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预计动力电池退役潮已经临近 电池回收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较快增长

动力电池退役潮临近,电池回收产业东风将至。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银证券发布研报称,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该动力电池就需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CABRCA预计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0.2GWh,同比增长48.53%,退役新能源汽车40.29万辆,同比增长46.56%。现阶段,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根据动力电池使用寿命计算,预计动力电池退役潮已经临近,电池回收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较快增长。具有先发优势、掌握废旧电池渠道资源、电池回收技术等的产业链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标的方面:推荐宁德时代(300750.SZ)、格林美(002340.SZ)、华友钴业(603799.SH)等,建议关注中伟股份(300919.SZ)、光华科技(002741.SZ)等。

中银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动力电池退役潮临近,电池回收产业东风将至

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以下时,该动力电池就需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磷酸铁锂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可达2,000-3,000次,三元电池的早期循环寿命可达1,500-2,000次,早期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大致为5-8年。CABRCA预计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20.2GWh,同比增长48.53%,退役新能源汽车40.29万辆,同比增长46.56%;2030年退役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148.7GWh和298.91万辆,2025至2030年退役电池和退役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到37.64%和38.11%。

白名单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产业格局有望重塑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进入该“白名单”的企业从第一批仅有5家增长至第五批68家,前五批企业总数已达到156家。白名单企业在电池回收资质、技术、渠道等方面发展较为完善,有望推进行业规范化发展进程。通过单一主体进行的电池回收在渠道稳定性、专业技术资质、专业人员配备等方面各有优缺点,形成电池回收的规模效应较为困难。各环节主体之间加强合作,有助于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丰富回收渠道,形成技术互补。多方合作的回收模式更可能成为未来的回收行业的发展方向,产业格局有望重塑。

回收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回收产业化不断发展

锂电池回收主要有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两类,根据工信部批准的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前四批名单中梯次利用企业成为工信部批准的重点,在第五批名单中仅批准梯次利用的企业占比显著下降,拆解回收成为电池回收利用重要发展方向。电池回收利用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种。其中,火法回收的工艺流程较短,具有操作简单、原材料要求低、适合处理大批量废旧电池的优点,但火法工艺的能耗较高、回收率较低;湿法回收工艺金属回收率高,是目前国内回收企业的主要技术路线。

计价模式变革酝酿已久,电池回收企业盈利有望趋于稳定

锂价大幅上涨之前,锂的提取价值有限,电池回收料只对镍、钴计价。锂元素计价隐藏在电池回收料的折扣系数中的计价模式存在较多问题,针对种种弊端下游部分回收厂家已开始尝试推行新的计价方式。中银证券认为,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本质为再制造,随着计价模式变革,回收企业盈利能力有望趋于稳定。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增速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产品力不达预期,渠道建设及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