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AI等热点为市场注入强心针 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价值正在重估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AI技术正改变宏观经济运行方式,且变革才刚刚开始。

智通财经APP获悉,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AI技术正改变宏观经济运行方式,且变革才刚刚开始。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并非AI“基建”的短期赚钱效应——与美国相比我们AI的使用费率更加便宜。而长期来看,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效应,AI基建若能够提供便宜方便的支持,将能够为AI带来更多落地场景、提供海量训练数据,进一步反哺技术迭代,未来的成长空间将更大。这种中美不同的AI落地特点,这也带来了不同的投资结构性机会。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春节以来,AI等新技术为市场注入强心针,正带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重估。

AI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也是一个宏观问题,作为一个编程、AI用的比较多的技术派宏观研究团队,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AI等新技术正在改变身边的生活和工作。作为系列研究的第一篇,在本篇报告中,就AI的宏观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和思考:

AI技术正改变宏观经济运行方式,且变革才刚刚开始。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加速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呈现出三大特征:1)技术迭代速度倍增;2)技术扩散超越历史;3)新型生产要素崛起。从相关学术研究的测算中枢来看,预计AI产业发展有望促进GDP年均提升1pct,生产力年均提升0.5pct。从宏观角度来看,AI相关的应用渗透普及率快速增长但才刚刚开始,离手机和电视的普及率有较大的差距;AI和机器人结合应用的落地也仍需时间,革新才刚刚开始。

不能输的竞争,AI“基建”在中国快速推进。

在DeepSeek春节火遍全国,但算力不足,总是“系统繁忙”之后,短短几周阿里、腾讯等几乎互联网大厂纷纷宣布部署了DeepSeek模型。这种快速的扩散,让人感慨中国“基建狂魔”的力量似乎延续到了AI领域。事实上,除了DS开源的因素以外,AI版的基建和修路等实物基建投资确实颇有相似之处,同样是短期的建设为了未来更好地拉动长期效应,也同样是政府积极、自上而下的落地推动,显示这是一场国家博弈中不能输的竞争。

短期和长期利益,中美不同的AI落地模式。

对于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并非AI“基建”的短期赚钱效应——与美国相比我们AI的使用费率更加便宜。而长期来看,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效应,AI基建若能够提供便宜方便的支持,将能够为AI带来更多落地场景、提供海量训练数据,进一步反哺技术迭代,未来的成长空间将更大。这种中美不同的AI落地特点,这也带来了不同的投资结构性机会。

AI等热点为市场注入强心针, 2025年中国资本市场价值正在重估。

近期DeepSeek(生产力边界拓展的机会增加,也扳回了中美AI竞赛我方的比分)、机器人(在若干高端制造业面临外需封锁、内部过剩的情况下,与AI结合且发挥中国制造业优势的领域取得领先)、《哪吒》(对于过往居民消费、餐饮、出行意愿悲观预期的一次修正)等热点显著提升了市场信心。如果进一步思考,该行认为2025年或将成为资本市场对中国宏观叙事的转折年:不管是居民资产负债表的超额储蓄,还是中国工程师和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其实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信心,信心将伴随着产业突破、政策呵护、民营企业活力抬升、地产拖累项见底而终有改善。

风险提示:1)全球地缘形势超预期变化;2)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