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期,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TMT行业首席分析师武超则对人工智能产业作出展望,她表示,一年半时间大模型已走过三阶段接下来应用肯定是重中之重。移动互联网时代,资本开支投一块钱,应用有7到10块钱的产出,这个产业才能真正称之为产业。但今天AI投入一块钱,连0.7的产出都没有。怎么实现十倍以上的应用跨越,是未来的关键。在应用的路径上,跟海外可能会不太一样,to
b端可能是一个发展的重点。具体比较看好的几个方向是AI+制造、AI+医疗、科研和地质勘探。
武超则表示,从2022年底到今天一年半的时间,大模型已经走过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让机器像人一样会语言,所谓的自然语言大模型。这里面表现比较好的场景已经非常多了。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围绕大模型最核心的关键字是助理,或者叫个人助理。本质上它从能说会道的自然语言模型开始,走向可以驾驭更多工具,组织并拆解相对复杂的任务。这个时候,人工智能更像一个助理的角色。
今年看到OpenAI和苹果的合作之后,Siri有了很好的升级。但现在在终端上,更多的是用AI简单操控系统,比如帮助调节手机、打开应用等。下一步的深度融合,应该是将手机内部的各种应用贯穿起来,将相对复杂的任务拆解。这是第二阶段,现在主流的模型和应用都处在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是从今年到明年的发展重点,就是让模型拥有更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关键是预测,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归纳推理,对未来产生比人更好的精准预测。这个阶段在金融场景中,比如研究员和分析师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测,或银行的信贷风控预测,机器可能会表现出更好的能力。
武超则称,比较看好应用,最核心的逻辑是GPT-4o模型发布后,短期大家可能有点失望,觉得没有颠覆式的改变。但与行业专家交流后,看到最大的创新在于易用性和产业化能力的提升。GPT-4o比GPT-4 turbo的推理速度提升了2倍,但价格下降了一半。当一个新技术能够产业化的前提是成本要大幅下降。当它支撑数以万计的用户在平台上长期产业化时,速率和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提升。这是GPT-4o的最大进步。
AI下一步最关键的也要迈出这一步。现在算力成本太贵,很多人开玩笑说比人脑力还贵。什么时候AI的易用性和产业化成本能够像当年的流量价格一样迅速下降,才能成就大的应用。去年全球产业正在做这件事情,这是接下来能够起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金融行业,整体来看,金融在AI场景赋能过程中,还是一个对风控、牌照、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要求比较高的场景。武超则预计现在是处于探索和试点的应用期。在1到2年内,开始有部分金融的生成式应用成熟。3到4年后,会有规模化的应用。
最后,武超则表示,一年半的时间,大模型还是一个小baby,但它的进化和学习速度需要关注。接下来应用肯定是重中之重。移动互联网时代,资本开支投一块钱,应用有7到10块钱的产出,这个产业才能真正称之为产业。但今天AI投入一块钱,连0.7的产出都没有。怎么实现十倍以上的应用跨越,是未来的关键。在To B端,因为数据质量和中国在这方面的产业纵深和场景积累优势,可能会成为弊端。
在应用的路径上,跟海外可能会不太一样,to b端可能是一个发展的重点。具体比较看好的几个方向是AI+制造、AI+医疗、科研和地质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