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全景:管理架构独立齐全,产品以传统优势资产为主

作者: 中信建投证券 2019-07-24 17:24:27
中信建投杨荣团队"银行深度报告解析系列"第三期:《理财子公司全貌与规划》电话会议纪要

本文来自“eResearch杨荣团队“。

工银理财

在6月6日,在北京市正式开业,标志着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理财子公司的正式运营,公司注册资本160亿元,也是目前注册资本金最多的银行系理财子公司。

在组织架构方面,下设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原工商银行(01398)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建纲任董事长,许海任监事长;从管理层来看,下设产品营销、投资研究、风险管理、运营支持、综合管理五大板块,总共包含20个部门,原金融市场部兼同业业务部负责人唐凌云出任总裁。

在产品特色与体系方面,工银理财已经推出了固定收益增强、资本市场混合、特色私募股权等三大系列共六款创新类理财产品,涉及固收、权益、跨界、量化等多市场符合投资领域,主要有三大特色:

一是投资门槛低,固定收益类和混合类产品的起投点均为1元,可以满足更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二是体现长期投资理念,投资期限较传统产品有所拉长,力求为投资者实现长期稳定的回报。

三是股权投资聚焦科创企业,其发布的权益类产品以科创企业股权为投资标的,为投资者开辟了分享企业成长红利的新途径。同时,工银理财还与多家基金、证券、私募等金融同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优势互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共同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截至5月底,工商银行理财总规模近3万亿元,其中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规模超过3700亿元,保持并巩固了中国银行业资管第一大行地位,既为投资者提供了财富保值增值的专业化服务,也通过资管业务为实体经济注入了大量源头活水。

未来,工银理财将成为工商银行“大资管业务的核心平台和旗舰品牌”。同时,工银理财将坚持大资管战略引领,强化整体联动,发挥战略协同效应,努力成为全球资管行业中的靓丽名片”。

建信理财

6月3日,在广东省深圳市开业,注册资本金150亿元。虽然公司注册地并非在母行(建设银行:00939)所在地,但按照公司章程,只要是业务有需要,建信理财可以再设分支机构的。这意味着,为了保持跟母行信息通畅等问题,只要经过监管审查和允许,建信理财也可以再回北京设立分支机构。

在组织架构方面,目前,建信理财共有100多名员工,大部分来自于总行资管中心,还有部分来自于其广东省分行资管中心和深圳分行资管中心。公司核心业务岗位已经全部配置到岗,后期还将根据业务需要扩充人手。

在高管方面,建信理财高管配置要比工银理财更多。根据公司章程,工银理财董事会由5至7名董事组成,下设三大委员会。而建信理财董事会将由五名至十三名董事组成,下设四大委员会,分别为:战略发展委员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此外,未来公司董事会还可根据股东要求或实际需要,另外再设立其他专门委员会。在管理层上,除了总裁、副总裁以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之外,建信理财还将设立首席官一职,相关的人事决策会随着建信理财的实际展业上轨道之后而做出。

目前,建信理财的董事长为原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经理刘兴华,总裁为原总行资管业务中心副总经理谢国旺。

在产品体系方面,在设立初期,公司将会采取较为谨慎的策略,其产品配置不会只考虑股票、债券、非标或流动性资产,而是采用组合的方式,包括偏股、偏债、偏非标、偏货基等类型。特别是在初期会围绕着“指数”产品进行设计。在开业当天,建信理财就发布了建信理财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指数,该指数采用“1+5”体系框架,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指数”为主线,贯穿粤港澳大湾区价值蓝筹、红利低波、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消费升级5条子指数线,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建信理财还将发行“乾元”建信理财粤港澳大湾区指数灵活配置、“乾元-睿鑫”科技创新类、“乾元-安鑫”固定收益类、“乾元-嘉鑫”固收增强类等多款覆盖权益、固定收益市场的系列理财产品。

与一些理财子公司同原资管部门将维持短暂并存局面,待存量业务处理完毕或过渡期到期后,原资管部门即撤销的做法不同,建信理财作为建行集团资管业务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基石,将实行与其他资管子公司“定位明确、错位发展”的战略,以充分利用各自业务特长加强合作。为加强顶层设计,建行总行已经设立了资产管理业务委员会,将原“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更名为“集团资产管理部”,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剥离经营职能,扩充管理职能,来统筹全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

交银理财

6月13日,在上海揭牌成立,注册资本80亿元。

在组织架构方面,交银理财在公司本部设19个部门,覆盖前、中、后台,包括独立的IT部门、信披、营运等职能部门,以及包括审批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门在内的风控部门等等。在人员配置方面,在母行资管中心内部会招聘近百人,还会通过集团招聘、借调等方式补充部分员工,尤其是在财务管理、科技开发、估值分析、信息披露等方面做人员的补充。

