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36氪”,作者王毓婵。
Vlog成为了几家视频平台用户增量竞赛的新主题。而最近加入这个竞技场中的一个新选手是爱奇艺(IQ.US)。
以电影、电视剧、综艺等专业版权视频为主要内容的爱奇艺最近上线了一款名为“爱奇艺随刻”的Vlog应用,显然是有意与快手、抖音、哔哩哔哩(BILI.US)、微博(WB.US)等先行者共分一杯羹。
Vlog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视频日志”,创作主题涉及旅行、美食、宠物等。它的制作相对简单,创作者用镜头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想,再通过后期剪辑,配上音乐、文字或贴纸等,就可以制作出一个Vlog了。
通常来说,它比抖音上的15秒短视频要长一点,又比爱奇艺上的专业版权内容要短一点。比快手上的吃播要精致一点,又比哔哩哔哩上专业剪刀手的创作要轻松一点。
为了鼓励用户创作Vlog而诞生的爱奇艺随刻App设计非常简单,仅有动态、发布和个人主页三个界面。没有针对博主或内容的搜索功能,也没有对博主或内容进行任何分类。用户完全通过下拉动态页面,触发推送获取内容。
这款应用动态页面的信息流设计不算新鲜,看起来非常像微博的“趋势”视频信息流——横屏视频封面+标题,整个手机屏幕上往往可以同时呈现2-3个视频的基本信息。在发布页面,用户可选择本地导入或直接拍摄视频,可使用多种视频编辑工具,包括视频剪辑工具、滤镜美颜、变声和添加音乐等。
目前看来,该平台上的视频大多以记录素人日常生活为主,内容也离不开旅行、美食、宠物、育儿等常见主题。从它不允许搜索、不支持分类的设计也能看出,爱奇艺试水Vlog的思路不同于哔哩哔哩,前者强调素人,而后者更依赖网红。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哔哩哔哩就相继推出“30天Vlog挑战”、“Be A Vlogger”、“理想生活Vlogger大赏”、“Vlog星计划”等一系列计划,扶持并激励Vlogger进行创作。这些活动往往以官方扶持并奖励头部UP主创作的形式展开。包括杰里德Jared、力元君、徐大虾咯、纳豆奶奶等在内的拥有数十万或上百万粉丝的头部UP主均参与了此类活动。
不同于爱奇艺有点佛系的推广方式,哔哩哔哩有自己的优势——用户显然更有UGC内容的创作经验,也有关注UP主创作的群众基础。哔哩哔哩官方数据显示,4月份该网站Vlog视频投稿量同比增长7.6倍,单月投稿UP主数同比去年增长7.8倍,曝光量达60多亿。
跟哔哩哔哩一样有UGC创作经验的视频平台还有快手。而且,单从内容风格上来说,快手可能比其他任何视频应用都更接近成为一个Vlog平台。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快手上的视频都太短了。
本月,快手开始内测长视频,将视频长度限制在57秒以上,10分钟以内;一个月前,它的老对手抖音已经在小范围内内测最长15分钟的视频形式。4月,抖音开放了15秒短视频的限制,时长大于30秒的原创Vlog,即可参与“Vlog十亿流量扶持计划”。
本月,字节跳动旗下西瓜视频也宣布针对Vlog内容推出“万元月薪”计划,设立百万创作基金、亿元现金分成池,“帮助优秀Vlog作者实现月薪过万,激励长期优质内容创作。”
微博也在竞技场之内。它的主要优势在于明星用户的吸引力,所以它的Vlog推广计划也是围绕“明星带头”的思路来展开的。
2018年9月,微博发起了“明星制片人微计划”,邀请了易烊千玺、杨紫、周笔畅等明星参与拍摄自己的Vlog,制作了超300档项目,视频总播放量达到60亿。另外,还推出了鼓励普通用户拍摄Vlog的措施:只要用户在过往30天里发布超过4条Vlog,就能申请成为微博认证的Vlogger,享受微博的扶持。
Vlog制作门槛低,欣赏门槛也低。对于各家视频平台来说,既可刺激用户创作,又可刺激用户观看,所以被看作是一个创造新内容、吸引新用户的新兴视频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平台忙得热火朝天,但用户对Vlog这种视频形式的认知其实还非常有限,它的创造力还没有被证实。
另外,对于像爱奇艺这样“跨行做Vlog”的平台来说,要想用户形成在爱奇艺上制作、观看UGC内容的习惯,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今年6月,腾讯酷鹅研究院发布的《短视频用户洞察报告》显示,Vlog目前的全网用户渗透率其实还很低,在被调查的用户里,有近六成用户根本没有听说过Vlog,有七成用户自称从来没有看过Vlog。Vlog用户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告知女性用户上,主要的传播平台是微博和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