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AAPL.US)未来将推出折叠屏产品,或许只有它才能告诉你,为何需要折叠屏?

作者: 智通编选 2020-03-05 20:42:29
与去年的折叠屏手机相比,Galaxy Z Flip终于在场景化使用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折叠屏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本文来自光电与显示。

在国内消费者纷纷关注屏下摄像头技术、高刷新率屏幕时,三星Galaxy Z Flip突然之间火了。

与去年的折叠屏手机相比,Galaxy Z Flip终于在场景化使用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折叠屏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固然Moto RAZR也有相似的设计,不过目前曝光的些许问题仍未能得到解决,更何况对Moto这一品牌来说,情怀更甚于产品,泯然于众人也成为了必然。

能够尝试折叠屏手机的手机厂商不多,最重要的是需要有足够的品牌力支撑起产品售价,目前仅有三星以及华为的折叠屏手机上市销售,至于柔宇FlexPai到现在还没影呢。

苹果(AAPL.US)迟迟未动,或许是市场对折叠屏手机信心不足的另一个原因,直至Z Flip寻找到了新的曙光才有所缓解。苹果对折叠屏也并不是全无想法,日前外国媒体曝光了苹果申请的一项名为“电子设备的可折叠盖子和显示屏”的专利,如果算上苹果之前申请的涂层专利、铰链结构以及折叠屏专利后,苹果似乎在用行动表示,折叠屏市场它也想来分一杯羹?

image.png

折叠屏,苹果优势巨大

目前折叠屏的现状是:大部分情况可以正常使用,少数情况下存在硬件问题,软件则一直存疑,安卓端似乎并未得到太好的适配。以三星Galaxy Z Flip为例,除了本身通过折叠屏设计带来的功能以外,Z Flip似乎就与一般的手机别无二致。

苹果的专利显示,该专利可用于iPhone以及平板电脑上。排出硬件技术上可能存在的问题,苹果其实在生态上的优势是它进入折叠屏市场最大的倚仗。安卓系统存在的碎片化、割裂式体验已经被验证过多次,同时安卓的生态也显得颇为复杂且参差不齐。尽管谷歌(GOOG.US)近几年一直着力完善安卓生态,但短时间内还很难看到成效,这是开源系统带来的另一个弊端。

三星和华为的做法是先推出产品,抢占行业领导者的地位,随后通过领先者地位不断促使应用开发者完善生态,还需要一段时间成长。所以到目前为止,折叠屏手机大部分都停留在折叠本身带来新奇感上。而数码产品新奇感一过,关注度就会大大下降,用户就会怀疑它究竟有什么用?

苹果也面临一定的iOS(iPhone与iPad端)的整合问题,未来可能还会涉及到Mac OS。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苹果仍然远远领先安卓厂商,尤其是iOS本身是一个封闭的生态,苹果对接入生态的应用有更高的掌控力,是规则的制定者,这就足以让苹果先于产品之前,整合两大终端上的iOS,推出之时就是可能是一款比较完善的产品,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需要折叠屏”。

image.png

折叠屏手机与其说是手机,不如说是一种能够在手机和平板之间可以自由、无缝切换状态的产品,未来甚至有可能会增添新的“电脑”形态。iOS可以让多形态合一的折叠屏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因为iOS生态本身也是“多合一”。

供应链与品牌成苹果折叠屏的驱动力

三星第一,华为第二,苹果第三。

从全球手机出货量的格局来看,目前苹果已经不能算是最有话语权的品牌。但事实上,苹果在2019年便能从手机市场上攫取6成的利润,但市场份额仅有14%,这得益于苹果的“开源节流”:利用行业地位“压榨”供应链,拥有更显著的成本优势,此为节流;利用品牌价值,提升产品定价,获取更高的利润,此为开源。

这些都是行业地位的体现:苹果仍然是行业中的领头羊。

纵然苹果前段时间两位供应链相关部门的高管离职,但影响并不大:库克毕竟曾是因供应链的掌控能力被推举上的CEO。苹果如果入局折叠屏,它有足够的话语权对供应链提出一些任性的要求,甚至可以促使产业链快速升级。而品牌价值——简单一点来说,反映在产品上便是最直观的售价,而高价的苹果产品,总是要比高价的安卓产品容易接受得多,因为它自己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壁垒,没有对手。

苹果为何迟迟不进入折叠屏市场?

有生态,有供应链优势,品牌也足以支撑起较高的定价,为何苹果迟迟不入局折叠屏?

纵观苹果过往的产品,其实策略是相当保守的。当一款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优秀的体验,这款产品才具备上市的可能性。以iPhone为例,仅考虑正面提升的情况下,每一代产品都存在区别,虽然或高或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iPhone曾在4年中未曾改变过设计,体验却一直在升级。

折叠屏目前存在问题是肯定的,尤其是硬件上的难题,折痕、强度、使用寿命都是跨不过去的坎。如果苹果贸然推出一款未得到完善折叠屏产品上,届时又将是一次公信力的下跌,以及铺天盖地的质疑声。

这几年,苹果似乎都这样过来的,不过「iPhone上的江郎才尽」,肯定不如「无非是个跟风者罢了」这一评价来得严重。

相较于iPhone,折叠屏iPad可能性更高

iPhone到如今也走过了10多年,国内安卓旗舰的数字系列普遍也到了10以上,但iPhone给我们的感觉,似乎仍只有三代产品。从iPhone的设计理念的变化上来说,从iPhone初代到iPhone 5S是一个阶段,iPhone 6到iPhone 8是一个阶段,iPhone X到iPhone 11是第三阶段,目前暂时还不知道第三阶段要持续到多久。

有意思的是,iPhone到如今一直秉持着简约的设计风格,未来也极有可能贯彻到产品设计中。同时,因为iPhone的诸多功能让目前手机的内部空间已经足够拥挤,为了增添续航iPhone 11 Pro Max体积和重量都已经突破了过往。如果再做成折叠屏的形态,它真的还能做到便携吗?

不过考虑到三星Galaxy Z Flip在国内女性消费市场的成功,不排除苹果会借鉴三星的做法,推出一款可以是“胭脂盒”外形的iPhone,以苹果的用户引导能力,市场前景也是一片大好。

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苹果在iPad上首次运用折叠屏技术的概率更高。iPad有更大的体积,相对iPhone更少的功能以及更单一化的应用体验,折叠屏能带来的升级更多,对原本iPad的体验影响也更小。

iPad的定位相较于iPhone而言更为细致,从2000元档位到万元级都有,不过万元以上的版本大都是靠存储垒上去。在高端市场,iPad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折叠屏或许正是破局之道。

(编辑:郭璇)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