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美到美日,逃不开的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 云锋金融 2019-07-04 20:30:05
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本文来自云锋金融公众号(id:majikwealth),经授权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

导读

“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当前头号强国,因而战争无法避免。在现代,战争的形式更加多样化,技术封锁、贸易战、关税战取代了以往的热战,尤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产业链上的攻城略地成为大国争霸的焦点之战。

01. 美英冲突

1897年6月26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阅舰式。皇家海军派出了21艘战列舰和44艘巡洋舰在内的共165艘舰艇参加检阅,以强有力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

彼时的英国,可谓盛极一时。

那一年,大英帝国的版图覆盖了地球陆地的1/4,这些土地上的人口都是女王的臣民。不论何时,总有大英帝国的领土照耀在太阳之下,人称“日不落帝国”。

“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旧约

时间回到1730年。彼时,全球各地的劳动人民,依然是手工劳动,生产效率有限。

从1730年开始,英国一路开挂,出现数个改变历史的发明,掀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

棉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第一个席卷的行业。英国依靠着绝对领先的发明与技术,打开了财富的大门。

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总值(单位:万英镑)

数据来源:《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云锋金融整理

英国纺织业的起飞主要得利于新技术的运用,从最初的飞梭到逐渐被改良的滚轮式纺纱机,都为最终“珍妮机”的问世提供了经验。

在此期间英国颁发的专利数量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1860年,“珍妮机”的发现在英国打响了“工业革命”的第一枪,它比旧式纺车的纺纱能力提高了8倍,机械化进程极大促进了生产效率,让英国成为地球上第一个“世界工厂”。

英国颁发专利数量

数据来源:《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云锋金融整理

英国人依靠棉纺织品的出口创造了巨额财富,1815年英国赢得拿破仑战争之后,奠定了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的强权地位。

“日不落”帝国,与日月同辉。

英国人的算盘打得很好,从殖民地进口廉价的原材料,再将棉制品销往各地,源源不断获取利润。

那时的英国,还没经历“分裂”,也没面临“脱欧”,它曾是全球化最积极的推动者。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1865

英国获得的这一切,离不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英国人深知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正是拥有核心生产技术,英国才能牢牢控制整个产业链,将产业链上最有利可图的部分握在手中。因此,为了防止技术外泄,英国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尤其对美国进行“围追堵截”。

从1795年起,外国船主被要求向英国提交乘客名单,提供乘客的年龄、职业、国籍等相关信息。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逮捕,轻则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重则被罚款和送进监狱。

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经济困难的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棉花加工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器设计图纸定为重罪。

1783年,远在大洋彼岸,美国独立战争刚刚结束,美国想要摆脱英国殖民地的角色,独立走上工业化道路。但美国的工业技术水平远远落后欧洲国家,一切百废待兴。面对英国的技术打压,美国人也有所准备,“多管齐下”筹划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1790年,美国国会通过第一部“专利法案”,规定任何人凭新技术都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并受到美国的保护,并且不会追究专利的来源。1793年修订,专利权仅授予美国公民。这与鼓励“山寨”英国的技术无异。

从1790年到1835年,美国一共颁发9225项专利,大多是对欧洲和英国已有技术的“抄袭”。英国人这一回合无可奈何,吃了哑吧亏。

在18世纪末,专利法都是地域性的,英国有英国的专利法,美国有美国的专利法,美国境内的英国专利纠纷由美国人自己来处理,可想而知,英国是有苦难言。

但仅仅靠“抄袭”英国,美国不可能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巩固国家的技术基础。

“专利制度为天才的火花增添了激励的燃油。”——林肯

创新需要什么?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的科技发明大多来自于一线的熟练工人,而不是实验室。

美国商会不遗余力从英国吸引工人,在英国报纸上大肆做广告,不惜开出重金,不少英国能工巧匠远渡重洋,成为美国本土工业的基石。

为什么英国工人宁愿放弃自己“一等公民”的身份,背井离乡,远渡重洋至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

当时,英国国内阶层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当一座座大工厂拔地而起,资本家已经牢牢占据了生产资料,再优秀的技术人员在英国也只能做流水线上的一枚“螺丝钉”。

英国的工人工资很低,并且随着工业化进程加深,工作也越来越难找,一位英国议员曾对议会说:“英国人离开自己的国家,不是因为他们想离开,而是不得已而离开。因为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工作。”

同时,“等级制度”在英国已经深入人心,从政界到商界,乃至教育界,大多都由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族垄断,普通人难有出头之日。

反观美国,没有严格的阶层划分,尤其是掌握一定技术的人才在这里甚至可以自己成为工厂主,英国政府的“围追堵截”在这种情况下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问她:“你丈夫在哪儿?”

“在美国。”

“他在美国做什么?”

“当沙皇。”

“犹太人怎么能在美国当沙皇呢?”