在产品体系方面,公司将致力于打造覆盖全市场、全资产、全渠道的产品体系。在设立初期,产品将以稳健为主要特征,投资范围以固收类为主,现金管理类与固定收益类合计占比将在80%-90%,并把固收类产品打造为理财公司的拳头产品和旗舰产品。

未来,交银理财在权益类产品上的占比会逐步增加。据了解,初期权益资产占比在3%左右,两三年将提高到5%,甚至10%。同时,作为创新产品,公司也会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热点,适时推出特色主体的产品。当前,交银理财也已经在商业养老、科创投资、长三角一体化、要素市场挂钩等策略上做好了储备。

对比工银理财注重自主创新,建信理财注重板块协同,交银理财更注重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如与信托公司合作,获得非标资产;与保险机构的合作,增强股权长期限投资能力。同时,交银理财也将充分利用集团旗下信托、投行、租赁、保险等多个金融牌照的优势,利用全球化网络加大全球资产的配置能力,不断拓展业务。

此外,虽然与其他银行一样采用资管部门和理财子公司并行运作的方式,但交通银行(03328)的选择是通过“委托”模式来处理存量理财业务。开业后,交行将与交银理财签订委托协议,将理财业务日常运营管理职能委托给后者,既满足业务风险隔离的要求,又避免的资源的重复配置。

据了解,交通银行拥有1万亿元左右的理财资产规模。其中近一半的产品可以在过渡期内到期,四分之一的规模将通过重新签订合同的形式转移给交银理财。此外,剩余一些非标资产还可以通过“非标转标”的方式由交银理财来承接。

中银理财

7月4日,在北京正式开业,注册资本100亿元。

组织架构方面,中银理财共设立市场与政策研究部、产品与系统研发部、销售部、信评与审批部等17个部门(专设跨境产品部),同时设立产品管理委员会、投资与决策委员会、运营估值委员会,以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4个专业委员会。

团队方面,中银理财董事长为中行投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东海,中行(03988)私人银行部总经理刘敏及其他数位部门总担任非执行董事;管理层中,总裁王卫东为投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在产品体系上,中银理财按照风险从低到高分为:固定收益类、混合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权益类四档。在开业仪式上,中银理财推出五大理财新品,分别是“全球配置”外币系列、“稳富——福、禄、寿、禧”养老系列、“智富”权益系列、“鼎富”股权投资系列以及指数系列。

其中,“全球配置”产品是中银理财发挥集团全球化优势推出的外币理财产品,服务客户多币种理财需求,帮助客户收获全球多市场投资的多重收益。“稳富”产品是为养老客群提供长期投资、策略稳健的理财产品;“智富”“鼎富”产品重点投资于股票、非上市股权等。

总结

作为首批开业的国有大行的理财子公司,这四家理财子公司在组织架构、产品体系和发展规划具有一些共同点,预计也将会是其他后续开业理财子公司的共同特征:

其一、理财子公司的一把手或二把手基本来自于母行原资管部门,同时也会搭配以金融市场部门等投资部门的负责人。这种考虑一方面是有利于理财转型和存量业务的顺利过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大与母行、其他资管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调和联动。

其二、原资管业务部门均会与理财子公司同时并行,但职责有所不同。原资管部门的职能很可能转变为集团资管板块的协调部门,负责子公司与母行、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调。同时,原资管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着处理非标的任务,尤其是一些无法由理财子公司承接的资产。

其三、管理架构独立而齐全,覆盖前、中、后台。在组织架构上,完全按照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要求,进行独立运营。此外,在人员配置上,大部分均来自于母行,而少部分来自于对外招聘。

其四、在产品体系上,开业初期均是以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等传统优势资产为主,同时配以一定比例的权益类资产。后期,还会增加一些创新类产品,如与各类指数挂钩的产品。

其五、在发展规划上,各家银行均十分看重理财子公司对集团大资管板块的重要位置。理财子公司既是集团资管发展的最主要载体,也是各资管子公司协调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当然,除了共同点之外,这四家理财子公司也表现出一些差一点。首先,注册地不同。资管业务本身无经营地域限制,但由于经营侧重点、禀赋优势、发展目标和定位等方面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其次,初期权益类产品配置的方向有所差异,如工银理财重视科创板的投资策略,而建信理财更重视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机会。

此外,对理财子公司的发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工行更重视理财子公司本身的创新产品设计和投研能力,建行更重视理财子公司与集团和其他资管业务的协调联动,而交行基本理财业务全部交给子公司处理,包括存量和新增。

