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恒生指数涨1.11%,恒生科指涨0.68%,国企指数涨0.89%。
盘面上,科技、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蒙牛乳业涨超5%领涨蓝筹。
关于港股后市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港股市场今年以来表现卓越,估值抬升贡献了绝大部分涨幅。当前,较为明确的是2024年年中以来港股市场逐步爬出本轮盈利底部。2024Q1盈利预测见底之后,得到了实际盈利数据的验证,使得2024年下半年起,港股表现开始具备进攻性。
但也要看到,年初以来的估值抬升已经较充分地计提了年内进一步的盈利修复预期。在年报窗口期,如果没有超预期的盈利表现,估值抬升行情有降温的风险。
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在近期市场演绎完高切低后,预计后续内外资回流港股的趋势会放缓,港股明显跑赢A股的状况会告一段落。年报季市场回归业绩驱动,A股核心资产蓄力上涨。特朗普的理想“政策三部曲”进度在加快,美国在年中发生衰退的概率在明显提升。美国衰退预期交易不会影响中国资产,但真实的衰退如果发生仍然会产生负面影响。预计春季躁动的中后段纯资金驱动的主题会降温,建议聚焦A股和港股核心资产。
据券商中国,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若后续其他板块跟随科技补涨,代表投资者对港股整体持乐观态度,这一普涨情形隐含的逻辑可能是以下两点:一是分子端,市场对港股盈利前景的预期改善,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恒指远期EPS持续上修,季度环比增速对应上行,中国经济意外指数出现筑底企稳迹象;二是分母端,全球配置资金回归中国,相信中国经济改革与科技价值重估的过程。随着国内经济企稳以及科技创新的效果逐渐显现,外资有望陆续回归中国市场。
睿远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混合基金经理张佳璐表示,尽管已经有部分国际资金进入了港股市场,但仍有许多资金目前可能在等待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他们会更加在意具体指标的变化,例如房地产企稳情况、PPI改善情况,看港股消费品公司的ASP等的变化情况。她表示,在AI技术突破、政策环境改善以及资金流入的共同推动下,香港市场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尤其是在消费、医疗等尚未完全启动的领域。
热点聚焦
1.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4万亿元,其中,2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近万亿元;2月社融增量2.24万亿元,同比多增7416亿元。
2.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方案包括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等七大方面,共计三十条具体措施。
3.针对“3·15”晚会曝光的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骚扰电话、虚商实名制要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连夜组织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通信管理局对涉嫌违法违规主体进行调查处置,责令基础电信运营商立即关停涉事线路、对涉个人数据信息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督促互联网平台企业全面清理违法智能外呼软件销售推广信息。同时,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对基础电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呼叫中心企业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加大曝光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网络黑灰产业等违法犯罪行为,全力营造安全健康的信息通信消费环境。
4.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为贯彻落实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向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3月11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组织召开民营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张其光副会长主持会议,滨江、龙湖、旭辉、荣盛、中梁、新鸥鹏等企业代表参加。
公司要闻
国泰君安(02611):公司名称拟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宏桥(01378):2024年收入1561.69亿元,同比增加16.87%;净利润223.72亿元,同比增加95.21%。
碧桂园服务(06098):预计2024年综合收入约438亿-442亿元,同比增长约2.8%-3.7%;净利润同比上升约447.4%至584.2%,为约人民币16亿元至20亿元。
理想汽车-W(02015):2024年收入总额1445亿元,同比增加16.6%;车辆销售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加15.2%;净利润80亿元,同比减少31.9%。全年汽车总交付量达到50.05万辆,增长33.1%。
港华智慧能源(01083):2024年营收213.14亿港元,同比增加7.42%;净利润16.06亿港元,同比增加2%。期内可再生能源业务表现强劲,燃气业务利润维持稳健。
五矿地产(00230):预计2024年净亏损约5.66亿港元,同比由盈转亏。
柠萌影视(09857):预计2024年净亏损1.80亿元至2亿元,主要由于播出剧集的集数相对较少,部分新业务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
映宇宙(03700):发布盈警,预计2024年税后净利同比降至不多于2.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中骏商管(00606):预计2024年净利润0.50亿元至约人民币0.70亿元。主要因高毛利率的增值服务收入减少。
西部水泥(02233):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加约35%至45%。
中国石墨(02237):预计2024年净亏损不多于1400万元。
中国中冶(01618):前2月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416.3亿元,同比降低27.5%。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人民币56.6亿元,增长15.4%。
中国神华(01088):前2月煤炭销售量为6470万吨,同比减少16.3%。2月销售量为3430万吨,同比减少11.4%。主要因是下游煤炭需求不足、航运业务结构调整。
中煤能源(01898):前2月累计商品煤销量3938万吨,同比减少1.3%。2月商品煤销量为1747万吨,同比减少4.4%。
富力地产(02777):前2月累计合同销售15.8 亿元,同比减少3.1%。2月销售7.95 亿元,同比增加22.3%。
远洋集团(03377):前2月累计合同销售28.8亿元,同比增加42.57%。2月销售9.9亿元,同比增加20.73%。
中国太保(02601):前2月经由太保人寿及太保财险分别获得原保费收入690.06亿元,同比增长9.1%及397.18亿元,同比增长1.9%。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陈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