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已回归22年,香港资本市场也经历数次沧桑与蜕变,而其所展现出的活力依旧不减当年。近年来,老牌外资投行在香港的话语权也正逐步被中资券商接管。7月德意志银行宣布一系列全球重组计划,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该行将退出全球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香港作为德银股票资本市场部的“重镇”,自然首当其冲。对于香港中资投行来说,也许是迅速崛起的好时期。
2019年的香港市场也正迎来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新时代,随着港交所对新经济企业大门的敞开,香港市场更添活力,聚集着越来越多企业的目光。自港交所“新规”于去年4月生效后,市场上大大小小的消息便从不间断,从小米(01810)、美团(03690)等“独角兽”的到来,到阿里巴巴拟回归香港上市,香港市场中明星企业敲门的概率也与日俱增。
回顾2018年4月,港交所修订“新规”迎来更多元企业之际,国泰君安国际(01788)执董兼副行政总裁王冬青便曾在《专访国泰君安国际(01788)副行政总裁王冬青:“同股不同权”并非新鲜事物》中表达了对于这一上市模式到来的期待。
时隔一年后,智通财经APP再次来到国泰君安国际,对公司执董兼副行政总裁王冬青进行了一次专访。作为见证了香港22年来市场变化的中资资深投行家之一,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的未来,王冬青言语中透露着信心。在他看来,未来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更加稳健和多元化。在市场募集资金能力方面,他则表示,香港在欢迎好项目的同时,亦有能力承载大型融资需求。
(国泰君安国际执董兼副行政总裁王冬青)
以下为智通财经APP整理的专访实录:
香港市场的资金募集能力可承载数个阿里
智通财经: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预计“同股不同权”股票可于今年纳入互联互通,也曾提到日后将商讨科创板企业纳入互联互通内事宜。您认为当中实施起来是否会有挑战性?若未来纳入,对于港股市场将会有何影响?
答:过去谈到两地资本市场的互通相对而言以单向为主,现在更多是双向,这对于两地投资者来说都很重要。
科创板的纳入与“同股不同权”是相对应的,我认为科创板对于香港投资者来说并不陌生,不论是其注册制还是定价方式。不过,在同股不同权方面,我们需要向内地投资者更多地进行解释和普及,使其了解这类“同股不同权”公司其模式的优劣势在哪,也包括一些生物医药企业,从而能够分析上市公司股票的潜在回报和风险。
若未来纳入互联互通之后,随着更多优质标的可供选择,市场的成交量自然会活跃起来,这与2014年沪深港通的纳入是一样的,对于两地市场是加分项而不是减分项。
智通财经:随着港交所一系列政策的推出,香港作为内地市场与境外市场沟通的渠道,通路正变得越来越广和深,您认为目前的香港和内地是否已具备相应的风险控制能力?
答:确实,风控的管理和转变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内地未来可能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如“同股不同权”政策出台后,需要对教育投资者进行相关概念普及。
随着新的市场互通后,可能会有类似针对新市场的融资融券的业务出现。融资融券带有杠杆性质,因此具备一定风险,相信结合新政策出台之后,监管机构会根据开通之后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维护市场中风险的可控性,对于两地市场来说均是如此。
智通财经:港交所新政改革后,即将迎来阿里巴巴的回归,市场上也有中概股回归潮到来的说法。您认为短期对于香港市场的募资能力是否会有所冲击?
答:香港自由市场的特性多年以来没有变,我认为香港不担心资金规模,而更关心的是要寻找好的项目。只要好的项目来,即使上千亿的融资规模,香港都是能够承载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企业回到中国上市,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特别这几年贸易形势可能已经对资本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像阿里这样中概股的回归,我认为有企业自身发展的考量,对公司来说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对企业发展是有利的。相信体量并不是问题,香港市场容纳几个阿里都没有问题。
智通财经:近日百威亚太的上市于认购环节搁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或因定价偏高,您如何看待此次退市?这对于其他拟上市公司有何启示?
答:每一个赴港IPO公司的延迟上市,背后可能都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现在公开层面上市场认为其原因可能是估值偏高,有些报道则认为其融资是为了还债。
实际上,香港公开发售的部分还是比较热烈的,散户方面已经占了融资额的一半,据不完全统计,几个主要的公开发售规模都达到400亿左右。可能更多还看机构,因为散户的数量是有限的。价格可能是其因素之一,企业想发的价格与投资者期望的价格之间有一点差距,最终还是由企业来决定是否暂缓。但我相信,公司在时机成熟后还会回来,继续在香港上市。
风控投入位于中资投行前列
智通财经:近年来国泰君安提出要国内、国外相配合,管理层也曾透露,未来科创板业务将由国泰君安总部投行负责,国泰君安国际将配合寻找标的物,若有红筹回归也将直接参与配合。双方具体将以何种方式统筹国内和国外投行业务发展?