理财子公司收入展望

对标基金公司的收费模式,目前正常公募基金的年管理费率是在1%-2.5%之间,股票型基金高一些在1%~1.5%,债券型基金低一些在0.5%~1.5%,货币基金相对要便宜很多,在0.25%~1%。此外,托管费率在0.1%~0.25%,销售费、申购费和赎回费等若有,分别也在0.25%、1%~1.5%和1.5%左右。

而现在各家上市银行理财业务收入与理财余额的比值只有1%不到,低的甚至只有万分之几。当然,这其中有商业银行“薄利多销”的考虑在里边,通过实施较低的收费,扩大理财规模基数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未来,随着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收费模式也将更趋于成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银行理财业务收益有望触底回升,但总体仍然很难超过公募基金。主要原因在于,银行理财资管业务对母行来说,是经营零售客户的重要方式,而零售客户对母行的贡献也不只是来自于资管理财的收入,更多的可能还是对表内存贷业务的协同带动作用,从而银行仍需要实施更低的费用标准来扩大资管规模。

对银行集团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1、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1)银行资本金减少。理财子公司有10亿以上的注册资本金,将降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比如:工行理财子注册资本金160亿元,其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合计17万亿,降低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0.09%,资本消耗相对较小。

(2)长期股权投资增加。非保本理财之前记在银行表外,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体现;但是理财子公司成立后,理财子有独立的一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反应在银行集团的合并报告中,银行集团增加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规模在50亿-150亿之间。

(3)银行承担的隐性的风险在降低。风险隔离后,银行承担的近30万亿的理财的隐性风险将逐步消除,尽管理财子公司和资产管理部同时存在,但是存量的规模会逐步减少,而增量的非保本净值性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整体的隐性风险在降低

2、对集团利润表的影响:手续费佣金收入占比下降,非息占比保持不变

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资管部门和理财子公司同时存在,但是资管部主要管理存量产品,而理财子主要管理增量的净值型产品。存量规模会越来越小,而理财子公司的规模将越来越大。

在最极端的假设下,如果存量规模为零,理财子公司管理全部的资管产品,这种情况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理财价差收益将减少,而同时银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将增加,非息收入中投资收益将增加。由于目前银行集团是100%持有理财子公司的股权,反应在银行报表中的收益端综合影响是相当的,从而理财子公司成立对银行非息收入的影响基本上不存在。

3、理财子公司的自营投资收益将增加,这是新增的投资收益,提高非息占比

之前银行的资产管理部没有资本金,从而资产管理部只能代客理财,没有自营投资收益。但是理财子公司成立后,10亿元以上的资本金,部分是可以用于自营投资。银行可以做大类资产的配置,可以投资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同时投资他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这块的投资收益也将增加,其资本回报相对较高。这块收益作为资本回归,同时作为投资收益,可以提高银行集团的非息收入占比。

投资建议

我们推荐银行股的主逻辑是:资本和资产质量是约束银行股估值的最为核心的因素,这两个因素本年内都在变化改善,从而估值修复空间将逐步打开。

其一、资本主要是银行发行永续债来补充一级资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扩大信贷投放的规模。我们预计全年永续债发行规模在4000亿,已经成功发行1500亿,最新工行800亿的永续债也已经拿到银保监会的批文,下半年预计会有2500亿的发售规模。永续债的发行是我们看好银行板块主逻辑的重要一环。

其二、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将提速。(1)近期有媒体报道:股份行可置换其它金融机构的隐性债务,这就是说:之前使用表内贷款来置换本行表外的非标、表内的平台贷款等;而今银行可以用表内贷款置换其它股份制银行表外的非标、表内的平台贷款。我们调研了股份制银行,此情况属实,而且银行在本年2季度就已经开张此类业务。我们之前已经提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年内会暴露出来,必须采取措施来化解风险,从而带来银行估值修复。这一系列行为都在印证我们的之前的观点。

(2)上周五,媒体报道平台类贷款存量隐性债务风险处置将提速,经省级监管部门审批通过的项目,且项目收益可持续的,可以借新还旧和展期、具体方式都有明确规模。我们认为: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可以置换;置换周期会比较长,因为隐性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37万亿,其中平台贷款16万亿。

(3)地方AMC监管新规公布,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将提速,不然也不会在这一个时点出台。

0.7倍PB对应的地方政府债务隐含的不良率为35%,近16万亿的平台贷款占隐性债务风险的比重为42%,平台贷款风险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隐含的不良率将下降到20%以下,按照我们之前的测算结果,20%的隐含不良率银行对应的板块估值将修复到1倍左右。目前老16家上市银行PB为0.76倍,下半年板块提升的空间在30%以上。

中长期重点推荐:招行、平安、宁波、浦发、民生;中行、上海;常熟、苏农。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