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首予电梯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电梯服务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新梯价值量已被维保及更新价值量超越,“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有序落地将有效刺激老旧电梯优化需求。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新梯价值量已被维保及更新价值量超越,“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有序落地将有效刺激老旧电梯优化需求,“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方案”将持续优化供给侧维保行业生态,技术强、资质牢、人员精、体量大、资金足的头部企业将率先受益行业集中化趋势,根据S&P Capital IQ数据,以服务收入占主导的海外电梯龙头企业历史上PE估值在25-35倍区间内、PS估值在2-3倍区间内,随着本土企业服务业务对收入及利润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估值中枢有望向上抬升。此外,该行建议关注更新概率高、利润壁垒强的电梯电气控制零部件公司。在这些头部玩家对行业进行重塑的过程中,电梯服务市场有望量价齐升,首次覆盖,给予电梯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房地产市场承压,电梯市场面临“新梯增量”向“后梯存量”转型的关键时点。

根据迅达数据,历经20年城镇化快速发展后,2022年我国电梯保有量占全球比例近50%。2021年开始,尽管加装电梯及出口市场部分弥补需求,但受制于房地产低景气度,新梯市场调头萎缩,整体行业正式进入后市场节奏,该行预测2025年我国新增电梯产销量46万台(剔除更新部分),新梯市场规模近684亿元,占总电梯行业价值量的43%。欧洲进入成熟电梯市场后,总保有量增速相对稳定,新梯市场主要由价格侧推动,西欧主流电梯市场电梯比人口密度仍有上浮空间;根据日本电梯协会数据,日本新梯市场经历30年繁荣后,年产量“L型”回落至中位水平,2023年保有量首次录得负增长,日本后梯维保市场高度集中,诞生业内首家上市三方维保企业,对我国维保市场有较高指导价值。

新梯价格战激烈,品牌方上迁成本压力,电气类零部件厂商具护城河。

本土电梯市场厂商众多,但依然呈现外资及中外合资品牌的头部集中态势。根据各电梯整机厂或母公司财报,2015-2023年电梯价格逐年下降,本土厂商电梯平均价格下跌超20%。面对价格压力,头部电梯OEM选择核心零部件外包,获取更高利润率。根据财报,头部OEM固定资产比率普遍低于1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电梯上游零部件厂商竞争激烈,零部件厂商利润空间被极限挤压。根据各零部件厂商财报,2015-2023年,本土代表性电梯零部件企业毛利率平均下跌近10%。电气类零部件厂商利润韧性相对更高。

“旧梯以旧换新”及“房屋养老金”成为电梯服务市场发展有力政策支撑。

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及财政部推出《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支持范围扩大到“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之上。2024年8月,房屋养老金政策出台,有利于推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率,电梯以旧换新是主要使用方向之一。截至2024年10月,全国各地围绕“老旧住宅电梯以旧换新”推出的相关政策已逾220条,其中明确提出“更新(加装)电梯数量”的含量化指标政策占比接近40%,华东、华南地区政策响应较为积极。该行预计2025年我国老旧电梯数量达95万台,其中需要更新电梯数达10万台,更新市场规模达150亿元,占电梯行业总价值量的10%。

外资品牌引领,本土企业“服务市场收入占比”及“自维保率”正对标看齐。

“品牌方战略性放弃”叠加“早期宽松政策”,使得我国电梯维保市场呈现高度碎片化的特征,根据中国电梯协会数据,市场中充斥着超17,000家维保企业,OEM自维保率普遍低于30%。根据国内外电梯整机厂或母公司财报,近年来,以上海三菱电梯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后端市场收入占比攀升,但仍与国际头部品牌存在20%-30%的绝对差距。通力/奥的斯/迅达/蒂升全球服务业务收入占比超55%,且海外自维保率普遍大于80%。随着维保政策的趋严以及电梯维保更新需求的刚性化,OEM厂商有望通过物联网技术、并购整合、战略合作等手段提升市占率。该行预计行业订单将回流至OEM端,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该行预计2025年我国电梯保有量达1,200万台,维保市场(含大修及改造)规模将达745亿元,占电梯行业总价值量的47%。

风险因素:新机市场需求下行风险;出口市场地缘政治风险;电梯加装市场不及预期;电梯维保市场低价风险;旧梯更新市场不及预期;电梯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