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实录︱基石药业-B(02616):IPO集资额大缩水,新药上市仍无时间表

此前有消息透露,基石药业计划上市集资约4亿美元,但最终计划集资额为约3亿美元。

2月13日,基石药业-B(02616)召开全球发售会,公司拟全球发售约1.86亿股股份,公司股份预期2月26日上市。

基石药业是一间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及分子靶向药物,公司的策略重点是肿瘤免疫治疗联合疗法,目前该公司拥有14条药物研发管线,包括三种处于临床阶段的肿瘤免疫治疗骨干候选药物(PD-L1、PD-1 及CTLA-4抗体),但尚无上市产品。公司高管在发售会上向智通财经APP表示,药品上市时间仍未确定。

基石药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江宁军介绍,2018年进行了11个临床试验,2019年下半年将进行28个临床试验,其中包括12个联合疗法试验。

image.png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6年和2017年,基石药业亏损分别为2.5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和3.43亿元。2018年上半年,基石药业亏损7.44亿元。更新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亏损额达到11.62亿元。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不超过18亿元。

年初有知情人士透露,基石药业计划上市集资约4亿美元,但最新资料显示,按中间价每股11.95港元计算,集资净额约20.67亿港元(约2.6亿美元),大幅低于此前透露的数字。对此,江宁军表示,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公司研发支持及公司发展阶段来决定上市融资。

根据计划,基石药业集资净额约40%将用于分配至管线中其余八种临床及IND阶段候选药物;30%用于分配至公司的核心候选产品;20%用于研发管线中其余五种候选药物以及研究及寻求新候选药物的许可提供资金;10%用于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以下为智通财经APP整理的全球发售会问答实录:

问:关于PD-L1和PD-1这两款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被广泛讨论,去年中国已经有两款药物出来了,而且目前定价比较低,公司是否在这方面感到压力,及如何应对竞争?

答:PD-L1和PD-1中国肿瘤新发生率是美国的两倍,中国肿瘤患者存活率是美国的一半,美国肿瘤发生率每年稳步下降,但中国却相反,因此PD-L1和PD-1药物在中国的需求巨大。我觉得竞争是好事,大家都选择最优、最好的产品,这是正面的竞争。竞争还是要为病人服务,中国有几大肿瘤适应症——肺癌、胃癌、肝癌,我们基石药业要在这几个重大适应症药物领域占比超过40%,根据公开信息,针对有些适应症,我们(药物研发)还是非常早的。我们认为竞争会带来更好的创新药物,使更多患者受到福利,这是我们作为制药人、特别是医生非常希望看到的。

问:公司也在探索其他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像癌症疫苗等,这方面能否分享更多?

答:免疫肿瘤领域有很多方向可以做,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强项,希望和别人不一样把事情做出来,我们最近非常高兴的是邀请到美国顶级专家、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兼AACR(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总裁Elizabeth Jaffee加入到我们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他会在癌症治疗的道路上给我们指导,让我们向前迈进一步。

问:关于融资,公司之前完成过两轮融资,都创下了当时的融资纪录,另一方面看得出来公司对资金有比较大的需求,之前在IPO过程中,公司向市场释放的信息是曾希望集资4亿美元,这次最终的结果只有3亿美元,这次集资目标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答:IPO对基石药业来说是重要的一步,我们根据市场情况、公司研发支持及公司发展阶段来决定上市融资,我们希望能够成功融资到我们期望的数字,使我们的产品进一步往前推进,同时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

问:公司成立才3年多,和药明的合作比较深,请问未来公司和药明的合作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答:我们和药明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我们临床前的大部分工作是通过和药明合作进行的,同时我们的生产——特别是CMC方面也是和药明合作。在CRO行业,药明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之一,我们希望和国际上最优秀的企业进行产品合作,我们同时也希望在中国找到最优秀的合作伙伴,例如药明。

问:刚刚提到公司会在内地拿一块地,这块地在哪里?您刚刚说,新的产线在两年内投入生产,PD-L1最快的上市时间表是什么时候?公司过去几年行政开支和研发费用亏损不断在扩大,会不会担心这方面影响投资者的吸引力?今年亏损会不会继续扩大?

答:我们在紧锣密鼓地打造自己的生产场地,希望它能在我们药物上市后,尤其是PD-L1上市后接棒,最大限度地制造我们的产品,同时我们会和合作伙伴保持back-up,即第二条产线,这两条产线需要同时进行的,只是地域不同。

关于研发投资,我们目前是研发阶段,资金绝大部分都花在项目上,无论是临床前还是临床试验,这是我们主要的耗资方面,香港投资人在不同的阶段都非常理解。去年香港股市开放给未盈利的公司来香港上市,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这是希望通过这个机会,给我们这样的公司多一些渠道融资,让我们把产品带给患者。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