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创新支持政策频繁出台以及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国内创新生物药产业在复苏发展的同时,也来到资源持续整合的分水岭阶段。这意味着,具备国际化优势、持续高投入研发、成熟的研产销一体化结构及前瞻性全球化布局的药企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此背景下,刚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的东阳光药,无疑将成为港股投资者新一轮医药板块配置中的一个重磅价值标的。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年来,凭借自身强劲的新药研发、逐步完善的全球临床开发能力、高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深耕国际市场的商业化积累以及逐渐成熟的国际合作等优势,东阳光药已顺利迈入国内创新生物药第一阵营。
作为一家有望实现千亿市值的创新药企,东阳光药目前还在不断挖掘其创新产品管线的海内外商业化价值,同时依靠持续完善的一体化平台优势全面加速创新,不断扩大自身的国际化开发与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眼下,成长确定性逐渐提高的东阳光药在港股的价值之旅才刚刚开始。
深挖优势研发领域创新价值
作为国内具备前瞻能力的先锋创新药企,东阳光药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创新药研发水平,从患者的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探寻国际前沿生物技术,基于丰富的新药管线储备及差异化布局,在实现全面加速创新的同时,也不断扩大自身在关键细分赛道研究深度上的竞争优势。
东阳光药战略聚焦重点治疗领域,积极布局新靶点、新技术,实现创新研发的不断迭代。目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开发,在感染、慢病和肿瘤最具市场潜力和重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三大领域,建立了一套丰富且覆盖多靶点的多元化创新产品组合。
目前,东阳光药在全球已获批药物147款,在研药物超过100款,其中包含45款1类创新药,1款新药已经上市,3款新药申请上市,10款新药处于临床II、III期阶段。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共申请2403项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的境内外发明专利合计1351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4-2023年,公司的中国专利公开数量、授权公告数量在国内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一。
以公司抗肿瘤管线中核心产品——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新药克立福替尼为例,该产品作为东阳光药创新管线内的新一代、高特异性FLT3抑制剂,可以阻断FLT3-ITD突变引起的FLT3信号通路持续活化,从而抑制AML细胞的无限增殖及抗凋亡作用,最终达到治疗AML的效果。较第一代药物相比,具有脱靶效应低、安全性较高的优势。早前I期结果显示,克立福替尼在AML患者表现出较高的CR/CRh率和良好的耐受性。
从研发进展来看,克立福替尼单药治疗复发/难治AML目前正在国内进行III期临床,是国内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国产高选择性FLT3抑制剂,其联合化疗针对初治AML患者的Ib/II期临床也正在同步开展。
从市场角度来看,预计到2027年,中国FLT3抑制剂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人民币大关,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7.6%。而克立福替尼作为目前国产进展最快的第二代高选择性FLT3抑制剂,若进展顺利,研发进度已显著领先其他竞品,有望在一定时间内“独享”市场。
今年11月25日,东阳光药与三生制药签署了一项有关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的授权许可协议,此次BD合作是东阳光药今年11月份以来第二个License-out合作交易,凸显公司的创新价值正获得业界越来越多同行公司的认可。
在国内加快创新研发进度的同时,东阳光药还在积极开展国际化授权合作与开发,开拓全球创新途径。
11月12日,东阳光药与国际生物技术公司ApolloTherapeutics达成了一项总价达9.38亿美元的高里程碑独家许可协议,以加速新型生物药APL-18881(HEC88473)的全球开发。此次合作刷新了国内GLP-1/FGF21双功能分子的BD交易金额新纪录,也标志着东阳光药在研发、生产、销售领域的全球布局进一步深化。
研产销一体化优势下 飞轮效应显现
与当前港股医药板块中多数生物创新药企不同,东阳光药的商业化价值已在终端市场获得验证。
