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国金证券。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燃料电池的会议,今天会议有几个特点,第一有17家公司来参加,第二参会也都是公司的高管,第三,会议板块的代表性很强,参会公司占据燃料电池产能估计超过70%。非常感谢大家对国金燃料电池团队的支持。
希望大家不单把产业放在看政策的逻辑上,而是更多关注整个产业链发展到什么程度,成本下降到什么程度,产能和产量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多关注在产业本身,政策只是锦上添花。政策肯定会有,早一天晚一天并不影响对整个投资逻辑的判断。
燃料电池这个板块会跟光伏一样,都会成为能源产业的一次革命,是可以看5年甚至10年以上的大产业,现在处于刚开始布局阶段。回到行业和板块本身,我们认为无论是从产业的完善还是板块的机会上来讲,这次都会有一轮相对较大的机会。
总体来说行业本身可以用四句话去提炼:
1. 成本迅速下降
2. 需求爆发在即
3. 政策呼之欲出
4. 板块估值被低估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关键词。前两点是关于行业本身的问题,成本和需求是燃料电池这个行业能够真正爆发的内在驱动力,也是这个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政策和板块。燃料电池作为新能源的后起之秀,核心就在于需求够大,成本够低,这是该行业能够爆发的根本原因。
01 成本
为什么光伏可以从05年只有几百个兆瓦,发展到现在有100多个GW,增加了200多倍,因为它的成本降低的速度够快,潜在需求够大。这与我们看燃料电池是非常类似的,燃料电池在2017-18年刚开始导入时的成本和现在的成本已经发生了50%以上的下降,对应零部件可能下降的更快。这对于去年产量只有2700-2800多台车的小产业来说,这个成本下降幅度已经是非常快的了,基本上都是靠技术进步和国产化来做的,还没有靠规模经济来做。所以我们觉得它的成本下降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也是很多行业外的人经常忽视的一点。成本的下降也才会进一步的带来需求的爆发。现在的成本下降,在未来还会持续的下降。燃料电池一旦上到30万这个量级,有可能是比燃油式的发动机成本更低的。现在这个时点已经可以看到这个成本下降的趋势,在规模不足3000台车的基础上,成本下降幅度已经很大了,未来的成本下降还会更快。我们预计今年量上面翻番是没有问题,能不能翻番后再翻番还需要看政策出来的力度和时间点。
有些投资者也比较关系燃料电池里氢的效率问题。我觉得效率是为成本服务的,高成本的高效是没有意义的。效率是为了降低成本的,如果光看效率,光伏也只有20%的效率,但它的成本非常低。燃料电池是相对高效率上的低成本。
第二点是产业链在成本降下来后会变成熟,从参加电话会议的上市公司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在各个环节做产业国产化的企业非常多,包括很多未上市的企业。产业链国产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如果今年膜电极能够在国内大批量使用,那我觉得已经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国产化格局,对行业发展是比较有利的,对于国家政策补贴也是没有障碍的。
02 需求
我们认为今年是全面爆发的,主要有两点。一个是销量上,19年全国销量只有2800多台,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半的销量是在去年12月份才生产出来。跟企业沟通得知,年前的产能拉的较满,如果没有疫情,一季度的数据应该比较好看。去年从7月份开始没有新政策出来,这种情况下12月份的产量已经占了全年的一半。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们对今年的量比较乐观。需求今年翻番是没问题的,如果翻番完再翻番就是锦上添花。第二个是结构上,去年不到3000台车里面有1000台是大巴,1000多台是物流车,还有一些其他车。今年来看,重卡是值得关注的。燃料电池和光伏和锂电不同的是,光伏和锂电只用考虑设备成本,只有设备成本降低了总成本才能降低,但燃料电池还需要考虑原料(氢气)成本。如果原料成本下降了,相应运营成本就会下降,运营成本下降了可能一年省的油钱就有几十万。所以考虑车价并不是说一定车本身便宜,有可能车贵一些,但经济成本足够低。因此以我们对重卡是非常关注的,一辆重卡相当于几十台常用车的燃料消耗,这对国家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点,是锂电池无法做的,也是我们笃定政策会出来的原因。重卡今年肯定还起不来,但在这个趋势下我们对后面的增长还是乐观的,因为它的量非常大,对于整个产业的意义重大。
03 政策
政策肯定是要出的,在电动化的大背景下,燃料电池是整个汽车领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商用车的电动化只能用燃料电池来做。结合跟各个企业讨论的结果,国家对这个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的。跟锂电相比,燃料电池政策可能不会只补车,可能还会补基础设施。聚焦区域可能会更集中,不会全国铺开,这更有利于优势企业。
04 板块
这段时间科技股和电动车都在大暴涨,逻辑上讲燃料电池即是科技股,又是电动车,取交集的话,燃料电池是不多的还没有涨的板块。目前相关企业的涨幅和位置也都还没有年初1月份的时候高,估值上也都还比较合理。
综上核心就是2020年在量上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除了原有的需求,重卡的需求也会慢慢的起来;成本在大幅下降的基础上未来还能继续大幅下降;相关政策也会逐步出台,时间上无法确定,但是一定会有,也会更有利于优势企业。
(编辑:郭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