“在美国又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她答道。——尚勒姆·阿莱切姆,1900年左右

其次,美国的文化和价值成为吸引人才的强大感召力。在美国,自由精神深入人心,在一批批移民大潮中,除了英国的工人,还有英国的贵族。

如宾夕法尼亚州的创立者威廉·宾,曾在牛津大学读书,在英国是特权阶级。但由于主张信仰自由,平等反战,反对宗教歧视,被英国当局两次打入监狱。

心灰意冷的他不得不到美国实践自己的理想。在宾州这片土地上,威廉·宾拟定了“自由宪章”,保障司法公正、宗教自由、选举自由、免于不公正拘役的自由。

自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向往,也是有能力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政府制定了《移民奖励法》。从1820年到1928年,美国移民高达3800万人,他们不但为美国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也扩大了美国的内需市场,让美国的制造业能够在与英国竞争中站稳脚跟。

于此同时,英国人正在自掘坟墓。英国人仅仅想通过技术封锁来限制美国,却没有思考如何创造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壤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后期美国数次修改了“专利法案”,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从制度上提供了创新的土壤。

也许是“对胜利者的诅咒”,第一次工业革命末期,英国没有继续保持创新优势,而是过分依赖它的“霸主”地位垄断市场。

与此同时,国内的“反制造业”思潮开始兴起,批判工厂主,认为“工厂主身上都流着不道德的血液”,这导致了英国制造业实力不断的衰弱,以至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没能把握机遇,输给了后起之秀的美国。

1897年的庆典上,当人们还沉浸在“大英帝国梦”的时候,殊不知,美国制造业和GDP已经在3年前反超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两年后,英国卷入了布尔战争,而这场冲突成为英国从全球权利顶峰走向衰落的标志。大英帝国的霸权时代正式落幕。

02. 美日冲突

二战过后,日本百废待兴,主要制造能力不到战前的40%。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支援南韩参战,将日本作为补给基地。战争产生的特殊需要,使得美日联系更加密切。日本也在这期间,从美国和欧洲引进先进技术,开始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工业体系。

随着日本的和西方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日本很快告别了“逆向工程”,告别了“山寨”美国和西欧的技术,进入“科技立国”的时代,在制造业上更是站在了全世界的前列。

在1980年的时候,日本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一半。制造业更是发展迅猛,在70年代时,日本的彩电占据了美国30%以上的份额,汽车产量在80年代处于世界第一,半导体行业也处于世界首位,生产量占全球一半份额。

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60年代后半期,日本保持着年均10%的增长率。1964年10月,日本主办东京奥运会,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

1984年,日本股市突破1万点,之后走出了一波长达5年的大牛市。即便是1987年痛击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五”,也没能阻止日本股市的上涨。

一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甚至认为未来是日本的时代,开始主动学习日语,希望去日本的公司就职。

麻省理工的几个学者,合著了一本《美国制造》。这本书将苹果公司作为美国硅谷的代表企业,与日本的索尼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美国硅谷的企业技不如人,应该向日本企业学习。

在美国电影《风月俏佳人》中,日本商人昂首阔步,目空一切。

而此时的美国社会,充满悲观的厌世情绪。

美国恐怖小说作家史蒂芬·金,有部作品叫《末日逼近》。讲的是美军细菌武器研究所发生泄漏,有毒物质向全美扩散,导致美国社会趋于崩溃的故事。

在小说开头,得克萨斯州的两家工厂,因为受到日本进口产品冲击,一家被迫倒闭,另一家也奄奄一息。

看着自己一路扶持起来的日本大有超过自己之势,美国感到了深深的威胁。

据1989年的民调显示,68%的美国民众认为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敌人,舆论甚至开始讨论日本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应当受到“正义”的审判。

美国对日本的打压起初是从纺织品开始下手,先后与日本签订了《日美纺织品协议》等,限制日本纺织品出口。60年代末又开始出击日本的钢铁行业,先后与日本签订《日美钢铁产品协议》等,逼迫日本再一次限制出口。

贸易仅仅是手段,利益最大化才是资本的诉求。

如果说五六十年代只是一些小打小闹,七八十年代美国开始对日本半导体行业“重拳出击”。

日本纺织品和钢铁行业虽然发展迅猛,但这两个产业的科技含量有限,在产业链上的作用远不及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视角下,遏制一个国家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它永远不能占领产业链上的制高点。

一个世纪前,英国的蒸汽动力技术被美国获取并反超,最终美国茁壮成长起来,夺走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

如今的美国走到了当年英国的位置,前车之鉴历历在目。

上世纪60年代,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初期,日本以保护幼稚产业为名,制定了严格的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丝毫不在意,认为日本只是利用人力成本优势生产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收音机,而此时的美国企业正全心全意为军方服务,大量的订单让美国企业有点飘飘然,一切都顺丰顺水,并没有感到日本的丝毫威胁。

70年代开始,日本奋起直追,将“举国之力”投入科研。1976年,日本开始了“DRAM制法革新”项目,由政府牵头,联合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筹集资金737亿日元,组成“超VLSI研究开发政策委员会” ,用于进行半导体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突破。其中有20% 的项目是通用性,需要各个大企业一共派出科研人员合作开发,并且引入竞争机制,定期进行汇报交流。VLSI 项目成为日本“官产学”一体化的集大成者。

