-20日五个工作日期间,公司股价从3.28港元最高触及5.38港元高点,涨幅达到64%。

image.png

消息面上,近期栢能集团发布盈喜,预期集团将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股东应占纯利不少于约1.50亿港元,上年同期则取得股东应占纯利约2000万港元,主要因本年较早时候推出的新系列图像显示卡需求强劲等。

半年报业绩盈利能力表现强劲,这与公司此前年报营收净利双降的趋势可谓大相径庭。

根据公开资料,栢能集团是知名显卡生产厂商,其主要业务是设计、开发及制造图像显示卡,公司旗下的索泰品牌为英伟达全球核心AIC合作伙伴。

2023年英伟达全年累涨近240%,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更是收获了收入同比增长126%、净利同比增长581.32%的好成绩。然而,作为英伟达概念股,为何栢能集团的业绩表现却未能与英伟达形成共振,反而拉开显著差距?

年报净利下滑超9成,促销清库存拖累业绩?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栢能集团于2023年录得收入91.67亿港元,同比减少14.9%;股东应占溢利6084.3万港元,同比减少91.3%。而从更长时间线可以看出,自2021年以来,公司营收与净利持续显著缩水,至2023年已接近盈亏平衡线。

image.png

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指出,业务表现不佳,主要受到多个地缘政治及经济因素影响,对消费者支出及企业投资造成打击。其中,收入下滑主要受到图像显示卡及EMS业务销售下降的影响,尽管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分部的增长已部分抵消跌幅。

具体而言,图像显示适配器业务收入下降19.2%至72.66亿港元,自有品牌图像显示适配器的销售额下降18%至56.61亿港元,ODM/OEM图像显示适配器的销售额也下降23.3%至16.05亿港元;

EMS业务的收入下降10.8%至7.39亿港元,品牌业务的收入下降17.5%至58.16亿港元,ODM/OEM业务(包括零件贸易)下降10.1%至33.52亿港元。年内,所有业务线均录得下跌,惟部分跌幅被零件贸易之增幅抵销。

从产品品类来看,图像显示适配器的销售额下滑主要因年内对自有品牌图像显示适配器进行降价推广,且对上一代及滞销自有品牌产品打折促销的缘故,而其他个人计算机相关产品销售额的下滑主要因个人计算机需求疲弱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减少库存的努力取得一定成效,年末存货价值下降38%至11.36亿港元,存货周转天数由2022年同期的66天下降至64天。

与此同时,公司成本费用也有所降低,经营费用略微收窄5.1%,主要因董事溢利分成及员工花红支出减少;其中,销售及分销费用增长13.7%至1.38亿港元。

AI热度不减,PC硬件市场有望受益?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栢能集团早期是ATI公版显卡以及蓝宝石显卡的代工厂,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显卡生产工厂之一,为NVIDIA、AMD、Intel的原厂板卡OEM,也为HP、DELL、Lenovo等全球主要PC品牌提供OEM/ODM服务。此外,集团的全资自有品牌索泰也是NVIDIA的全球核心AIC,一线高端显卡品牌。

前几年,受益于区块链、数字货币带来的挖矿热潮,栢能集团一度也收获强劲增长,但随着市场转向AI与服务器的热点,公司的二级市场估值也随之回落。

2023年,在桌面PC和显卡市场依旧处于低谷的情况下,数据中心GPU却持续高速增长,据Hpcwire援引半导体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GPU总出货量达到了385万颗,相比2022年的267万颗增长了44.2%。

近日,在2024年COMPUTEX台北国际电脑展上,索泰亦紧随AI潮流,推出了能加速计算和AI性能的External GPU BOX外置显卡坞、能长时间持续进行AI工作流负载的ZBOX mini PC、ZBOX Healthcare系列医用AI电脑等一系列硬件新品。

对此,东吴证券指出,2024年将是AI PC 时代元年,如高通、苹果、AMD等众多产业巨头都将集中发布其围绕AI概念的PC平台产品,考虑到AI工具在商业和生产力软件的广泛应用,AI PC市场将在2025年和2026年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而在AI PC的发展促进换机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对PC硬件提出更高要求,PC产业链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

而在业绩有望受到AI浪潮提振的同时,栢能集团所面临的国际贸易风险也不容忽视。自去年起,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人工智能芯片出口限制措施,尽管英伟达方面透露已针对中国客户开发出符合美国最新出口规则的“改良版”芯片,但英伟达中国市场整体销量下滑已然是板上钉钉。

对此,栢能集团亦在财报中承认,美国政府的出口新规或将使得英伟达不能向本公司出售高端游戏GPU,或不能承接生产高端游戏GPU的OEM/ODM订单,将不利于公司竞争及导致销售收入下跌。

弃港转道新加坡上市,或为规避国际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政治不确定性风险的威胁下,有市场传言称,英伟达正考虑转向东南亚市场,并准备建立“非中非美”相对中立的供应链体系。2023年年末,英伟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至亚洲进行访问,先后访问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分别释出多种国家级别的合作案。

黄仁勋在新加坡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向位于新加坡的中国客户供货,并透露截至2023年10月的三个月内,对新加坡客户(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销售额达到英伟达总收入的15%左右。而谈到未来投资计划时,黄仁勋透露,英伟达正在考虑在新加坡进行重大投资。

近期,栢能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应业务策略及发展,现正考虑在符合新加坡交易所及联交所的规定及/或条件之前提下,于适当时候寻求以介绍方式将其股份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以及申请撤销股份于联交所的上市地位的可行性。

之所以弃港转道新加坡上市,有猜测称是因公司于港股市场的估值与流动性长期偏低,欲在新加坡市场寻求更多融资机会,也有猜测称公司或将把产能转移至新加坡,以规避国际政治风险对业绩的影响。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据公司财报披露,2023年亚太区收入约为32.74亿港元,高于中国市场收入21.27亿港元,为地区市场中占比最高的板块。

image.png

此外,2023年公司位于亚太区的供应商数目为370家,高于中国的150家。

在AI带动PC及硬件市场快速增长的趋势下,栢能集团业绩已展现出回暖的积极信号,同时公司若从港股主动退市,大股东将对市场现有股份进行回购,此番举动亦会带动股价上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AI相关业务尚处初期,后续业绩涨幅尚存不确定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