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IDC最新数据:版图渐变 手机行业进入模式创新周期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05-05 09:00:00
从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算起,智能手机行业的历史快11年了,技术创新周期已经结束,行业已经进入了模式创新周期。

本文来自于“媒体训练营”微信公众号,作者为黎帅

导语:从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算起,智能手机行业的历史快11年了,技术创新周期已经结束,行业已经进入了模式创新周期。

5月4日,IDC发布最新全球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供应商出货量总计为3.343亿部,与去年同期的3.444亿部相比下降2.9%。

根据IDC及其他第三方机构的报告,2017年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出货量出现双双同比下滑。这是智能手机市场有史以来首次出现的下跌。

IDC此前曾预测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会在2018年出现回升,结果不升反降。中国市场是下降的重灾区,2018年第一季度出货量不到1亿部。自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从未低于1亿部,情况前所未有的严峻。

1.png

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中,三星、苹果变化不大,出货量分别排第一、二名,中国的华为、小米增长较快,特别是刚刚在香港联交所提交IPO申请的小米,去年第一季度小米出货量为1560万部、市场占有率为4.3%,今年同期出货量达2830万部,市场占有率为8.4%,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四。

任何一个行业,大都会经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创新周期结束行业格局固化等几个阶段。从苹果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算起,智能手机行业的历史快11年了,技术创新周期已经结束,行业已经进入了模式创新周期。

传统的模式创新主要包括渠道、品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在互联网时代,羊毛长在猪身上,即收入与盈利模式创新也成为一家公司的竞争力。小米的逆势表现,正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在新的智能手机产业周期中,模式创新的最佳实践。

决战海外市场,零售渠道定胜负

IDC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反超OPPO跃升至全球第四,三星、苹果、华为的排名均没有变化。三星出货量同比减少2.4%,苹果出货量同比增加2.8%,华为出货量同比增加13.8%,小米最为亮眼,出货量同比增加87.8%,OPPO出货量同比减少7.5%。

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排行前五的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小米。

三星仍然是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者,尽管经历了众多负面新闻事件,早就深耕产业上游并有硬件供应商身份的三星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仍然占据23.4%的份额,手机出货量为7820万部,较去年同期减少2.4%。尽管季度末新旗舰品三星S9和S9 +出货,但新设备的初步销售仍然保持最低水平,因为大部分积极影响预计将于2018年第二季度显现。苹果第一季度的iPhone手机出货量为5220万部。尽管本季度传言iPhone X表现不佳,但苹果表示,iPhone X在3月份的季度中每周都是最受欢迎的机型。有传闻称,今年9月份将推出三款无边框新iPhone,预计将带来新功能。

与小米相同,华为也逐步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华为在西欧地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定位中低端的Lite系列成为这些地区最畅销的华为设备,华为在不断扩大自身研发实力的同时产品工业设计也更贴近消费需求。OPPO的海外业绩同比下降7.5%,为了回应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强劲增长,OPPO也将一些过去专注于线下渠道的关注点转移到在线渠道。这给了小米反超OPPO的机会,小米继续进行零售扩张,小米生活电商有品线下店“有生品见”正式落地,未来将形成有生品见、小米之家“双旗舰”的新零售纵队将会给OPPO更多压力。

逆势上升,小米四大新模式创新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手机行业已经从技术创新周期进入模式创新周期。

在接下来的智能手机行业,模式创新将从下面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电商为代表的渠道创新、按需生产为代表的供应链创新、以“参与式”为代表的crm(客户关系管理)创新、以互联网服务为代表的营收、盈利创新。

目前来看,小米在模式创新方面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其他厂商亦在学习或借鉴小米模式。

电商为代表新渠道:自小米创办之初,小米手机以极高的性价比,去除中间代理渠道零售商环节,把中间利润环节都让利给用户。小米从2012开始出货,当年实现719万台出货量,2013年1870万、2014年6112万和2015年7000万出货量。不仅创造了一个国产手机的发展神话,小米模式也成为众多互联网和传统企业所研究关注的焦点。

2.png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按2017年成交总额计,小米商城已成为中国第三大3C与家电在线零售直销平台。2015年,小米之家门店扩大了线下零售直销网络,实行线上下同品同价的同时,保持了与在线渠道相似的运营效率。2017年,小米之家店面的每平米平均营业收入在全球零售连锁店中排名第二。

按需生产为代表的供应链创新:近期公布的小米招股书显示,小米只有45天库存周期,应收账款的周转期是12天,就是平均一台设备从入库到卖出只需要45天。

同为45天存货周期的小米和沃尔玛,却分属不同的行业,以硬件销售为主的小米,在存货周期上达到了百货公司的标准,甚至超越了快消品。

而在2016年,小米的”存货周转天数“还是51天。为保证公司健康的库存、资金周转,库存的精准管理对企业有极高的要求。小米生态链中,硬件设备的发布频率几乎是一月一款,而手机的更新周期也普遍为六个月。对于小米来说,压缩存货周期是驱动公司前进有必要且有效的方式。

某手机厂商发布了最新旗舰,却还在清理上一代的库存,这无异于赔本的买卖。

以参与式为代表的crm(客户关系)创新管理:截至2018年3月,MIUI月活跃用户大约190百万。此外,小米的全球用户中有一群被称为米粉的热心用户,他们忠诚于小米品牌、积极参与小米的平台、并积极为小米的产品研发提供建议。

截至2018年3月31日,拥有5个以上非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小米互联产品的米粉数超过1.4百万。2018年3月小米的MIUI论坛有超过9百万月活用户。自小米在2010年8月推出MIUI论坛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的用户累计在其上发布了约250百万条帖子。

以互联网收入为代表的盈利创新:于2018年3月,小米基于安卓的自有操作系统MIUI拥有大约190百万月活跃用户。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开发了3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10百万的应用程序和18个月活跃用户超过50百万的应用程序,包括小米应用商店、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和小米视频。

2018年3月,小米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智能手机的平均时间是大约4.5小时。相比其他获客成本较高的互联网平台,小米通过硬件销售获得的用户的过程本身是盈利的。

3.png

小米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目前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智能手机销售,不过其中互联网服务分部收入由2015年的人民币32亿元大幅增加101.8%至2016年的人民币65亿元,而2017年为98.96亿元。

手机硬件市场已成一片红海,更多手机厂商在收入创新上寻找机会,倚靠手机这个流量入口扩大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比例,小米的盈利新模式走得更早,也走得更顺。

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规模不算太大,但毛利率远远高于其他业务。互联网服务2017年毛利率为60.2%,2016年为64.4%。智能手机毛利率由2016年的3.4%升至2017年的8.8%。IoT生活消费产品2016年和2017年分别为8.2%和8.3%。

一位行业内人士表示,从总体毛利润来看,包括硬件在内的实体对毛利润的贡献为60%左右,互联网服务则贡献了40%左右。

雷军也表示“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编辑:张鹏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