除此之外,日本开发银行为日本的半导体企业提供一定的低息贷款,而同期美国的硅谷的“风投模式”被税改重创,资本增益税从25%上调到49%,直到1978年才将至28%。

除了巨额资金支持,VLSI项目也解决了日本当时企业的一大弊病——缺乏有效的知识扩散体制,大公司之间的技术交流在此次合作的项目中得到解决。并且联合研发避免了企业的重复创新,降低了风险和成本。VLSI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持续4年,取得专利1210项,商业机密347件。

“如果说日本的企业在以尖端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新中创造了较好的成果,依靠的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学习系统的效率和知识、信息转让的广度和深度”。——日本经济学家今井贤一

到了64K DRAM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富士通公司的研发进度开始与IBM、德州仪器等美国企业并驾齐驱,而到了256K DRAM时代,美国才刚研制出来,日本富士通和日立的产品已经量产上市。

从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日本的市场占有率急剧上升。最终,日本竟然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DRAM生产国,而美国的DRAM市场份额不足20%。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独步天下,无敌寂寞。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为例,美国全球市场份额近100%。

DRAM市场占有率变化

资料来源:《战后日本经济史》

半导体行业最终成为美国对日“贸易战”中出手最重的地方。美国启动了“301条款”,甚至喊出“日本半导体威胁国家安全”的口号,强行让日本签订协定,限制日本的出口。

80年代美国对半导体产业限制

资料来源:金融论坛40人

日本半导体市场占有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路走低,很多人也将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衰退归咎于美国对日的贸易政策。

事实上,贸易限制本身并不应该成为一个产业衰退的借口。

资料来源:《新日本经济史》

首先是日本半导体行业的战略出了问题。以半导体储存器DRAM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搭载DRAM的机器由大型计算机转向个人计算机。

拥有上世纪记忆的朋友们都记得,计算机刚进入市场时,价格十分高昂,要想畅销,必然要降低价格。并且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很快,短短几年便会更新换代。

对于消费者来说,DRAM的寿命有五年左右就足够,但是价格要足够便宜。美国美光科技公司和韩国三星抓住这个趋势,开始大量生产面向个人计算机的DRAM,而日本的企业还沉浸在对“高质量”的迷信中。尽管日本生产的DRAM寿命长,质量高,但是与面向个人用户的计算机市场格格不入,最终被市场抛弃。

此外,日本的半导体企业认为代工厂只能生产廉价、低端的产品,坚持设计和制造不分离,拒绝转移半导体代工产业至海外代工厂。

代工厂的优势在于其折旧迅速,可以很快更新固定资产,保持自己领先的技术地位,并且与纵向联合型企业相比不会外泄半导体制造商的信息。

随着代工企业的生产技术逐渐成熟,代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一路领先。日本企业对折旧成本的漠视和对代工厂的轻视导致生产技术被反超,付出惨痛的代价。

除去行业本身,日本对于人才的态度也值得我们警示。在半导体行业,有一个无法绕开的名字——中村修二,他发明了高效发光的蓝色二极管,在此之前,整个产业界普遍认为蓝光二极管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一发明在2014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村修二的诺奖经历颇为传奇,算得上一段“逆袭”的旅程。1979年中村修二在一所二流学校——德岛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他进入日亚化公司,一家很不起眼的“街道工厂”。

进入公司后,中村修二极力主张研发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一笔资金后,中村修二开始了他的研发之路。起初公司对于中村修二还算支持,由于后来新任的社长的反对,中村修二的研究几乎中断。

即便经历波折,中村仍然成功研发出蓝光二极管。1990年公司申请了专利,该专利为公司带来了2000多亿日元的收益。

但是,公司仅仅给予中村修二2万日元的奖励。

这也折射出日本企业普遍的一种氛围,功劳属于公司。随后中村修二与日亚化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诉讼。最终东京高等法院作出判决,以日亚化支付中村修二8亿4000万日元告终。

1999年,对日本科研氛围失望透顶的中村修二从日亚化离职,赴美国加州圣芭芭拉分校担任教授。中村修二曾抱怨,在日本,买一只笔都需要社长的签字,而在美国,工作很容易推行,约束很少,实现了科研自由。

中村修二后来在美国创建发光二极管企业SORAA,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制造氮化镓对氮化镓基板发光二极管的企业。

在半导体行业,中村修二绝非个例。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与激励,或是创新更加根本的力量。

日本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03. 未来历史

近两个世纪的历史,记载着英美,美日这两个决定世界格局的压制与突围。

美国突破了英国的技术封锁,从英国手中夺取了全球霸主。表面看似乎是“技术偷窃”,实质上却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体制,如磁铁般产生的强大吸引力。

日本也曾不可一世,在汽车上的精益求精让美国无可奈何。但在半导体行业,传统思维固化与人才激励缺失,最终让日本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固步自封,画地为牢,错失反超美国的机会。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