答:“国泰君安是一个国泰君安”,这是公司这几年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是以一个国泰君安的准则进行发展。我们会根据不同市场的特点,结合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推荐和协助项目在两地的挂牌上市。可以看到,内地一些企业在上市之后,也存在想要赴香港上市的可能。作为一个国泰君安,大家会互相交流,争取使协同效应再上一个台阶。
智通财经:两年前公司将自己定位在“金融服务商”,不急功近利,不赌博,投行追求稳定增长。国泰君安国际作为较早进入香港的券商,您认为当前的香港市场环境较过去有何变化?投资者的心态是否有改变?公司定位是否有新的转变?
答:对我们而言,母公司国泰君安证券是国内前三大券商之一,拥有雄厚的股东背景,我们在“一个国泰君安”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国际业务。目前除立足香港外,公司还于2015年在新加坡设立新资管及证券业务。在近20多年香港市场风风雨雨中,公司经历了97年金融风暴、03年SARS、08年金融危机,不仅在服务全球资本市场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而且在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管理也非常重视。
投资者的心态随经济环境而变化,从恒生指数的结构变化便可以看出,一些传统工业、金融业的比例正在降低,新经济等相应的比例正在提高,当中对于投行来说都存在一定的机遇和挑战,要把握住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经济大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想法。
我们会根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包括法律法规变化、投资者结构变化、两地监管政策变化等,结合我们的自身优势发展多元化业务,尽量优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同时,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更好的投行品牌,包括投行的项目选择、与客户沟通时对市场变化的把握、投资者心态以及对行业的看法等,抓住机遇拓宽业务网络,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
智通财经:风险管理能力是证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泰君安国际在风险管理上有哪些防范措施?和同行业相比有哪些优势?
答:无论是华尔街的百年投行,还是在香港金融服务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优质投行或券商稳健发展的重要砝码,我们对2008年中的贝尔斯登和雷曼事件仍记忆犹新。所以,随着公司发展规模的扩大,我们在风控方面的投入应该是走在中资投行的前列。近几年,我们增加了许多风控、合规及法律部门的人员,公司在风控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常年位于中资前列。效果也较为明显,公司面对许多事件时风险往往是在我们预期之内的。
这样一来,我们一方面对于政策的把握有相对前瞻性的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和监管机构的沟通也较为通畅和透明,使我们能够更早地理解到监管层面对于券商和投行的看法,及时调整我们在风控方面的策略。
智通财经:公司投行业务在人才队伍建设、业务渠道、客户服务等方面未来有何新的发展规划?
答:目前我们全公司员工总人数大约在550人左右,实际上这个数字在两年前还不到400人,整体来看发展速度是较快的。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继续在前线、中后台等部门继续聘请有经验的专业化人才。
随着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和扩张,人才梯队也需要进一步多元化。目前我们的团队成员当中有一些来自本地、中资投行,有一些来自外资投行。把各方面有经验的人集中在一起后,无论是前线业务还是风控业务都会做得更好,未来几年我们也会更快地增加人手。
中、外资投行在新经济行业份额正愈发均衡
智通财经:公司将更快地增加人手是否意味着更加看好香港投行和资本市场未来的行情?
答:投行和券商业务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新经济等是紧密相连的,不过即使在07、08年市场相对低迷的时期,也有30多家企业挂牌,这一数字于去年发展至将近200多家。我相信香港资本市场会持续健康地发展。随着港交所未来更多的业务如互联互通等出台,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会更加稳健和多元化。
智通财经:中资投行近年在港股IPO中的话语权大大提高,但新经济行业IPO申请人却仍更偏好外资保荐人,未来中资投行应该如何争取新经济公司?未来中资是否有望超越外资?
答:新经济行业中,外资投行所占的主导地位的确比较高,我个人理解是有一些历史原因的。香港于去年4月才出台了生物科技企业和同股不同权企业的相关政策,而一个公司决定上市至少要经历2年的时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本准备在美国上市,而后回到了香港。然而,由于在美国当地拥有牌照的中资投行相对较少,许多由美国转回香港上市的企业已经由外资投行跟踪了一两年,甚至三年,这是历史原因。
此外,自去年4月之后,随着小米等其他企业上市,中资投行在新经济行业中的比例近半年也正逐渐提高。企业来到香港上市,中资投行本身便具有优势。随着直接来香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越来越多,中资投行的比例会相对提高,中资与外资的份额也会越来越均衡。
目前外资投行在某些领域的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和对企业认知度等方面可能会优于中资,当然这一现象也在变化,中资的分析、研究能力也在不断成长,特别是中资投行与券商对中国经济的熟悉度还是高于外资同行,虽然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平分天下格局的来临相信也不会远。
智通财经:港股市场2019年上半年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您如何看待下半年的港股IPO市场?如何看待全年的融资规模?
答:至6月底前,港股市场包括转板等的上市企业有84家,较去年同期数量有所降低,但在融资规模上较去年有所提升。预计今年仍会有160 - 170家企业挂牌,虽然较去年有所降低,但也位于历史前三。融资规模方面,去年可能有较多像小米、甘肃银行等“巨无霸”形成支持,今年百威上市的推迟或多或少会对全年融资规模有所影响,有可能未必能超过去年的融资规模,但随着优质标的越来越多,我相信中长期港股市场活跃度将稳步提升。
附:专访国泰君安国际(01788)副行政总裁王冬青:“同股不同权”并非新鲜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