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60金融(QFIN.US)为聘礼,周鸿祎的美股“复婚记”

中概互金公司在美股频频破发,但360金融的上市热情依然不减,360金融成立三年来持续亏损,而且缺失重要的金融牌照,相比行业排名靠前的互金公司,短板明显。

美股投资者已不再相信中概互金的故事。

今年下半年,小赢科技(XYF.N)上市仅4天后就破发,品钛(PT.O)多坚持了一天,5个交易日后破发。看着“前辈”们流血上市,360金融上市的“热情”依然不减。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6日,360金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招股(IPO)申请书,计划募集资金2亿美元。美国东部时间12月6日,360金融再次更新招股书,确定IPO每股定价区间在16.5美元-18.5美元,计划发行310万股ADS(美国存托凭证)。

目前,360金融的收入包括三个部分,其一、从资金方收取的技术服务费,对应招股书中列示的撮合贷款服务(loan facilitation services)和贷后服务(post-origination service)。

blob.png

这部分业务实质上就是P2P平台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说P2P业务收入目前占到360金融的总收入的大部分(68%)。其二、融资业务,即借贷服务,核心产品为360借条,今年9月份还推出了360分期、360小微贷。其三、介绍费(referral service income),2017年360金融开始通过推荐平台上风险偏好不合适借款人到其他资金方借款,收取介绍费。

blob.png

上表显示,2018年前9月三项收入已经远远超过2017年全年,其中技术服务费增长速度最快,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54%提高到2018年前九个月的68%。360金融官方声称未来的融资收入不会大幅增加。

再来看看360金融的成本费用科目,贷款及服务费用相当于管理费和融资费用之和,这部分占总成本费用比例大约为四分之一,销售费用占比最大,包括广告支持和营销费用,这部分费用主要用来开拓新客户。

blob.png

值得说明的是,360金融在2018年前9月坏账计提为0.36亿元,而前九月的总放款额为629.75亿,计提的坏账率为0.057%,真实的坏账率会如此之低?

blob.png

再来看看360金融贷款的利率区间。有64.2%的贷款的利率在24%以上。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逆向选择,信用状况好的人不会去借“高利贷”,因为这显得不理性,相反愿意以这么高的成本借款的人往往信用状况较差,因为这部分人无法从银行借到便宜的钱。因此很难相信360金融的真实坏账率会只有0.057%。

360金融今年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尽管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经营亏损却从2017年的1.66亿元增长到2018年前九个月的4.69亿元。

智通财经APP认为,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是否有较低的获客成本。从2017年到2018年,360金融多花了5亿元的销售费用,却只增加了1.8亿元的融资收入。以蚂蚁金服为例,2017年仅蚂蚁花呗和蚂蚁借呗的营业收入为122.51亿,净利润更是高达80.31亿元。阿里的生态体系为蚂蚁金服提供了充沛的流量和丰富的消费场景,这使得蚂蚁金服的借贷产品的获客成本非常低,从而利润率非常高。

读者也许会问360集团的安全软件有超过10亿的用户,甚至超过阿里巴巴的总用户量,那为什么两者的获客成本差异这么大?原因在于360安全软件离交易很远,缺乏相应的消费场景,流量变现率很低。而且360安全软件是低频应用,用户粘性低,用户转化率也低。

不过,360集团也有360导航和360搜索等其他系列产品,他们能向360金融导流量,但360搜索的市占率远不如百度,所以度小满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客户。因此,互联网公司金融公司的竞争本质上是背后支持它们的生态体系的竞争。

blob.png

上表显示了目前市场上背后有生态体系支持的金融公司,不过360集团对比其他互联网巨头并不占上风。

阿里和京东拥有庞大的电商生态,而电商离交易很近,而且有丰富的消费场景,非常有利于发展借贷业务。微信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社交流量,加上银行牌照的支持,腾讯金融实力不俗。百度的搜索和算法能够低成本获客和高效率的匹配。

除了360生态体系“不给力”以外,360金融手里的金融牌照也是少的可怜,目前只拿到小额贷款和保险经纪这两个分量不重的金融牌照,360金融不仅没拿到重要的银行牌照,甚至连门槛比较低的第三方支付牌照都未拿到,目前依然需要对接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接口。

blob.png

金融行业本质上是牌照生意,金融牌照越稀缺,那么这项金融业务会越赚钱。由于重要金融牌照的缺失,360金融错失了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期,因此目前360金融的体量远远落后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这也是360金融的融资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较小的原因。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