从财务角度来看,2021年至2023年,东阳光药营收实现稳步高涨,分别达到10.58亿元、38.14亿元和63.86亿元;对应毛利率也从2021年的54.9%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79.5%。2023年公司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10.14亿元,净利率达到15.9%;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进一步增至18.3%。
东阳光药之所以能实现稳健增长,核心产品力驱动不可或缺,但究其根本是公司建立在体系化竞争优势基础上“飞轮效应”的体现。依托长期积累的集研产销及国际合作于一体的体系化竞争优势,东阳光药正不断扩大创新生物药版图,通过持续的业绩增长和创新研发进一步巩固公司体系化竞争优势,构成公司持续增长的飞轮。
实际上,上述提到的克立福替尼只是近年来东阳光药差异化创新管线研发的一个缩影。
公司除了在肿瘤管线专注于利用精准靶向等技术治疗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外,还在抗感染管线方面建立了涵盖流感、乙肝、丙肝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适应症的药物组合。例如公司核心商业化品种可威®(磷酸奥司他韦)目前在中国磷酸奥司他韦市场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为64.8%,按2023年的销售收入计占中国抗流感药物市场的50.5%。
此外,公司在慢病领域也建立了丰富糖尿病药物组合,并持续拓展至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痛风、肥胖等其他代谢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领域。
这充分验证了东阳光药创新性研发的可持续性,而其凭借的便是公司建立的极具竞争力的研发平台优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东阳光药充分整合多个研发平台超1200人的专业及跨学科研发团队,构建了一套包括靶点验证、早期发现、药学研究、药理毒理评价、临床研究及产业化等在内的覆盖大小分子药物完整生命周期的自主研发平台。并经过20余年的持续投入,建立起完全自主、系统且全面的研发平台和技术体系,涵盖小分子靶向药、AIDD、小核酸、ADC、PROTAC、特异性抗体、溶瘤病毒及CAR-T等多个先进技术领域。
此外,东阳光药还致力于将AI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的各个阶段,并已建立多个先进的AI驱动模型。如HEC169584,作为公司AIDD实验室开发的首款在研小分子新药,其是一款用于治疗NASH的THR-β激动剂在研药物,今年9月公司已提交HEC169584的IND申请。在强劲的技术平台支持下,东阳光药正在持续为不同适应症领域患者带来了多种更优治疗方案。
生产端方面,东阳光药凭借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充足的产能,保障研发管线快速兑现,也是有别于其他创新医药企业的关键优势。
东阳光药作为国内少数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生产线的医药公司,目前拥有业内领先的化学药固体制剂和生物药生产工厂,以及全系列胰岛素产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基地,并获得中美欧地区多重GMP认证。凭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东阳光药得以持续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医药产品。
在销售端,东阳光药拥有经验丰富的销售专业人士组成的营销团队,由近2000名销售专员组成的庞大销售及分销网络。目前其分销网络已覆盖国内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近300个地级市的超过2500家三级医院以及超过9500家二级医院和超过7.5万家一级医院。而在全球范围内,东阳光药在海外市场覆盖美国、德国、英国等八个国家和地区,有望成为首批在美国获批胰岛素的中国制药企业。
目前,强劲的海内外渗透力和销售实力已得到市场验证和认可,这也将在今后为克立福替尼等获批新药打开销售空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而为东阳光药中长期增添较强的收入增长确定性,带动其估值进一步走高。
小结
从当前的行业内生发展逻辑来看,医药板块现已步入医保压力常态化和后疫情时代,行业进入估值切换长周期逐渐成为市场共识。在这一新业态下,医药工业收入增速整体承压,结构分化愈加明显,而具备创新研发和商业化能力的药械企业则有望成为推动医药行业前进的主要增长动力。
在此背景下,具备研产销一体化能力并加速创新的东阳光药显然顺应了医药行业后续发展的大趋势。参考公司招股书披露的2023年年报以及近期的发展动向,东阳光药在商业化层面拥有极强的造血优势,基本面稳中向好趋势明显,显然符合当下港股医药投资的调性。待公司顺利上市后,定将成为投资者布局长线的关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