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中资科技板块攻守兼备 首选互联网、软件、智能汽车等

本轮政策预期转暖显著提振资本市场情绪,科技板块攻守兼备,如果未来市场在政策预期下进一步显著上涨,科技板块具备较大估值弹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本轮政策预期转暖显著提振资本市场情绪,科技板块攻守兼备,如果未来市场在政策预期下进一步显著上涨,科技板块具备较大估值弹性。如果政策预期或落地进度阶段性不达预期,科技板块主流公司的估值处于历史地位、且有科技驱动的基本面自身成长逻辑,在美元降息、全球流动性去向宽松的背景下,中资科技公司亦具有较好的防御性。

建议重点关注如下领域:1)互联网:低估值、高股息、回购、AI驱动、外资认同度高;2)软件:低估值、跌幅大、估值和业绩的政策弹性都较大、AI数据产业链被忽视和低估;3)智能汽车:AI最先产业应用落地的领域,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快、国际竞争力强,产品开始大规模产业化。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当前,中资科技板块具备攻守兼备的投资机会,首推互联网、软件、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电池产业链)等

2024年9月24日以来的政策组合拳有力提振市场情绪。截至9月27日,上证指数在四个交易日内累计上涨12.3%,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3.1%,同一时间段内,中信计算机指数累计上涨20.4%,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17.1%。尽管短期科技产业相关公司上涨幅度显著,相关公司的估值水平成处于长周期低位,绝对PE水平相对于全球同类公司偏低,仍具备显著估值优势。

9月27日,国家数据局针对《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续AI和数据产业链的政策预期,有望提振科网公司的当期估值水平和中期盈利预期。同时,可以看到,2022年底以来ChatGPT驱动的AI浪潮已经在美股带来显著的投资机遇,纳指最高上涨近80%。

尽管面对与美国的技术和供应链的差距,但中国仍具有较为确定的产业市场。人工智能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料将持续提升数字产业和千行百业的效率,带来营收和利润的提升空间。重点推荐:互联网(算力和模型)、软件(数据和应用)、自动驾驶(AI最先落地的场景+机器人),及电池产业链(能源是AI的基石)。

估值端:科技板块仍处长周期低位,政策带来的估值弹性可期

伴随政策环境变化,科技板块迎来估值弹性释放,多个子行业近期录得显著涨幅。长期视角来看,回顾近四年科技子板块表现,当前互联网/计算机/汽车板块估值仅接近过去四年数据的25分位数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大上行空间,配置性价比凸显。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估值已充分体现弱宏观环境下市场的业绩压力预期,绝对估值已处低位,边际向下动量较弱,后续政策端出台的密集催化伴随落地带来的实质利好,料将带动科技主流板块估值持续上修,建议关注当前估值仍具备较大修复空间的互联网/计算机/汽车板块,看好后续上涨潜力。

科技端:AI将持续提升产业效率,赋能千行百业的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

强成长性一方面来自于AI发展的高确定性带来的划时代机遇。2022年11月以来,OpenAI ChatGPT带来全球对于AI的显著关注。此后,GPT-4、Sora、GPT-o1等迭代将大模型的长文本、多模态、逻辑学习能力进一步显著提升。当前,全球主流大模型仍然在以半年一代的速度持续迭代。技术进步的底层是持续投资,全球科网公司在AI capex领域持续投入,带来AI算力投资机遇。

当前,市场对AI三大关键要素中的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关注较多;未来,对数据产业链(数据质量、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等)关注度料将进一步提升,带来更大范围投资机遇。同时,在未来2-3年AI在千行百业中的应用有望逐渐落地,自动驾驶领域率先受益。

业绩端:2024年以来,投资者对业绩预期较低,主流公司收入增速触底,静待收入增速和盈利能力改善

前期全球宏观及业务压力影响下,当前市场对科技板块公司的盈利预测已充分反映审慎预期。根据Visible Alpha一致预期,2024Q3/Q4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累计收入有望同比增长9.9%/9.3%,同期累计Non-GAAP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19.0%/14.7%。根据Wind,2024Q2计算机软件/汽车零部件/汽车收入同比-3.2%/+8.4%/+6.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433.1%/+24.8%/+23.4%。随着政策利好的持续出台以及后续政策的发布,互联网、软件、汽车等科技板块业绩进一步下行的风险将显著降低,而向上拐点值得期待。

海外影响:美联储降息提升中国成长股估值空间,海外资本投资关注度快速上升

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bps,从历史经验来看,在预防式降息期间,往往降息前一个月开始至降息后,恒生指数均表现出显著上涨的趋势,全球科技类资产亦有受益。

中国资产在本轮政策预期转暖后,低估值比价优势凸显,有助于吸引全球中长期投资者关注。

基本面看,海外市场亦将为持续成长的中国企业提供收入增长的空间。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国内政府与企业IT支出不达预期的风险,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相关产业政策不达预期的风险,全球流动性不及预期的风险,企业新业务投资导致利润与现金承压的风险,企业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细分热门方向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